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新中国散文典藏第11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1608145
- 条形码:9787551608145 ; 978-7-5516-081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中国散文典藏第11卷 本书特色
在众多文学体裁中,散文有其独特优势及魅力。这主要表现在:一、它更为真实、质朴和内在地反映民族国家与人民生活的变迁,是一本不可代替的日志和备忘录;二、它是作家与读者的投影,因为散文往往*好地反映了作家“这个人”,也是与喜爱它的读者进行促膝谈心、心灵对语的*佳方式;三、它更多、更直接、更好地承载了人生的智慧,令读者从中受益匪浅;四、它丰富多彩、自由潇洒、平淡高远的格调令人爱不释手,读者可随意选取、尽情而读、败兴而弃,完全不受时间、地点、场合限制。王景科主编的这本《新中国散文典藏》(第11卷)主要选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至新世纪2013年之间26位著名作家的散文,包括苏童的《错把异乡当故乡》、迟子建的《露天电影》、孤岛的《沙漠上空的幻影》等,以飨广大散文爱好者。
新中国散文典藏第11卷 内容简介
《新中国散文典藏》共12卷,丛书收录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作家、学者的散文代表作,这是目前规模优选,涉及建国后到现在的全部作家、学者的文学大系,全面展现中国作家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散文创作的实绩。丛书以高质量为准则,根据作家的创作实力和所达到的思想艺术高度进行严格筛选,每位作家所收录文章少则一两篇,多则八九篇,真正为广大散文读者提供一套典藏范本,也为后世研究者提供很全面、很的参考资料。本套丛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散文创作的集大成之作,在规模和质量上都是少有的,具有填补市场空白的重要意义。
本书是《新中国散文典藏》(靠前1卷),由王景科主编,收入刘亮程、苏童、熊西平、杨永康、铁穆尔等26位有名作家的几十篇经典散文作品。
新中国散文典藏第11卷 目录
狗这一辈子
荒野上的路
黄沙梁
人畜共居的村庄
苏童
错把异乡当故乡
城北的桥
三棵树
初入学堂
熊西平
梦里穿针引线
寻找“号手”
杨永康
“嘭”的一声碎了?
安安静静许多年
谁偷了村里的玉米
铁穆尔
苍狼大地
风把我的头发吹白了
黄忠龙
记忆的音画
徐迅
父亲不说话
人像一根麦秸
张清华
深秋海德堡
在苍穹下沿着荷尔德林的足迹
王兆胜
赤子之心
童年的草莓
彭程
岁月河流上的码头
物证
迟子建
露天电影
木器时代
农具的眼睛
寻石记
彭学明
阳光
秋收散板
边边场
格致
庭院
利刃的语言
孤岛
沙漠上空的幻影
格非
塞壬的歌声
十年一日
丁宗皓
酒精度换算法
六十年代造
事件
辛茜
周庄,遥远而又亲近
飞进心里的歌声
耿立
赵登禹将军的菊与刀
吴学良
祖根·家园
郭文斌
点灯时分
生命之河
潘向黎
收藏时光
一个人的告别
真爱只求一件事
雷平阳
草垛,草垛
毒药
放蛊人王国
关于母亲的札记
肖建新
他们,父亲或陌生老者
乡村名片
赵宏兴
母亲进城里来看病
一盏盲人的灯
熊红久
敖包,神灵的居所
活在雨中的父亲
石红许
把耳朵交给母语
竹笛秋语
新中国散文典藏第11卷 节选
《新中国散文典藏(第11卷)》: 狗这一辈子一条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太厉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太解人意了均不行。总之,稍一马虎便会被人炖了肉剥了皮。狗本是看家守院的,更多时候却连自己都看守不住。 活到一把子年纪,狗命便相对安全了,倒不是狗活出了什么经验。尽管一条老狗的见识,肯定会让一个走遍天下的人吃惊。狗却不会像人,年轻时咬出点名气,老了便可坐享其成。狗一老,再无人谋它脱毛的皮,更无人敢问津它多病的肉体,这时的狗很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世界已拿它没有办法,只好撒手,交给时间和命。 一条熬出来的狗,熬到拴它的铁链朽了,不挣而断。养它的主人也入暮年,明知这条狗再走不到哪里,就随它去吧。狗摇摇晃晃走出院门,四下里望望,是不是以前的村庄已看不清楚。狗在早年捡到过一根干骨头的沙沟梁转转;在早年恋过一条母狗的乱草滩转转;遇到早年咬过的人,远远避开,一副内疚的样子。其实,人早好了伤疤忘了疼。有头脑的人大都不跟狗计较,有句俗话:狗咬了你你还能去咬狗吗?与狗相咬,除了啃一嘴狗毛你又能占到啥便宜。被狗咬过的人,大都把仇记恨在主人身上,而主人又一古脑把责任全推到狗身上。一条狗随时都必须准备着承受一切。 在乡下,家家门口拴一条狗,目的很明确:把门。人的门被狗把持,仿佛狗的家。来人并非找狗,却先要与狗较量一阵,等到终于见了主人,来时的心境已落了大半,想好的话语也吓得忘掉大半。狗的影子始终在眼前窜悠,答问间时闻狗吠,令来人惊魂不定。主人则可从容不迫,坐察其来意。这叫未与人来先与狗往。 有经验的主人听到狗叫,先不忙着出来,开个门缝往外瞧瞧。若是不想见的人,比如来借钱的,讨债的,寻仇的……便装个没听见。狗自然咬得更起劲。 来人朝院子里喊两声,自愧不如狗的嗓门大,也就缄默。狠狠踢一脚院门,骂声“狗日的”,走了。 若是非见不可的贵人,主人一趟子跑出来,打开狗,骂一句“瞎了狗眼了”,狗自会没趣地躲开。稍慢一步又会挨棒子。狗挨打挨骂是常有的事,一条狗若因主人错怪便赌气不咬人,睁一眼闭一眼,那它的狗命也就不长了。 一条称职的好狗,不得与其他任何一个外人混熟。在它的狗眼里,除主人之外的任何面孑L都必须是陌生的、危险的。更不得与邻居家的狗相往来。需要交配时,两家狗主人自会商量好了,公母牵到一起,主人在一旁监督着。事情完了就完了。万不可藕断丝连,弄出感情,那样狗主人会妒忌。人养了狗,狗就必须把所有爱和忠诚奉献给人,而不应该给另一条狗。 狗这一辈子像梦一样飘忽,没人知道狗是带着什么使命来到人世。 人一睡着,村庄便成了狗的世界,喧嚣一天的人再无话可说,土地和人都乏了。此时狗语大作,狗的声音在夜空飘来荡去,将远远近近的村庄连在一起。 那是人之外的另一种声音,飘忽、神秘。莽原之上,明月之下,人们熟睡的躯体是听者,土墙和土墙的影子是听者,路是听者。年代久远的狗吠融入空气中,已经成寂静的一部分。 在这众狗狺狺的夜晚,肯定有一条老狗,默不作声。它是黑夜的一部分,它在一个村庄转悠到老,是村庄的一部分,它再无人可咬,因而也是人的一部分。这是条终于可以冥然入睡的狗,在人们久不再去的僻远路途,废弃多年的荒宅旧院,这条狗来回地走动,眼中满是人们多年前的陈事旧影。 ……
新中国散文典藏第11卷 作者简介
王景科,女,山东滕州人,笔名璟珂。于1973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写作教研室主任,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教育硕士导师,中文系写作教研室主任,并兼任教工支部书记。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