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东北革命和抗日根据地货币研究
-
>
近代天津工业与企业制度
-
>
眉山金融论剑
-
>
图解资本论
-
>
金融炼金术(专业珍藏版)2021专业审订
-
>
认知世界的经济学
-
>
全球货币进化史
智囊(上、下册)
¥33.4¥88.0国家高端智库(2018)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
¥34.2¥95.0创新创业型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机制及系统设计
¥32.3¥66.0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研究:基于独立董事功能分类的视角
¥18.6¥58.0学科集群驱动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化成长机制研究
¥47.0¥58.0
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演变机理与模式路径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26674
- 条形码:9787520326674 ; 978-7-5203-266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演变机理与模式路径研究 内容简介
城镇化是城市地理学基础、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县域是城镇与乡村聚落的复合地域,既是未来城市群人口增长的重要来源地,也是乡村人口就地城镇化的主要容纳地。 《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演变机理与模式路径研究》基于县域城镇化研究的理论核心体系构建之上,遵循城市地理学研究范式,以我国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安徽典型县(市)作为案例地,借助文献资料、遥感解译资料、统计资料、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资料等,运用Citespace文献分析、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模型和质性研究等方法,探究转型期以来我国县域城镇化演变过程特征,从宏观、中观及微观等多视角上揭示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演变影响机理,总结提炼我国县域城镇化发展典型模式与调控路径。 《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演变机理与模式路径研究》可供从事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及城乡规划学等专业研究人员使用,也可供发改委、城建及规划管理部门实践工作者参考。
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演变机理与模式路径研究 目录
**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一 转型期中国城镇化保持快速的发展态势
二 县域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和载体
三 县域城镇化迫切需要在理论层面进行指导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一 转型期县域城镇化理论框架构建与实践启示
二 研究转型期县域城镇化演变过程特征
三 揭示转型期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机理
四 提出转型期县域城镇化发展模式路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
二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三 比较研究和综合分析相结合
四 多种学科的研究思维相融合
第五节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一 实证研究区域
二 数据来源
第六节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节 概念界定
一 城镇化的概念
二 新型城镇化
三 县域城镇化
第二节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进展
一 城镇化概念内涵研究进展
二 城镇化格局过程研究进展
三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
四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五 城镇化优化调控研究进展
第三节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述评
一 国外城镇化研究评价
二 国内城镇化研究评价
……
第三章 转型期县域城镇化理论基础及体系建构
第四章 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特征与模式启示
第五章 转型期县域城镇化演变过程实证研究
第六章 转型期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机理分析
第七章 转型期县域城镇化发展模式路径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演变机理与模式路径研究 节选
《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演变机理与模式路径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得到空前发展,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7%,短短35年间中国的城镇化率增长了34.8个百分点,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取得的成绩可谓是举世瞩目。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共有2856个县级行政单位,县(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0.11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50.54%;因此,县域城镇化逐渐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阵地。但是,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县域城镇化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矛盾,如顶层规划设计不高、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不强、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较弱等(徐斐,2018),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国县域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地解决好农民“能进城、留得下、过得好”的问题,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对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发展建设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一县域城镇化东西地域差异显著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珠三角、长三角等)逐步形成了城市群、城镇密集区,城镇化发展速度相当迅速;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受经济发展缓慢和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的不利影响,导致其城镇化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发展的质量也相对较差。由于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性,中国县域城镇化也表现出极强的区域空间不平衡性;总体上,我国县域城镇化水平表现出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减弱的发展趋势。我国东部地区县域由于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雄厚,受到中心城市、外资等辐射较多,县域城镇化发展正处在快速加速阶段;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综合交通便捷程度较差,县域发展的基础总体较薄弱,中西部大部分县(市)仍以农业发展为主,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对较慢,还处在城镇化发展起始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仍十分显著。 二县域城镇化水平低、滞后于工业化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城镇化有了一定程度发展,但相对于大、中城市的城镇化而言,中国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同时,我国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县域工业化水平,县域城镇化提升空间仍然较大。这主要归结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过度重视工业发展,大量县城、中心镇引进工业建设项目,它能够大量吸收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从事工业生产活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1978年转型期以来我国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从而形成我国县域就业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分布相对不均衡特殊现象;另外,城乡二元政策和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落户,导致无法彻底离开农村转移进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城乡身份转变困难重重。1978年转型期以来,我国县域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县域工业化的态势愈演愈烈。 三县域城镇化规划混乱现象十分普遍 虽然1978年以来我国县域城镇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就,但是在城镇规划层面上却不尽合理,在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之中,各地具有民族风格、地域特色面貌基本上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楼房,形成“千城一面”的发展局面。具体表现为:首先,不切实际地确定城市性质,规划中*大化地布局了居住、商业等用地规模,导致部分县域出现“死城”“鬼城”。其次,乡镇级政府决策者出于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编制规划中往往“另起炉灶”,采取类似于县城发展规划的办法,自行确定镇区人口及建设用地规模;但是,由于镇级财政统筹力度差,导致乡镇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配套严重不足。*后,村庄规划布局不明确,农民极少能参与村庄规划,村庄发展空间严重被剥夺。当前,农村可利用发展空间基本没有,产业用地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现实需求与规划矛盾重重突出。 ……
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演变机理与模式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
张荣天,汉族,江苏南京人,博士、博士后。现扬州大学任教,硕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扬州市工程师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城镇化与区域发展、乡村地理与土地利用等方面研究。在《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经济地理》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在《中国县域经济报》《中国城市报》《江苏土地》等报纸内参上发表专论10余篇。执笔撰写的研究报告多次受到各级党委主要领导正面批示。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等10多项。承担省、市级城镇化、乡村发展等实践咨询项目5项。获江苏省优秀土地学术研究成果三等奖(2014)、安徽省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016)、扬州市市级社科重点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2018)。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15.1¥39.8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27.2¥28.0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13.0¥24.0 - >
山海经
山海经
¥17.7¥68.0 - >
烟与镜
烟与镜
¥14.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