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头颅记
-
>
食南之徒
-
>
外国文学名著名译丛书:漂亮朋友
-
>
(精)我们八月见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0册:1972-1974
-
>
故事会;刀客
-
>
刀锋
窄门(1947年)(精)/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204507
- 条形码:9787568204507 ; 978-7-5682-0450-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窄门(1947年)(精)/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本书特色
“他为我们活过一生,我们只要读他的作品便能重活一次。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因为他选择了变成他自身的真理。” ——萨特 “纪德的作品总是那样复杂,怎样也解释不全,又那样的真像象征,容得下多方面的自圆其说的解释。” ——卞之琳 通向天国的门是狭窄的,容不得两个人同时通过。 ——纪德
窄门(1947年)(精)/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经典小说,描写一个以悲剧结局的爱情故事。主人公自小爱着表姐,她虽然对主人公也怀有同样的感情,但她恪守清教徒的自我约束,她深信唯有在上帝那里方能寻得至福,亦满心企盼与爱人绕过尘世,在上帝身边团聚。在一种迷狂的宗教情绪下,她甚至将自己的存在看作主人公穿越“窄门”、接近上帝的*大障碍。为了让爱人更加自由地到达天国彼岸、获得比爱情所能给与的平凡幸福更好的东西,她把感情深深埋在心底,*后积忧成疾,不幸身亡。
窄门(1947年)(精)/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目录
致答辞
窄门.1
纪德及其作品.131
纪德获奖经过.147
纪德作品年表.153
窄门(1947年)(精)/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节选
颁奖辞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安德斯·奥斯特林 在安德烈·纪德长达五十多年坚持记录的日记扉页上,有这样一段话:那时的安德烈才满二十岁,他站在一栋旧楼的第六层,遥望远方的塞纳河和巴黎圣母院,那是在秋季落日余晖下的拉丁区,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适合他们这些崇拜“象征主义”的年轻人聚会的地方。这时的他觉得自己就像是拉斯蒂涅,那个巴尔扎克在小说中讲到的一个想要征服城市的人物:“现在,让我们两个来比试一下吧!”但是,纪德有更大的雄心——轻而易举的成功不能满足他的野心,他要去寻找漫长坎坷的道路。 现在这位七十八岁高龄的作家,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直备受争议。从事文学创作之初,虽然他一直作为传播心灵焦虑的先锋,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世界各地的读者将其看作法国*优秀的作家之一,毫无疑问,他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他的早期作品出现在18世纪90年代,完成的*后一本书则出版于1947年的春天。他的作品里表现出来的欧洲精神史上*为关键的阶段,同样为他漫长的戏剧性的生活打下了基础。 也许我们不能理解,人们为何到现在才真正意识到纪德作品的价值,其实安德烈·纪德的作品的真正价值,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透视才能评估的,需要给辩证法的三个阶段留下足够的空间。与他同时代的任何人相比,纪德都更具对比性。他就像性格多变的普罗透斯一样,一直在改变他的态度,他为了能撞击出闪亮的火花,不知疲倦地在两个极端活动。所以他的作品呈现出永不间断的对话,信仰一直反抗着怀疑,禁欲一直反抗着对生命的热爱,戒律一直反抗着对自由的渴求。就连他在物质世界的生活也是复杂多变的。仅仅指出他1925年和1936年分别前往刚果和苏联这两次有名的出访,就足以表明他不愿意被归类为安于平静生活的作家。 纪德出生在信奉新教的家庭环境中,他的社会地位使他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事业,跟大多数人相比,纪德更加重视他的个性的培养和内在的成长。他在自传《如果麦子不死》(1920)中曾经描述过他的家庭条件。自传的名字来源于圣约翰的话:麦子要结出新的果实,必须在成熟之前死去。虽然他特别排斥所谓的清教徒教育,但他的一生都在论述道德和宗教的根本,从他在1909年出版的短篇小说《窄门》的描绘中可以看出,他偶尔会用罕见的纯净对基督教的仁爱进行解说,正因如此,《窄门》得以和拉辛的悲剧作品媲美。 另外,纪德的作品反映出有名的“非道德主义”往往被他的敌人误解。其实“非道德主义”是指自由的、“无缘无故”的活动,即挣脱良知的抑制得到解放,美国的遁世者亨利·戴维·梭罗思想与他相似,也曾经讲过:“成为自己灵魂的仆人是*糟糕的。”纪德并不赞同公认道德规范的缺失也是一种好品行,这一点需要我们谨记。纪德年轻时代的一部优秀着作《人间食粮》(1897)中,他曾激动地赞扬南方土地上的果实,虽然美丽却无法长久存放,但后来他又从这种尝试中转到其他方向。他告诫自己的崇拜者和读者:“你们现在把我的书都扔了,远离我吧!”从他后期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他是作为这个告诫的**个践行者。 然而,不管是《人间食粮》还是其他作品,纪德都是用诗歌一样的散文讲述,让读者深刻感受着带有浓郁诗意的分而复返。例如,在布鲁萨一座清真寺附近的一个五月清晨,他在短篇日记中这样写道:“啊!身体里难以言表的温存和喜悦感就重新像牛奶那样渗透到体外……花园里有茂密的灌木丛和纯美的玫瑰。在梧桐的树荫下懒洋洋的玫瑰,难道你不了解我的青春岁月?曾经呢?难道我仅存在于记忆中吗?我究竟是不是真的坐在清真寺的旮旯儿中,呼吸,爱你?为什么这些飞燕会靠近我?难道我对你的爱只是在梦里?……” 纪德虽然在小说、随笔、游记和针砭时弊的文章中,向读者们一直表达的是特殊且时常变换的思想,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这种多变的思想中发现他高超的智慧,以及对人性普遍却独到的认识,并以符合古典主义明确要求且复杂多变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在纪德著名的《伪币制造者》(1926)一书中就有很好的体现,这部作品用客观犀利的视角对一群年轻的法国人作出彻底的分析。当代的文学写作也因这本书全新手法的指引获得了新的方向。刚才提到过的自传,也是一个好例子,作者的目的就是如实地讲述自己的生平,不虚构一点儿对他有利的内容,也不隐瞒任何不快的事。卢梭曾经也做过种事,不一样的是,他不仅揭露自己的缺陷,还认为任何人都一样阴暗。谁都没有勇气去评判或是指责他。 纪德则干脆不承认别人评判他的权利,他上诉,要求法庭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他,所以他将自己呈现在上帝之下审视。于是,想要阐述他自传的意义可以用《圣经》里的神秘引语,他将“麦子”比作人格,如果“麦子”富有知觉和意识,并且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那么它只是存在而无法生长。当它发芽生长的时候,也正是“麦子”死亡改变的时候。纪德曾写过:“我觉得并不存在审视道德和宗教问题的方法,也许我并不了解在这些问题上应采取的行动,又或者我从来没有在自己的生活中实施过。但我宁愿这些纷繁多样的观点,一个都不少地融合在一起,让基督去解决酒神和日神之间的纠纷。”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纪德丰富的内心活动,他为别人指引的方向从未失误,虽然这种复杂的心理屡屡让他招致他人的不解和指责。纪德的哲学观强调不管作出任何牺牲都必须争取新生,他为了凤凰涅盘,浴火重生,一直在努力积累力量。 今日,我们满怀感激和赞美之情,欣赏纪德着作中丰富的主题和创作目的,尽管作者本人好像并不介意别人对他的异议,不过我们可以对此略而不谈。他从未试图让读者全盘接受他的观点和看法,即使是在他成名以后。他希望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即便对于后人,他真正伟大的地方是他并不在意大家是否完全接受他的理论,重点是希望大家对他的创作展开激烈的论辩。 在纪德的作品中,包含一些大胆的近乎自白的段落。他希望抨击法利赛人,但是很难避免这种战争使人性的某些十分脆弱的规范受到动摇。从蒙田到卢梭以来法国文学的格言,也正是纪德对真理热爱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需要牢记。在纪德成长的各个阶段,他都以文学品格正直的卫护者的身份出现,而这种文学品格的正直,是建立在坚定不移且诚实地表现其全部问题的人格权利和义务之上。就这一点而言,他在众多方式中体现和引起的文学行为,都是理想主义价值的显现。 安德烈·纪德先生曾经以非常感激的心情接受了这项授予他的荣誉,不幸的是由于身体原因他无法亲自前来领奖,那么现在将他获得的奖章交给法国大使先生。 ……
窄门(1947年)(精)/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作者简介
安德烈·纪德 André Gide(1869—1951) 生于巴黎一个富有资产阶级家庭,10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并给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他最初在象征派文艺刊物发表作品,1909年与友人创办《新法兰西评论》。 纪德早期的作品带有象征主义色彩。1897年出版的散文诗集《人间食粮》,是他第一部重要的作品。三部曲《蔑视道德的人》(1902)、《窄门》(1909)和《田园交响乐》(1919),具有古典主义作品的完美形式;1914年出版的《梵蒂冈的地窖》,对青年一代产生过很大的影响。1925年之后,纪德的创作思想有所转变,着重体现在长篇小说《伪币制造者》(1926)上。此外,纪德还有《借题发挥集》(1903)、《新借题集》(1911)、《偶感集》(1924)《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评论集。1947年,纪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4.1¥48.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5.4¥48.0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7.1¥45.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