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公共安全管理学二级学科论证及学科建设研究

公共安全管理学二级学科论证及学科建设研究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3-19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9.8(3.8折) 定价  ¥5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公共安全管理学二级学科论证及学科建设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375129
  • 条形码:9787509375129 ; 978-7-5093-7512-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公共安全管理学二级学科论证及学科建设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在介绍公共安全管理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对于学科划分的原则,从学科的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研究方法、派生来源、研究目的以及成熟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并研究了公共安全管理学的学科归属,构建了其学科体系,对该学科的学科建设和建设途径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公共安全管理学的新研究进展。

公共安全管理学二级学科论证及学科建设研究 内容简介

2011年,公安学被新增为一级学科后,关于公安学下位二级学科群的争议随即展开,不少公安院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江苏警官学院自2011年起开展公安学学科体系的研究,并于2013年出版了《公安学学科建设》一书。2013年底,在江苏警官学院主持召开的“全国公安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公安学学科建设》一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多数专家认同江苏警官学院提出的公安学下位二级学科群设定方案,认为公安学下位二级学科群应设置公安管理学、治安学、侦查学、犯罪学、情报学、警务战术与指挥、涉外警务学、国家安全保卫学、公安学基础理论、交通管理学、公安应急管理学、公共安全学、警察史学、警察法学共14门二级学科。2014年,为加强公安学二级学科建设,江苏警官学院开展了公安学二级学科的论证及其学科建设研究,公共安全管理学作为公安学二级学科之一,学科论证及其学科建设研究就此展开。 公共安全管理学在公安学科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从政府职能视角看,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管理,以保护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和保卫国家安全,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维护公共安全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它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是维护政治稳定的需要,是维护政府公信力的需要;从社会管理角度看,这不仅因为公共安全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必须把公共安全管理摆在突出位置,更是因为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它还是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经济发展视角看,公共安全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成为和平年代大的社会危害。公共安全管理学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将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或减少其造成的损失,对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环境和正常的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 公共安全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十分重要。它促进公共安全管理高层次研究团队的形成,促进其研究平台建设、研究环境建设、评价体系建设,促进其科学研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其服务实战能力的提升。不仅如此,公共安全管理学的学科建设还对公安学科的学科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直接促进了公安学科的学科建设;由于公共安全管理学的研究目的与公安工作的目的十分切合,公共安全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对公安实际工作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 本著作在简介公共安全管理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学科划分的原则,从学科的研究对象、本质属性或特征、研究方法、派生来源、研究目的以及成熟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并论证了公共安全管理学的学科归属,构建了其学科体系,对该学科的学科建设和建设途径进行了阐述,*后介绍了公共安全管理学的新研究进展。它对公共安全管理学二级学科的设立,对于公共安全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对于公共安全管理专门人才的培养,对于公安学科服务实战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著作由江苏警官学院黄超和李继红合作完成,并得到了江苏警官学院宋践副院长、彭琪(研究生教育部主任)、吴杏华(学科建设工作部主任)的热情支持,得到殷建国、刘蔚文、张洪波、张军、王婷的大力支持,还得到鄢定友、程婧、陈娟、吴爱娟、卜全民、汤天峰、史清华、单玲、蔡栋、侍伟等同志的支持。在本书的创作和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重大示范项目“江苏省居民电动自行车预警防控大数据云服务技术体系研究及示范应用(BE2016806)”、江苏省“社会公共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APP)”、“2015年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建设点资助项目”、“江苏警官学院科研团队建设项目”的资助,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本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尤其欢迎深入的探讨。

公共安全管理学二级学科论证及学科建设研究 目录

**章 公共安全管理学的学科背景 **节 公共安全管理学概述 一、公共安全管理学的概念 二、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三、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 四、公共安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公共安全管理学的学科基础 一、安全学与公共安全管理学 二、公共管理学与公共安全管理学 三、公共安全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法学 (二)政治学 (三)社会学 第三节 公共安全管理学的学科地位 一、公共安全管理学的起源 二、公共安全管理的政治地位 三、公共安全管理学的社会地位 四、公共安全管理学的经济地位 第二章 公共安全管理学二级学科的论证 **节 学科论证概述 一、学科的概念 第二节 公共安全管理学的逻辑链条 一、 逻辑起点的概念 二、公共安全管理学的逻辑起点 三、 公共安全管理学的逻辑主链 四、 公共安全管理学的逻辑网络 五、公共安全管理学逻辑起点的独立性 第三节 公共安全管理学学科的设立依据 一、 公共安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学科研究对象的确定方法 (二)从历史角度看公共安全管理的研究对象 (三)公共安全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确立 (四)公共安全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独立性 二、 公共安全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公共安全管理学的研究目的与目标的独立性 四、公共安全管理学的本质属性与特征的独立性 (一)公共安全管理学的本质属性 (二)公共安全管理学特征的独立性 五、公共安全管理学的派生来源及嬗变 第四节 公共安全管理学学科设置论证 一、公共安全管理学内涵分析 二、成熟度分析 三、专家对设立公共安全学科的认识 第五节 公共安全管理学的学科归属 一、公共安全管理学知识体系归类 二、公共安全管理学的学科属性 三、公共安全管理学隶属于公安学的分析 第三章 公共安全管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节 公共安全管理学下位学科划分的原则和依据 一、科学性原则 二、实用性原则 三、简明性原则 四、兼容性原则 五、扩延性原则 六、唯一性原则 七、学科划分依据 第二节 公共安全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一、 公共安全管理基本理论 二、危险物品管理学 三、 消防管理学 四、安全技术防范学 五、恐怖事件防范学 六、群体性事件防范学 七、大型活动安全防范学 八、公共安全管理学总体系 第三节
展开全部

公共安全管理学二级学科论证及学科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

黄超,男,1962年5月生,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江苏警官学院教授,一级警长,南京师范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长期从事公共安全方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独著的《犯罪预测方法及其应用》在江苏苏州市犯罪预测系统得到应用。2017年获科技厅300万元资助课题一项。主编公安部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公安部规划教材1部,主编公安高校通用教材3部;独著专著1部,合著专著4部,合著译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公安部“科学进步”奖三等奖1项,公安厅“科技强警”奖二、三等奖各一项,江苏省公安厅第二届警务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江苏警官学院和南京市科协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EI收录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24篇;主持并完成省、厅级科研项目5项,主持并完成省级其他项目2项。 李继红,女,1965年10月生,硕士,江苏警官学院副教授。从事警察法学、涉外警务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编教材2部,出版译著3部,合著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