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经典写作课普林斯顿文学课(经典写作课)
¥23.0¥49.0大家学术经典文库钱谷融文选
¥31.0¥72.0译文经典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译文经典)
¥34.2¥58.0新书--述而批评丛书:旋入灵魂的磁场
¥35.3¥49.0新书--述而批评丛书:先锋之刃
¥24.0¥49.0
新书--述而批评丛书:自我的踪迹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8153127
- 条形码:9787208153127 ; 978-7-208-1531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书--述而批评丛书:自我的踪迹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 ★上海青年评论家的di一次集体亮相。 ★作者探讨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中“自我”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延展到对于文学与文艺的社会责任的讨论,作者选择的文本和作家极具代表性,对相关学科理论理解透彻,引用得当,全书逻辑清晰连贯。
新书--述而批评丛书:自我的踪迹 内容简介
“在上一本书《反讽者说》里,我透过‘反讽’这种美学形式,*终还是聚焦于‘自我’的虚无感。而这本书,延续《反讽者说》,汇聚了*近一两年对于‘自我’历史性的研究,试图通过对于当代文学的形式/精神分析,捕捉大河奔流的‘改革’四十年来‘自我’的踪迹。” 在本书中,前两章集中于探讨“自我”如何诞生、如何管控;后两章讨论“自我”如何被征用,是否还有突破的可能。
新书--述而批评丛书:自我的踪迹 目录
**节 “自我”的诞生?
第二节 参与性危机?
第三节 虚无与反讽?
第二章 对于“自我”的管理
**节 格瓦拉来到了新时期?
第二节 对于“自我”的管理?
第三节 从“劳动”到“奋斗” ?
第三章 幻城中的小时代
**节 没有差别的新美学?
第二节 作为技术的文学
第三节 幻城中的小时代?
第四章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节 拯救文学的先锋性?
第二节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新书--述而批评丛书:自我的踪迹 节选
**节“自我”的诞生 一、“内在自我”的出现 1978年春,老作家骆宾基在北京突发脑溢血住院,探望的亲友络绎不绝。其中有一位骆宾基的忘年交:在**机械工业部机械设备成套总局工作的张洁女士,她也是契诃夫小说与古典音乐的爱好者。骆宾基在住院前和张洁聊起年初中央音乐学院高考招生的一则新闻,并鼓励张洁试着以此写篇小说。张洁将这篇小说投给了《人民文学》,和绝大多数作家的**次投稿一样,这篇小说被退稿。然而骆宾基比张洁更坚持,他出院后去小汤山疗养,再一次问起这篇作品,并把题目改定为《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让张洁转投《北京文艺》试一试。果然,这篇小说*终发表于《北京文艺》1978年第7期并大获成功,获得了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在获奖的二十五部作品中名列第十一位,居于卢新华的《伤痕》之后,张承志的《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之前。 从此张洁登上了新时期的文坛。张洁本名董大雁,1937年4月27日生于北京。父亲董秋水出生于东北,参加过东北军。张学良组建东北大学后,东北大学代校长周鲸文请董秋水出任学校教官,董秋水由此和周鲸文相熟,聂绀弩曾说董秋水“依周为生多年”。后来董秋水于1937年夏去了延安,又由延安去了香港,协助1938年去香港的周鲸文编辑《时代批评》。1941年6月,周鲸文、端木蕻良开始主编一份新杂志《时代文学》,具体主编工作由端木负责,萧红也参与编辑。该刊一共出版六期,因香港沦陷而停刊。这个时期在香港的文化人很多,周鲸文的刊物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据点。骆宾基于1941年9月到香港后也寄居于此,住在董秋水的宿舍,由此成为朋友。也是在这一年,张洁随母亲来到香港寻找父亲,影影绰绰地留下对于这些作家的记忆。香港沦陷后董秋水带着妻子和孩子去了桂林,骆宾基也来到桂林,长期住在董的家里。张洁渐渐和这位叔叔熟悉起来了,那时的张洁只是在经过糖果店时纠缠着骆宾基买糖,还不会预想到这位叔叔将在多年后给她的命运带来的变化。 和骆宾基对于张洁的温情相比,董秋水则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1941年周鲸文参与创建民盟,董秋水出任民盟中央组织委员会委员。在张洁的回忆中:“他一直搞‘民盟’,在‘民盟’地位比较高。……他是希望走‘民盟’这条路线的。”热心于现世功名、在政界和文坛间徘徊的董秋水,渐渐将妻儿视为累赘。张洁回忆道:“我母亲带我到香港找父亲,父亲对我们已经很坏,经常打我,用脚踢我。‘珍港事变’,我们逃难到内地,经过广西、四川,*后到陕西,父亲就把我和母亲丢在那里,自己跑了。”*终董秋水和张洁的母亲在1940年代离婚,一个人去了北京,任三联出版社的编辑。沈昌文在自传中对于这位同事有过回忆:“这位董先生经常是衣服穿得笔挺,头发梳得光亮。用我们当年革命青年的说法,是旧官僚那样的。每逢党的代表大会开幕,他一定要写一首‘五言’或是‘七律’,贴在墙上表示祝贺的心情。”1957年“反右”期间,董秋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秦皇岛的青龙县,从此以后一直生活在秦皇岛,娶了第二任夫人,2009年去世。 由于父亲近乎遗弃了母女俩,张洁“小时候过着一种近乎流浪的生活”,她和母亲一路颠沛流离,从北京到香港寻找父亲,又逃难一般从香港到内地,*后在1950年代来到辽宁抚顺。离乱之世,孤儿寡母,其间的贫苦与窘迫可以想见。在后来的长篇小说《无字》中,张洁塑造了一个叫顾秋水的人物,出身于东北军,一心想当“上等人”,以各种卑劣的手段驱赶妻儿以逃避责任。这明显是以董秋水为原型,父亲带给张洁的精神创伤可见一斑。 1954年张洁在抚顺读中学时,试着给骆宾基写信,开始两人常年的通信与交往。1956年张洁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这一年也是“人大”**次招收高中毕业生(以往只招调干生),读完大学后去了**机械工业部工作。1969年张洁下放“五七干校”,1972年回城,在这期间张洁认识了第二任丈夫、后来担任一机部副部长的孙友余,两个人逐渐发展出恋情。由于孙友余当时是有妇之夫,这段恋情闹得沸沸扬扬,孙友余*终离婚,与张洁在1983年结婚。 之所以勾勒张洁父亲董秋水与张洁本人的人生历程,原因在于张洁和新时期起源阶段的其他作家有所区别——她的写作带有高度的自叙传色彩,尤其是《爱,是不能忘记的》可以被视为精神创伤的表征。《爱,是不能忘记的》是新时期文学**篇真正的“**人称”作品。由于新时期文学依然承担着鲜明的政治性,第三人称全知叙述更为常见,《哥德巴赫猜想》《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无一例外都是第三人称叙述,无所不知的上帝视角背后,是新时期政治对于叙述的把控。当然,在《爱,是不能忘记的》发表的1979年11月之前,在短篇小说领域也出现过不多的**人称叙述,按发表时间为序,大致有以下作品:莫伸《窗口》、刘富道《眼镜》、孔捷生《因缘》、刘心武《爱情的位置》、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周嘉俊《独特的旋律》、叶蔚林《蓝蓝的木兰溪》、孔捷生《因为有了她》。这类小说大都是爱情婚姻题材,之所以运用**人称叙述,在于这类题材叙述上的便利——**人称可以方便地表示出人物在爱情婚姻中的内心波动,比较典型的是刘心武《爱情的位置》中以女主角孟小羽为叙述视角的叙述。在以上这些小说中,承担叙述视点的“我”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受到隐含作者的高度控制,“我”说的不一定是自己的话,而是在表达着隐含作者的意图。 只有回到新时期文学的历史语境中,与其他的作品相参照,才能真正理解《爱,是不能忘记的》的“**人称”意味着什么。《爱,是不能忘记的》以下面这一句开篇:“我和我们这个共和国同年。三十岁,对于一个共和国来说,那是太年轻了。而对一个姑娘来说,却有嫁不出去的危险。”表面上,这似乎和以往的新时期爱情婚姻小说相似,以**人称讲一个大龄女青年的故事,这个女性的爱情婚姻故事将*终落座在新时期的政治与道德秩序之中,这是被确定了的“爱情的位置”。然而,《爱,是不能忘记的》叙述刚刚展开,作者就以一系列“内/外”的区分,悄然驱逐外在于“自我”的一切叙述。 首先是“身体/灵魂”的对立,作者安排了一位身体条件近乎完美的求婚者乔林:“眼下我倒有一个正儿八经的求婚者。看见过希腊伟大的雕塑家米伦所创造的‘掷铁饼者’那座雕塑么?乔林的身躯几乎就是那尊雕塑的翻版。即使在冬天,臃肿的棉衣也不能掩盖住他身上那些线条优美的轮廓。”以往的研究几乎不关注乔林这个人物,大都泛泛地一带而过,然而这个人物非常重要,他作为“身体”的象征,开启了小说叙述的反向运动。“我”对于“爱”的追寻,开始于对雕塑般的身体的厌弃。“我”在乎的是乔林能否回答“你为什么爱我”,而乔林对此讷讷无语。在此小说特地写了一个细节,乔林“抬起那对儿童般的、清澈的眸子”。过于发达的“身体”,过于稚嫩的“灵魂”,对于寻求“爱”的“我”来说,“我的心被一种深刻的寂寞填满了”。 这种“内/外”的辩证将“人”区别为“灵魂/身体”,为的是从“身体”所代表的外部回到“灵魂”代表的内部。查尔斯·泰勒在其巨着《自我的根源》第七章中,借助解读奥古斯丁的思想,深刻地分析过“内在的人”是如何出现的:“外在的是身体,这是我们与野兽相同之处,也包括我们的感觉,乃至于我们对于外部世界各种形象的记忆。内在的则是灵魂。奥古斯丁并不是仅仅以此描述一种内外的区别。对我们的精神来说,这种区别具有*重要的一种意义:从低到高的路,通过我们的内在自我,这在方向上发生了关键的转向。” ……
新书--述而批评丛书:自我的踪迹 作者简介
黄平,1981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着有《反讽者说:当代文学的边缘作家与反讽传统》《大时代与小时代》《贾平凹小说论稿》《“80后”写作与中国梦》《以文学为志业——“80后学人”三人谈》等。曾获第四届唐弢文学奖,《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年度优秀论文奖。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5¥28.0 - >
朝闻道
朝闻道
¥8.8¥23.8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2.7¥42.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