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于坚文集沉默表演者/随笔卷

于坚文集沉默表演者/随笔卷

作者:于坚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624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6.8(6.0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于坚文集沉默表演者/随笔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2167759
  • 条形码:9787222167759 ; 978-7-222-1677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于坚文集沉默表演者/随笔卷 本书特色

  于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写作至今。著有诗集、散文集、随笔集、摄影集等,凡四十余种。《沉默表演者/于坚文集·随笔卷》是其一部随笔作品,收入随笔十余篇。与其说这是一部文学作品,毋宁说这是一条通往于坚精神世界的通道。透过书稿,更多喜爱诗人的读者可以更多面地了解其文学创作及精神世界。

于坚文集沉默表演者/随笔卷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80年代登上诗坛以来,诗人于坚在诗歌领域有着非凡的建树。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专业研究者,都对其诗歌赞不绝口。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人还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诗歌理论及主张。书稿《沉默表演者》(随笔卷)便是于坚对其诗歌理论的一次阐释,其中饱含着他对诗歌忠诚的爱。

于坚文集沉默表演者/随笔卷 目录

回到中国
麻将声里听中国
此富非彼富
爱智与约架
奥运会之意义
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
孔子是普世价值的象征
裤腰带上的古玩店
彼岸
不好玩了
八月中旬的午餐
菜市场
拆迁主义结束了吗?
匪夷所思
沉默表演者
从菜市场之猥琐说起
从李煜说到低碳
从上海话进入教材说起……
从印度的神说到中国的富
从印度说到文明
大地震,心复活
单向度的风景
但愿一识韩荆州
德国箭头
法兰克福书展印象
出国旅行之深度游指南
挂在脸上的古茨包
爱因斯坦之故居
如此斯文
如果盐巴都出了问题……
福岛核事故的启示
“甘当一个零”——读杨绛先生答记者问有感
垃圾桶
炼油厂后面的文化冲突
没人让你
魅力
民以食为天
牧童遥指杏花村
求救的信号——读小学生的诗有感
你太农民了
牛奶是好的。但是对不起,我只想喝水。
忽然间,人们彼此隔绝孤立……
山寨版的哈姆雷特
生活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团乱麻
圣诞节有感
失败的同事
师出须有名
死要面子活受罪
谈见解
谈谈理想
学生腔时代的另类刊物——《天涯》十年有感
“后现代”可以休矣——谈*近十年网络对汉语诗歌的影响
网络上的文化复兴
微博,中国精神生活的新空间
未来世界会怎样?
无独有偶
无心
无心的教育
鲜矣仁
现代化再思
向西部学习生活
小矮人在寒冷的星空中哭泣
小不见了
虚名的时代
牙买加闪电
一是一二是二三是三
“易”主义与“止于至善”
银行台阶上的香灰
有多少是心甘情愿的?
中国盒子
左轮枪
关于诗人
过路的是人,不是汽车
何谓之中国天堂
在美国转机
婚车
畸形的金字塔
教堂在哪?37l
“进步”,但是要美好
进一步
今日的考试制度乃教育之敌
可敬的小贩
虹桥修禊有感及十二韵
黄山教堂
登泰山记
过小日子的上海
怀念希尼
盐与缘——纪念《世界文学》
西蒙·欧迪斯
《连山堂竹句》与真理
临颜体
汉语的活力
卢浮宫旁边的美术用品商店
孔庙门前的石狮子
昆明的意思
昆明这个窝
昆明麦田书店
塞纳河边的书摊及其他
荒凉的小区
嘪-ai!
忍者寿——读杨绛先生答记者问有感
棕皮手记:春联与汉字的神力
读《中国行日记》有感
面子还是耳朵?
在苦难中微笑——《国家记忆》阅读札记
持久的象征——《今天》海外出刊一百期有感
苹果
树叶泡过的水
昙花
说表
茶三水四
说说兰花
为泥巴文身
信任送水的人,不信任水
色即是空——棕皮手记:关于网络世界
朋友是*后的故乡
展开全部

于坚文集沉默表演者/随笔卷 节选

  《沉默表演者/于坚文集·随笔卷》:  回到中国  今天,国际化已经成为一场如火如荼的中国运动。许多地方领导甫一上任,立马想到的就是将这个地方“国际化”。国际化是一套现成模式,随之而来的就是拆迁、移民。其行事风格,就像占领军司令,完全不顾地方的历史、庙堂、文化,及人民的积累千年的地方生活经验。将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建筑格局强加给有着几千年传统的生活世界,似乎当地人从来没有生活过,他们野蛮到连房子都不会盖。这些司令甚至都没有时间去翻翻当地的史册,其实在司令们的“新世界”到来之前,地方一直在将此地作为“鱼米之乡”“神社”来记载、歌颂并安居着。按理说,来到一个地方施政,首先要尊重,地方是一个已经完成的重,那是别人传宗接代的故乡、盘根错节的家园,不是一张白纸。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生活经验,这是历史、文化、语言、传统、风俗、气候、地理位置等等因素决定的。执政者首先要问道于地方上的父老乡亲、儒生渔父,起码要问问,在这个地方,要怎样生活才是幸福的。幸福曾经是如何的,在此基础上的才能进步。但都被视为蛮荒,舍我其谁,在我之前的一切都是落后,一个字,拆。许多地方,传统家园早已被拆掉,如今拆着已的是前任的“政绩”了。  司令们人手一册的施工图千篇一律,国际化,不外乎就是照搬美国、欧洲、新加坡、日本……这些地方的模式。他们忘记了一点,美国是美国人根据美国地方因地制宜的结果,欧洲是根据欧洲地方因地制宜的结果。*近看到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对美国的评论,他认为那地方“无聊得要命”“令人气馁的荒凉,美国百分之九十五是一个丑陋、教人喘不过气来的、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国家,总之无可救药的平淡”“只需走一小段高速公路……就可以勾勒出美国的轮廓”……卡尔维诺这么说,是基于他的意大利地方生活经验。  在全球化势如破竹的今天,国际无法回避。国际化是经济运动,是用货币重估某些价值,它只是权宜之计,而不是大道。如果国际化*后仅仅是接上了那两根直挺挺的轨,与地方的复杂深厚丰富多元的生活经验水火不容;如果那些以摧毁“车如流水马如龙,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的生活世界为代价建起的“国际”,只是一座座水泥鬼城;如果高速公路终端只是死去的河流、寂静的春天、有毒的田野,人民要这种“国际化”干什么呢?  削足适履这个成语的意思恐怕许多人已经忘记了,在我看来,今天许多“国际化”,其实都在削足适履。那些惨烈的拆迁,起因无不是当局者执意要削足适履。削足适履与因地制宜是两种不同的方式,前者要命,后者生生。可怕的是今天的中国地方,“国际化”似乎越来越成为“道”了,老子的所谓的“非常道”也被国际化了。因地制宜比“国际化”麻烦得多。国际化其实很容易,图纸就是那几份。鞋匠造鞋是很麻烦的,要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细节、分寸、尺度、角度、厚薄、轻重、软硬,只有如此,鞋才适足,飘然上路。如果所有的鞋都是一号,它就要被天足们一双双先后蹬掉。清朝缠足,硬搞了几百年,大道上血淋淋的,*后还不是回到天足了么。削足很容易,也很痛快,但这是绝后之技,后患无穷。因地制宜虽很麻烦,但那是大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以为,走向国际,*终是为了回到中国故乡,回到中国经验,回到中国的“生生之谓易”、安居乐业这个大道,而不是永远在国际上漂泊、流浪,灰尘滚滚地疲于奔命。这与古代圣贤的社会理想是一致的。中国文化喜欢讲衣锦还乡,如果只顾衣锦而失去了故乡,那么我们将有去无回,只是孤魂野鬼而已。如果“国际化”*终不能使人们重建故乡世界的生活经验,重建汉语文学记忆中的生活天堂,那么一切还是要重新来过的。  ……

于坚文集沉默表演者/随笔卷 作者简介

  于坚,诗人、作家。  1970年开始写作诗歌、散文、小说、评论至今。  1980年开始摄影至今。  1992年开始拍摄纪录片至今。  著有诗集、文集多种。获数十种诗歌奖、散文奖。  长篇散文《印度记》获2012年《人民文学》杂志非虚构作品奖。  纪录片《碧色车站》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银狼奖单元。  系列摄影作品获2012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华夏典藏奖。  纪录片《同饮一江水》总撰稿。  最近二十年为《中国国家地理》、《华夏人文地理》、《旅行家》等刊物特约撰稿人。  在西班牙、台湾、澳门、昆明、大理等地举办摄影展。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