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城镇化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控

城镇化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控

作者:张本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74.3(7.5折) 定价  ¥9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城镇化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控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131933
  • 条形码:9787520131933 ; 978-7-5201-319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城镇化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控 本书特色

张本效著的《城镇化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控》尝试性地对来自基层的城镇化经验进行深度聚焦和全景透析,通过研究先发社区经由主动城镇化路径跃升为现代化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剖析城镇化模式创新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各类风险,发掘与研究适合基层的、能够规避各类风险并创新发展的理性城镇化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全文共七章,**章是绪论,主要包括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与评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理论框架与研究问题的介绍及关键概念的界定等。第二、三、四章主要介绍发端于基层的城镇化经验,研究基层城镇化模式创新过程中的乡土性特点及行动理性与理性行动。第五、六章主要研究基层城镇化创新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及风险发生规律,探索风险管控的知识与方法。第七章主要研究理性城镇化的支点、本质、未来模式及基本走势。

城镇化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控 内容简介

  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城市和乡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发动机的传统功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城镇化也带来了诸多的经济、社会与环境问题,特别是盲目发展、无序推进的城镇化,更是让人与环境背上沉重的负担。  今天的城镇化,已经为我们积累起足够多的经验,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也让我国的城镇化拥有更明确的发展思路和推进之策。挑战在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如何保证城镇化始终沿着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顺利推进。  《城镇化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控》从创新城镇化模式、管控城镇化风险角度,打开了一扇城镇化未来发展之窗,从这里可以看到理性城镇化的发展之路,看到城镇化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方案。

城镇化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控 目录

**章 绪论
**节 对话与思考
第二节 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来自基层的城镇化经验
**节 主要样本村介绍
第二节 J村的主动城镇化
第三节 J村主动城镇化形成的原因与条件
第四节 主动城镇化的共富机制
第五节 J村主动城镇化的经验启迪

第三章 城镇化创新模式的乡土性
**节 内化外部制度规范的动力重构
第二节 内化外部拉力的动力重构
第三节 内部结构性压力下的动力重构
第四节 嵌入式自主重构

第四章 模式创新的理性与行动
**节 行动理性
第二节 角色行动
第三节 嵌入式角色建构
第四节 激励机制重构

第五章 潜在与显在的风险
**节 主动城镇化的经营性风险
第二节 决策机制中潜存的风险
第三节 股份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风险
第四节 系统化约束机制中存在的风险

第六章 风险选择与风险管控
**节 边缘化风险永固化的规避与管控
第二节 土地制度与村庄建设
第三节 优化主动城镇化的生存环境
第四节 “三大关系”风险管控分析

第七章 城镇化的理性与理性的城镇化
**节 理性城镇化的支点探讨
第二节 理性城镇化的本质追求
第三节 理性城镇化的可能模式与问题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全部

城镇化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控 节选

  《城镇化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控》:  J村股份制改革的初衷是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使其共享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它是J村人对全国大多数被征地农民失地、失业、失保障境遇反思的结果,也是对自己村被征地农民“高高兴兴地当上了征地工,灰溜溜地成了下岗工”①遭遇反思的结果,希望通过以农民“带股入城”的方式,保证他们在失去土地这一传统的保障资源之后,获得一份永久性的财产收入,实现由土地保障向股份保障的转变。基于这样的初衷,J村股份制改革采取了“切块改制、分步实施”的改革策略,这也是该村股改分两次进行的内在原因。同时,该村股份制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并能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大多数村民的支持,从而形成不断发展的良好局面,重要原因是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的初衷迎合与满足了该村农民“均贫富”的传统意愿。正是基于此,我们将他们的股份制改革成果称为共有共享式股份制产权形式。  **次股份制改革的完成时间是2005年10月,范围是J村下辖的原牛头浜管理区土地以外的所有集体资产,共计人民币7829.87万元。以全村1956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的农龄为量化依据,以1022元/年为标准,将该块资产量化到每一个村民,以现金的方式兑现到村民手里。这是该次股改的**步,通过这一量化过程,村民真正成为该块集体资产的共享、共有者。第二步是成立上海J村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方式,吸纳村民投资人股,将村民转化为股民,从而实现村民“带股进城”的目标。这样,J村村民就整体转化为股份公司股民,开始以双重身份参与集体经济的整体运作。  由于对参股对象、参股种类和参股比例有严格的规定,所以,进入股份公司的村民身份也相应发生分化。另外,由于农龄长短不同,人头股的参股数量也有明确的分类,因此,村民之间在股份占有量及股息分配量上也存在明显的类别差异,这是造成部分村民对股改政策不满的主要原因。但是,总体上看,J村**次股份制改革是成功的,通过改革,明晰了村集体经济的产权归属和村民的权利义务。同时,使农民以股民的身份“带股进城”,让他们在失地之后有了一份永久性的财产性收入和生活保障,既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又化解了因被征地产生的社会矛盾,从而引导J村经济社会诸方面逐步进入良性发展状态。  第二次股份制改革的完成时间是2006年12月,范围扩大到**次股改范围以外的所有经营性资产,包括J村通过对外投资而形成的资产,共计人民币34600万元,是**次股改资产的4.4倍多。这次股改仍以全村1956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的农龄为量化依据,不同的是,由于量化分配的净资产高达2.4亿多元,农龄年分配标准提高至3178元/年。另外,与**次股改相比较,第二次股改在下述四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分别是:①人股份额发生了变化,主要指原农学院、市建四公司的征地人员在**次股份制改革时持有半股的,改为1/4股;②集体股比例提高,由原来的占总股本10%,改为28%;③兑现原则也由一次性现金兑现到村民手里,改为分三年兑现到位;④入股对象发生变化,**次股改时可以人股的“农龄在县属以上单位的人员、顶替进入县属以上单位的人员、下放工人进入县属以上单位的人员”①不再允许入股。  从根本上说,前三个变化是股份制本身结构因子之间比例关系的微调,对J村集体和村民利益来说,不具有根本的意义,但是,第四个变化却是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改变,因为这一改变进一步厘清了J村村民内涵与外延的边界,从而明确了在共有共享式股份制范围内,应该享受权利与必须履行义务的群体成员资格,从而使改制后J村集体经济,更少具有利益均沾的特点,更多的是参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方式发展自己。  经过两次股份制改革以后,共有共享式股份制产权形式主体架构得以确立,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村建制保持不变,不分配正在使用的集体土地和公益性资产,成立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分别由村民委员会、公司经营层和J村全体村民组成。  ……

城镇化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控 作者简介

张本效(1965—),男,山东莒县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系主任。主要从事社会学、山区农村经济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已有《论资本主义内部社会主义因素的生成与扩张》、《小城镇特困的他助与自助研究》等17篇论文正式发表,主持、参与了5项课题,参编教材一部,论文“以政治文明为坐标,建构村级政权新格局”获浙江省高校“两课”教师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优秀论文三等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