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头颅记
-
>
食南之徒
-
>
外国文学名著名译丛书:漂亮朋友
-
>
(精)我们八月见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0册:1972-1974
-
>
故事会;刀客
-
>
刀锋
生存 本书特色
生存》是“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之一种,收录了当代作家尤凤伟的三部中篇小说代表作《生存》《石门夜话》《金山寺》。尤凤伟的中篇小说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现实的直面性,既对现实生活有文学化的回应,又能在广阔的历史和现实中关注人性的幽微,体现了一个作家难能可贵的责任和担当
生存 内容简介
尤凤伟著《生存》为“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丛书之一种。
一、该丛书是首部由当代评论家点评的涵括中国百年经典中篇小说、展示中国百年中篇小说创作实绩的大型文学丛书。
该丛书对“五四”以来中篇小说创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读者可以通过本丛书确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杰出中篇小说的阅读坐标。当代评论家何向阳、孟繁华、陈晓明、白烨、吴义勤对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及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文本进行了精彩点评,这对于读者欣赏把握这些经典作品起到了引导作用。
二、形式有突破。
丛书以作家分册,每册精选该作家经典、读者认知度高的作品。除经典作品以外,另附文学化的作家小传及作家图片若干幅。所附内容既可以为文学研究者、文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对普通读者深入理解作家作品同样大有裨益。
三、所选作家有较大影响力。
新时期之后,尤凤伟正式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凭借《山地》《告密者》《白莲莲》等小说开始崭露头角。20世纪90年代后,以《生存》《石门夜话》《生命通道》《五月乡战》为代表的系列“抗战小说”标志着尤凤伟的创作逐步走向成熟,其中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如姜文根据小说《生存》改编的电影《鬼子来了》,受到观众好评。
生存 目录
石门夜话
金山寺
在历史中探寻人性的光芒
——评尤凤伟的中短篇小说
生存 节选
深夜赵武被一阵狗叫惊醒,他翻身坐起,支着耳朵倾听街上的动静。这时他心存警惕却不曾想到一桩对他今后命运影响深重的狞厉之灾正向他走拢。他没有预见未来的本领,他的警惕只是一个抗日村长在战乱年月里的通常反应。狗却能先知先觉,夜半狗叫总是与“有情况”连在一起。抗日队伍三令五申要老百姓杀狗,可狗总是杀不尽绝,就像菜园里的韭菜割了一茬又生出一茬,而狗的存在实际上便标志着他这个村头儿的失职。赵武怀着对狗无限憎恨的情绪将目光投向窗子。窗纸还黑,腊月的夜晚总是一黑到底。他猜不出是什么时辰,只约莫觉得离天亮还早,据点里的鬼子一般不在夜间行动;二狗子胆更小,大白天出动都心惊胆战;至于抗日队伍,也一般不跑到这偏远地方和日本人交手。他猜不到伴随狗叫究竟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没准是的狗无事生非吧。他这么想心弦便松弛下来,打个哈准备倒头再睡。就在这一刻,他听到了敲门声。是那种具有暗号特征的敲门,这敲门声如同一场戏剧的开场鼓点,使他由此进入了角色披挂上场,且从此再难脱身。于是他就牢牢记住了“民国三十三年腊月十三”这个于他于石沟村都极其不祥的日子……
赵武跟报信民兵走在街上狗叫便停止了。狗怕仇人赵武,怕得听到他的脚步声便立刻屏声顿息。村子一下子寂静下来。天是阴着的,不见星月。赵武和民兵沿黑乎乎的村街往村中赵家祠堂走去,不久便走到近前。即使在黑下看,这祠堂也很有些气势,壮壮的,像一只巨兽匍匐在那里。赵武推开虚掩着的大门进到院中,看见四五个黑影站在柏树下面,黑暗中看不清这伙人的面目和装束,却看见个个手里都有家伙。民兵低声对他们说:“村长来了。”“我是赵武。”赵武同样压低声音对他们说。一个手持短枪的黑影走到赵武身前,伸手拍拍他的肩。“我们的吴队长。”另一个黑影介绍说。赵武说:“吴队长和同志们辛苦了。”吴队长说:“为抗日辛苦也是应该的。”赵武说:“吴队长有事只管吩咐。”他这么说,心里却在嘀咕:可别是来要给养的啊,眼下正是青黄不接,许多户已经断顿,没断顿的也顶多挨过年去,要给养可是难张罗啊。但他的担心很快便被排除了,吴队长未提给养的事。吴队长问:“这里安全吗?我是说鬼子和二狗子经常来骚扰吗?”赵武说:“咱这地场偏僻,又穷,兔子不拉屎,鬼子和二狗子从村边过了几遭,都没进村。”吴队长说:“这很好。”赵武问:“同志们要住下来吗?那赶紧派房子。”吴队长说:“不住,我们有件重要任务要交给你们完成,交代完就走,天亮前必须赶回山里。”赵武说:“吴队长,有任务你只管交给我们,保证完成。”吴队长说:“好,时间关系只能简单说:我们侦察队抓了一个鬼子和一个,往根据地带时与鬼子队伍遭遇,鬼子发现抓了他们的人,紧追不舍。仗打得难解难分,俘虏带不回根据地。只好由陈队长带人将鬼子引开,我将俘虏转移,就带到这里。既然你们村一向不被敌人注意,就把俘虏暂交你们看押。这就是你们村抗日的任务,清楚了吗?”赵武听是听清楚了,可心中不免慌乱:将俘虏押在这里,一旦走漏风声,让鬼子知道,全村百姓就得遭殃;再说他们也缺乏看押人犯的经验,要让人犯走脱便无法向抗日队伍交差。吴队长见赵武不吱声,有些急躁,又问:“听清楚了没有?”赵武说:“听清楚了。”吴队长说:“有什么困难吗?”赵武说:“没困难。”他心里明白即使有困难也是说不出口的,身为抗日村长,接受抗日任务必须是无条件的,不能讲价钱,也不能暴露畏难情绪。他说:“没问题,就交给我们吧。”赵武说着向四周黑暗中寻觅俘虏,却没看见。吴队长说俘虏未带进村,留在村外的树林里,他让赵武和民兵跟他去那里交接。
吴队长说的地点在村子的东面。他们沿街匆匆走去,天幕显得比先前明亮。赵武忽然止步,向吴队长问询以后咋办。吴队长一时没明白过来,问:“什么咋办?”赵武说:“俘虏,我们看押到啥时为止呢?”“这个嘛,”吴队长想想说,“半个月以内我们会派人来解走。”赵武问:“是半个月吗?”吴队长说:“是,你们要保证不出任何问题,出了问题你们要负的责任!”吴队长说完,又大步流星朝村外走。赵武理解吴队长的急迫心情,若再耽搁下去,他们就无法在天亮前越过敌人的封锁线了。
再往前走过去,赵武就看见被绑在树上的两个黑色人影,都被捂了眼。这是赵武头遭同敌人这么近打照面,不由打个战栗。
曙光里石沟村迎来不凡的一天,揭开村庄抗战史崭新的一页。在这之前,由于此处偏远贫瘠,交战双方都没将这个猴腚大小的地盘看在眼里,将其排斥于战争之外。小村人对于战争的体验仅是遥听天边隆隆炮响以及远眺扛膏药旗的从村外过兵。初时,人们是心惊胆战的,害怕鬼子走着走着一头扎进村里来发疯。可没有,鬼子坚持对小村的无视与轻蔑,一次也没进村。久而久之,人们就宽了心,对过兵就不当回事了。自然,外面战争的消息还是不间断传来,传得多的是鬼子不眨眼的暴行。小村人对这些耸人听闻的传言将信将疑。早年间,村里在城里做事的人和日本人打过交道,有的就在日本人的洋行里做事。他们说那时见过的日本人和气得很,见人就笑,点头哈腰,老实得像猫似的。不信就是这些人一变脸就成了虎狼,成了恶魔?干出那许多伤天害理的事体?!总之,在这之前的石沟村,是战争汪洋大海的一个小孤岛,人们孤陋寡闻,不谙世情,也无所作为。而今日,一个鬼子的到来便打破了村子固有的沉寂,小村终于和战争沾上了边儿。小村将为自己本来平庸无奇的村史绘出闪光的一笔。
生存 作者简介
尤凤伟,1943年生,山东牟平人,作家,原青岛市作协主席。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发表作品六百余万字,著有中短篇小说《生存》《石门夜话》《生命通道》《五月乡战》等、长篇小说《泥鳅》《色》《衣钵》《一九四八》《百合的江湖》《中国一九五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