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纸上苍生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6815015
- 条形码:9787546815015 ; 978-7-5468-150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纸上苍生 本书特色
《纸上苍生(精)》收入马步升近年创作的散文二十余篇。在二十多年的散文创作历程中,马步升将其丰富的阅历、深厚的学养、充沛的激情、睿智的思辨熔铸成一篇篇情思并茂的散文佳作,从而建构了一个独特的散文艺术世界。独特的精神品格是散文艺术生命的内核,也是作品的价值所在。马步升的散文蕴含着真挚的生命体悟、深沉的黄土魂魄与鲜明的史家意识,具有独特的精神品格。
纸上苍生 内容简介
陇原当代文学典藏·散文卷之一。收入马步升近年创作的散文30余篇。分万般方寸、多少事、对山河百二、眉间心上、一点风月。内容包括: 故乡的反方向是故乡 ; 无边无际的村庄 ; 羊的谣曲 ; 狐子谣 ; 驴事荟萃等。
纸上苍生 目录
故乡的反方向是故乡
无边无际的村庄
第二辑 多少事
羊的谣曲
狐子谣
驴事荟萃
一碗杂碎
一只雏鸟改变了谁的人生
日光流年
第三辑 对山河百二
寻访花儿歌手
风从祁连来
沙漠写生
走甘南
第四辑 眉间心上
鸠摩罗什的法种与舌头
敦煌夜行记
乡赌
与生活谈判
无主题呻吟
疑似有理
第五辑 一点风月
从这里出发
恐怖一条街
江湖夜雨灯
纸上苍生 节选
《纸上苍生/陇原当代文学典藏》: 故乡的反方向是故乡 是的,我是一个不回老家的人,一个生活在距离老家并不算远,而且也并没有忙到分身无术境况的人,几年,十年,二十年,未曾回过一次老家。在我们这个把老家捧上至高无上地位的文化氛围下,非但不容易被理解,相反,对于人们,有关的,完全无关的人们,从各个不同角度的指责,你都得默默听着,默默承受着。因为指责你的人是占据着前定的道德制高点的,而对你开展的合法性指责,对于指责者来说,至少有两层立竿见影的好处,一是满足了自己对道德感的追求,一是可以遮盖自己在道德方面的某种不足。国人向来喜欢指责别人,其动机,其功用,大抵如此。谁见过真正有道德的人,会动不动抡起道德的大棒打人?古人说,小人无错,君子常过。说的是小人永远不觉得有错,错了的只能是别人,而君子因为习惯于反省,反躬自问,便常常会发现自身的诸多不是来。我们且不说小人君子之类的语焉不详的模糊话,在日常生活中,小人说出的话往往一派君子气象,大言炎炎,放之四海而皆准,而君子说话往往带有小人腔,因为要求实求真,说话要接地气,而地上有肥田茂草,也少不了污泥浊水。 我并不是没有回过老家。这期间,有几次,站在河对岸的山畔上,在对老家久久伫望过后,决然返身而去,并未像在老家生活时那样——如果从老家以东的方向回家,到了河边,无论春夏秋冬,水涨水落水清水浊,脱掉鞋子,或挽起裤脚,或扒光衣服,趟过河去,那就是家啊——可我再也不愿意趟过这条河,踏上那座被河水和黄土高坡环抱的小村庄了。我不是刻意要这样诀别老家,而是心中不愿,确实不愿,不愿再踏上那片曾经寄托过我十六年生命的土地。但我得郑重声明:我与老家没有任何过节,也与自己的人生处境毫无关系。我与老家的离心离德产生于老家。在我懵懂记事时,有朝一日逃离这个地方,便是我对人生*大的奢望。逃离了,便是逃离了,谁见过脱网的鱼儿会主动返回网里?家是由一个单字组成的语词语义完全闭合的丝毫不具备开放性的概念,在家的前面加上任何限定词或修饰词,比如老家,娘家,便意味着那是别人的家,不再是自己的家了。家只是家,自己的家,生存意义上的家,事实意义上的家,法律意义上的家。 不知道为什么,我是那样醉心于流浪,从能够记事起,这个念头便无比强烈。记事以前呢?我想一个贯穿数十年的念头,和由念头凝聚而起的决心,其诞生绝非毫无征兆。那么,将其归结为天性,将其说成是生命中本身潜藏着流浪的因子,也是在理的。 现在我得说说我老家的样子。 从我记事起,我仰首面前的山,我对眼中能够看见的东西,看一眼后,便不再感兴趣,装满眼睛的渴望是被山挡住的看不见的世界;看不见前面的山以外的事物,便回首身后的山,而身后的山几乎压在我的头上,没有足够的角度观测。严格地说,身后的山并非看见,而是感知到的,那种碾压式的推搡和紧逼,使我时时感到,我会被身后的山推到面前的马莲河中。当然,我后来知道了,身前身后的山,都不是山。这是我终于有足够的体力和自由爬上山顶后才得知的。那是一种叫塬的地形。本来也是可以被称作原的,平原的原,高原的原,原野的原。这是高原上的平地,又是黄土高原上的平地,原来大约是一望无际的那种平地,只因是用黄土堆积而成的,质地太过疏松,在雨水亿万斯年的冲刷中,平地被反复切割,如同一个顽童,用刀子、木棍,或手指,在一只蛋糕上,充满恶意地、反复地划拉,而留下的残迹。于是,原变成塬了,特指的含义是:黄土残塬。 而我住在川里。川,便是被洪水切割下去的壕沟,宽大的叫川,窄小的叫沟。细分的话,还有冲沟、毛沟等等。本地人对这种地形不会感到惊奇,住在川里或沟里的人,将住在塬上的人,统一称为塬上人,而塬上人则将住在川里或沟里的人,称作川里人。这样的称呼极其厚道,或者圆滑,乃至于虚荣。而这正是家乡民间文化的基本底色:厚道,圆滑,或者虚荣。塬是有大小之分的,*大的塬,比如董志塬,那可是地球上*大的、土层*为深厚的黄土塬,几十万人在这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大约还有几十万座坟头占据着可观的肥田沃土。可喜的是,我出生在董志塬边的马莲河畔,可恨的是,这只是地质学上的说法,要化为真实的人生,还得爬上漫长而崎岖陡峻的黄土高坡,在田园时代,那可是需要卓越的体力耐力才可跨越的一道道天堑啊。一代代男人被这一道道天堑累断了腰,一代代女人被这牢狱一般的天堑禁闭在一孔孔黄土窑洞里,生死荣辱全凭天意,或自己的些许小运气。小一点的塬,可以成为一个县、一个乡镇的核心,而*小的塬,只可供几户人家,或一户人家安身立命,比如,六寸塬、四寸塬。听听这名字!这样的塬,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峁。就是在影视剧中,在摄影绘画作品中常见的,那种馒头样的黄土山丘。明明是峁,却被叫作塬,正是黄土文化的厚道,圆滑,或者虚荣。如同当下将几乎一文不名的人也称作老板,而把脸皮早已山川起伏的女人称作女生一样,都是一种假装。我假装不知道你生存的窘迫,一声貌似恭敬的老板,叫得你也假装自己不那么窘迫了,把身上*后一张纸币掏出来,为的是对得起人家的那一声恭敬,我假装不知道你的实际年龄,一声女生叫出,你也会像那些不谙世事、不懂得人世艰辛,以青葱的姿体语言,以羞涩的神情,决然地,满不在乎地,掏出丰满或干瘪的荷包,买下只有真的女生才可用的物件。 塬上的人住在高处,住在川里或沟里的人,时时需要仰望,就像底层人遇到了高端人士,高端人士越是礼贤下士,越是虚怀若谷,底层人士越是堕入底层,本来在底层人士中间尚可正常抑扬的头颅,现在颈椎当即断了,本来奉行着人穷志不短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人生信条的你,此时,腰间敏感部位忽地有了虚脱感,按正常的音量说话,都有可能导致一泻无余的尴尬,你只有嗡嗡嘤嘤,千般忸怩万般卑贱,高端人士在你的眼前便真的危乎高哉了。而当高端人士体察民情已毕,绝尘远去多时,你拊膺再三,调匀气息后,那个高端的身影由正午时的长度猛可间延展为夕阳西下时的景象,而这会成为你终其一生的奇遇和荣耀,你从此,再也走不出那个漫长的身影了,从脚步到灵魂。塬上的人终日俯视着比自己低的川里或沟里人,长久的俯视,*容易建立起对被俯视者的一种优越感,对方本来便比自己低,现在便是渺小,或者近乎不存在了。然而,身居高处的人,站得高看得远,心胸开阔,气魄雄大,明白同情心和怜悯心,是人类*为宝贵的一种品德,尤其是高端人士之所以成为高端人士先决的道德律令。于是,明明被俯视的人,只有靠先天的优越的体力、意志力,才可勉强苟活的,蜷缩在阴暗、逼仄的冲沟、毛沟里的人,一概被塬上人尊称为川里人。而在这样称呼对方时,语气中一律挥洒着慷慨豪迈,就像那些在自己一脸倦色的属下面前神采奕奕叮嘱要注意休息的高端人士。 ……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13.5¥30.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3.2¥42.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5.4¥28.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25.9¥39.8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4.4¥45.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7.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