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教程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教程

作者:陈建成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5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3.5(3.0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教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3896811
  • 条形码:9787503896811 ; 978-7-5038-968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教程 内容简介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教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的编撰过程,是参与者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细心领会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过程。  在《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教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编委会的指导下,主编、北京林业大学陈建成教授带领编写人员反复讨论,不断完善编写大纲,并认真审改全稿。副主编铁铮教授、田阳副研究员统筹了编撰具体工作。中国林业出版社约请有关专家对编写大纲进行论证,并召开书稿终审会,多次提出修改完善意见与建议。作者按照分工几易其稿,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补新的内容。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教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在编撰过程中,力图做到导向正确、观点鲜明、行文简要、适用性强,以便各类高校各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教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被列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教程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节 生态文明概念与特征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二、生态文明的特征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哲学生态思想资源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三、西方环境哲学的生态思想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一、 生态危机的预警
二、 生态环境治理的趋势
三、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二、生态文明建设为政治稳定提供战略保障
三、生态文明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价值指引
四、生态文明为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提供基本保障
五、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类文明未来指明方向
思考题

第二章 生态文明思想
**节 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四、良好生态环境是 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
五、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
六、用 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
七、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
八、共谋 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 观
第二节 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升华
一、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三、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
第三节 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一、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三期并存的新特征
二、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
三、抓好具有重要全局意义的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性工作
思考题

第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
**节 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渊源
一、我国古代的生态自然观
二、古代保护资源、环境、生态的制度安排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认识的深化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探索
二、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化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一、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
二、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
三、生态文明建设新战略
……
展开全部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教程 节选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教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2018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放在意见的首要位置,并从“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严格制度*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八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内涵和基本方略。  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  文明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文明形态演进遵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范畴所揭示的规律运行。从世界和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看,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演替。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反思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巴比伦文明、地中海地区的米诺斯文明、巴勒斯坦“希望之乡”等文明的相继衰弱和消亡,都是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的可悲后果。纵观工业革命以来发展的道路,加速了人类对自然的过度攫取与破坏。“先污染,后治理”甚至“已污染,未治理”,一度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定式。近年来,由此引发的生态危机为是全球*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论述是对生态安全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是站在人类共同利益的视角思考自然生态、经济和人类关系的辨证观点,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定位问题,揭示了生态文明的历史规律。从这个意义讲,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和文明发展重要标志,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根本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把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是与人类社会的所有发展活动相互作用的有机部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运动与变化不是各自孤立的,不可割裂开来认识。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生态系统与人类发展的相互作用、普遍联系,决定了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生态破坏具有不可逆性,生态修复具有长期性、生态安全具有动态性。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生产、支持、服务和文化多重功能,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为人类生计和福祉奠定了基础。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对人类生命起到支持作用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可用自然资源(如植物、动物、空气、水、土壤、矿物质)称为“自然资本”。自然资本为当地和全球提供多种裨益,这些裨益本身通常被称为“生态系统服务”。过去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只将自然看作人类社会发展活动的“无声的背景”,往往造成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粗放型的生产生活方式让自然环境不堪重负。就是时至今日,还有少数人还存在把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割裂开来,视之为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则难免会畸轻畸重、顾此失彼。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自20世纪中叶,人类活动在大小和规模上的指数增长,使自然服务人类的能力和自然本身所面临的风险不断升级。2012年,人类消耗了相当于地球生物承载力1.6倍的自然资源和服务。黑格尔说:“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如果放任自然资本不可持续消耗,将导致粮食和水更加不安全、商品价格更高、对水和土地的争夺更加激烈。对自然资本的争夺将加剧冲突、移民、气候变化以及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而人类身体、精神健康和福祉的普遍下降将导致更多的冲突和移民,产生不可估量的恶果。因此,必须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采取变革性措施,共建人与地球和谐共处的未来。  空气、水、土壤、蓝天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因此,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真正实现山水相连,花鸟相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达到人类生存发展与生态的平衡。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