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第3辑)

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第3辑)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60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51.0(7.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第3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0874291
  • 条形码:9787510874291 ; 978-7-5108-7429-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第3辑)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或本书独特卖点): 1. 传播学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2 涉及过去较少研究的盐文化传播、口述历史传播、贤文化传播等微观传播叙事。

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第3辑)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以中国礼文化的传播、贤文化与组织传播、盐文化的传播、口述历史、地方文化传播等几大板块为核心展开本书的组织架构。每一个板块设置一个主持人,各个板块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连,把传播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可以为传播学及传统文化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与视野。

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第3辑) 目录


目 录

一、中国礼文化传播(主持人:张兵娟)

从经典到礼俗:汉代儒家婚姻伦理的建构与传播研究 田家溧 3

电视剧《琅琊榜》的礼文化叙事及其价值建构 刘佳静 16

乡土中国“礼”的影像记录及其价值传播

——以纪录片《记住乡愁》为例 夏语檬 28

二、华夏文明传播研究(主持人:谢清果)

文化类节目的移动传播:空间转换中的意义生产 晏 青 景 宜 43

绝学的承继:经典传习与思想传播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华夏传播学视阈研究 王 婷 53

内向传播观照下的“致良知”研究 董方霞 66

古琴的养生哲学及其传播之道刍议 祝 涛 82

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及外在表现 朱星雨 朱玉洁 96

三、贤文化与组织传播(主持人:钟海连)

墨家尚贤思想的理论体系及当代价值 金小方 105

传统本末思想的传播与现代企业的价值取向 孙 鹏 钟海连 116

四、盐文化传播研究(主持人:郑明阳)

道教张天师世家与盐的千年渊源 王文斌 129

涉盐成语的语义文化研究 胡闻祺 139

五、新闻理论与认知(主持人:牛静)

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新闻职业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 牛 静 施婷婷 149

论文化领导权与晚清湖南时务学堂新旧事件 阳海洪 阳海燕 164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试验播音。

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伦理规范的中外比较研究 周婷婷 何金穗 176

六、新闻传播史论前沿(主持人:曹立新)

重读一段新闻史争论:兼议新闻史

研究中的“政治史化”问题 曹立新 187

对传播研究主导范式构型的反思 李杰琼 192

七、口述历史研究(主持人:陈娜)

技术的嬗变:口述历史研究的三个时代 王 怡 201

论唯物史观对口述历史研究的指导与应用 刘皓阳 214

口述史研究方法对我国非遗传承人保护的意义 张馨文 224

民族史诗《江格尔》中口述历史的运用与价值 伊丽谷穆 232

八、传播符号学前沿(主持人:张骋)

从“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看“探究社群”的建立

——一种符号学视角分析 张 骋 247

不完整符号过程中的噪音传播 何一杰 256

新闻价值呈现的模式与功能探析

——以标出性理论为视野 李 玮 266

九、地方文化传播实践(主持人:沈毅玲)

开漳将佐事略与集体记忆 郑 镛 279

从吧国缘主碑看保生慈济文化的海外传衍 李梦丹 卢志明 287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文化展演的保护机制研究

——以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何 星 299

十、国学新知(主持人:陆元祥)

道家的“道法自然”与中医十二时辰养生 耿春红 311

和气者寿——道家道教论“和气与养生” 钱耕森 324

从《论语》“志于道”章谈儒学的思想架构 隋思喜 332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稿约 346


展开全部

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第3辑) 节选

一、碎片空间中意义消弭与重组 从接受层面来看,移动媒体中的整体空间的缝隙被发现,原有独立的整体性文化的空间意义也被不断打破和分割,意义生产和传播的“去中心化”和“碎片化”趋势愈加明显。碎片化的内容似乎突然成为一种*有“效率”的市场产品。2018 年在移动端出现的**个风口就是直播类知识答题节目。这些节目与传统电视端的知识问答类节目诸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有很大不同。它们可以快速聚集百万受众参与,答对相应的题目就可以平分巨额奖金。在直播间中不乏有关传统文化的答题板块。光明网与映客直播的“芝士超人”共同推出“魅力中国”传统文化专场,KK 直播的《金榜题名》也推出中华传统文化答题板块,今日头条旗下的“百万英雄”答题平台更是邀请了《中国诗词大会》的点评嘉宾郦波教授作为古诗词板块的主播。这种利用传统文化进行直接的利益攫取行为,使得传统文化在资本和大众狂欢的双重裹挟下完成了碎片化的分割和“去意义化”的传播。因此,这种碎片化语态对传统文化会造成一定文化损耗, 但是传统文化无法回避碎片化的境遇。我们只能尽可能地追求意义完整的情况下将部分能够碎片化分割的进行转化生产。 碎片化传播体现在两个层面:**个层面是事实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更多的是指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观察视角的分散化、信息文本的零散性和信息要素的不完整性;第二个层面是意见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意见变得更异质性、分裂性。过去媒体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意见的一致性,在网络等新媒体平台上被大大削弱。新媒体平台上的意见形成,是各种碎片意见碰撞、冲突的过程。b 在2018 年4 月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中,一位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 雷海为战胜北大文学硕士彭敏,夺得了总冠军。紧接着关于此事件的各路报道铺天盖地。事件观察视角从比赛过程的实况、对两位对擂者的履历挖掘和对比及其赛后生活的跟进,扩展到当今社会的知识焦虑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等的相关探讨。基于这些碎片化的节目解读,受众也在微博等互动舆论场中持有不同的意见。一部分人对雷海为高度赞扬,认为他是时代的楷模;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背诗并不能改变生活,并无实际用处。不同的碎片意见相互冲突和修正,形成了众生喧哗的局面。 文化类电视节目在移动端上的播放基本呈现出一种阶段性叙事和片段化剪辑的特征。“终端应用上的时移点播、断点续播、节点提示等便捷播放方式颠覆了电视节目线性传播的架构”。a 从《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传播古典词句的节目,到《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读书读信的节目,再到《国家宝藏》《传承者》等展示国家文物和传统技艺的节目,当他们通过手机播放时,往往会被分割成大量的4—10 分钟的短视频,其形态可能是一段花絮、一个笑点,甚至几个后台实录。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和喜好随意选择片段化的观看内容。传统文化类节目在电视端播放的平均时长是一个小时,但是在手机端的呈现时,就会依据节目中每一个闭合的叙事来剪辑成无数个片段。在《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节目中,在每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节目会呈现6 篇信件、文章或者诗歌的诵读,平均每篇10 分钟左右。尽管《朗读者》 中会给每期节目添加一个主题,但是每篇的内容之间几乎没有太多关联性,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叙事主体,完成一个闭合的内容呈现。这就为片段化的剪辑提供了操作性基础。在剪辑过程中,嘉宾之间出场的时间间隔,诵读现场与评论或者访谈现场的空间区隔都非常明显。不同的时空呈现就自然分出了不同的剪辑节点。由此形成了无数个易于传播的短小片段。此外,随着微博、快手、抖音等适合短视频生产的应用软件侵入生活,片段式的节目内容因此得到广泛传播,从而填补了碎片空间中的受众碎片化的观赏需求。例如《朗读者2》中,青年演员张一山朗读卡勒德· 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中的片段,仅4 分12 秒,就在一周时间内就突破702 万次观看量。在这种碎片化的观赏审美下,2018 年初,央视又推出了每集只有5 分钟的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该片将一个个“大国重器”浓缩在了5 分钟的视频里,用精致短小的叙事方式讲述国宝鲜为人知的传奇。对于一个完整而宏大的文化意义也许不是受众的需求,但是这种碎片化的文化体验却能调动个人情感,实现受众个人化的意义生产。 文化类节目叙事和语言风格也随碎片化的外在传播形式有所改变。作为认知话语和传承话语的传统文化的移动传播,此时以轻松、快乐、感官等“软”形态,实现参与社会生产、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硬”价值。文化类节目普遍呈现出“演”和“秀”的成分,对于文化的解读逻辑和话语呈现也日渐多元化。2018 年现象级的历史文化类节目《国家宝藏》中,影视演员做为“国宝守护人”,通过娱乐化的场景编排和高科技的舞台效果来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演员自身的解读和想象占据主导,呈现内容和语言风格也偏向现代和活泼。除了演员明星的“秀”之外,一些文化类节目也开始主推素人的“秀”,比如湖南卫视推出的家风类文化节目《儿行千里》和北京卫视推出的传统文化展示真人秀《传承者》。由此,一些厚重的、束之高阁的文化得以融入了大众文化的传播潮流中来。“移动媒介与 PC 相比较,有其独特的终端特征,即重叙事,轻于奇观”正好适应了文化类节目当今阶段化的叙事风格和活波的语言呈现。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的部分意义宏大性和严肃性在碎片化空间中被消解,但是在碎片化内容和接受空间中,它转而成为一种更具个人体验化的意义承载方式,成就移动性、伴随性的意义生产方式,在消解中重新实现新的意义重组。 二、互动空间的意义杂音与协商 互动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传媒的重要特征,并且在新媒体不同形态或版本更迭中,新近出现的新媒体更为注重互动。当然这在移动传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电子技术推动了交互性的发展,或者更确切地说,电子技术对互动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随着移动设备的日益增多,交互性更进一步许诺将把从传播的物理限制中解放出来。史蒂芬? 格拉汉姆将此称为‘任何事情-任何地点-任何时间 的梦想’,具体而言,即交互性能够确保在任何条件下,用户和机器之间都能保持通畅、无限制的交互活动。” 生活在现代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人身体实践的一部分,随时随地能够保持联络似乎已经成为了默认的社会准则。基欧希斯认为,交互性的体验也许不仅仅是技术系统的产物,它同样还可以与用户对这种交互的感觉以及他/她希望从其机器中产生的预期效果相关。 微信朋友圈作为手机端排名**的社交应用服务,在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方面都丰富了交互性的实践意义。各种家庭群、同学群甚至购物群的组建都使得交互性成为用户使用体验中*强烈的情感期待。“迄今为止,交互性以‘其善于逻辑,被不合理地分割了。” 从接受层面来看,移动媒体中的整体空间的缝隙被发现,原有独立的整体性文化的空间意义也被不断打破和分割,意义生产和传播的“去中心化”和“碎片化”趋势愈加明显。碎片化的内容似乎突然成为一种*有“效率”的市场产品。2018 年在移动端出现的**个风口就是直播类知识答题节目。这些节目与传统电视端的知识问答类节目诸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有很大不同。它们可以快速聚集百万受众参与,答对相应的题目就可以平分巨额奖金。在直播间中不乏有关传统文化的答题板块。光明网与映客直播的“芝士超人”共同推出“魅力中国”传统文化专场,KK 直播的《金榜题名》也推出中华传统文化答题板块,今日头条旗下的“百万英雄”答题平台更是邀请了《中国诗词大会》的点评嘉宾郦波教授作为古诗词板块的主播。这种利用传统文化进行直接的利益攫取行为,使得传统文化在资本 和大众狂欢的双重裹挟下完成了碎片化的分割和“去意义化”的传播。因此,这种碎片化语态对传统文化会造成一定文化损耗, 但是传统文化无法回避碎片化的境遇。我们只能尽可能地追求意义完整的情况下将部分能够碎片化分割的进行转化生产。 碎片化传播体现在两个层面:**个层面是事实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更多的是指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观察视角的分散化、信息文本的零散性和信息要素的不完整性;第二个层面是意见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意见变得更异质性、分裂性。过去媒体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意见的一致性,在网络等新媒体平台上被大大削弱。新媒体平台上的意见形成,是各种碎片意见碰撞、冲突的过程。在2018 年4 月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中,一位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 雷海为战胜北大文学硕士彭敏,夺得了总冠军。紧接着关于此事件的各路报道铺天盖地。事件观察视角从比赛过程的实况、对两位对擂者的履历挖掘和对比及其赛后生活的跟进,扩展到当今社会的知识焦虑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等的相关探讨。基于这些碎片化的节目解读,受众也在微博等互动舆论场中持有不同的意见。一部分人对雷海为高度赞扬,认为他是时代的楷模;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背诗并不能改变生活,并无实际用处。不同的碎片意见相互冲突和修正,形成了众生喧哗的局面。

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第3辑) 作者简介

谢清果,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美国北卡大学访问学者,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 钟海连,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副编审,现任中盐金坛公司副总经理、企业文化部部长。研究方向:中国管理哲学,企业文化,道家哲学,儒道哲学比较。主要学术兼职:南京大学商学院MBA兼职导师,南京大学管理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管理文化》丛书副主编、《段玉裁全书》编委、《宏德学刊》编委。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