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文化人生丛书学林忆往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5135101
- 条形码:9787565135101 ; 978-7-5651-351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化人生丛书学林忆往 本书特色
《学林忆往(精)》是“文化人生丛书”系列之一。本书是古代文学研究专家陈美林教授对平生交往的师友、名人的回忆,包括词坛巨星的陨落——缅怀瞿禅师哀悼圭璋老;“我亦有孤剑,植发望燕云”——夏承焘先生的爱国情操;陪瞿禅师访汤国梨;《天风阁学词日记》中的章太炎、汤国梨;“一代词宗”夏承焘四游江苏;和夏承焘老师同在“运动”中;记夏承焘老师一次讲学活动的前前后后;“生荣死哀,身没名显”——“一代词宗”夏承焘的晚年等。
文化人生丛书学林忆往 内容简介
《学林忆往(精)/文化人生丛书》是古代文学研究专家陈美林教授对平生交往的师友、名人的回忆,包括夏承焘、汤国梨、沙孟海、王西彦、任铭善、孙席珍、唐圭璋、何满子、钱仲联等。陈美林教授以研究《儒林外史》有名,他笔下的当代儒林人物也颇为客观,尤其还附有大量珍贵图片、手迹和往来信札,应颇受读书界欢迎。
文化人生丛书学林忆往 目录
——缅怀瞿禅师哀悼圭璋老
“我亦有孤剑,植发望燕云”
——夏承焘先生的爱国情操
陪瞿禅师访汤国梨
《天风阁学词日记》中的章太炎、汤国梨
“一代词宗”夏承焘四游江苏
和夏承焘老师同在“运动”中
记夏承焘老师一次讲学活动的前前后后
“生荣死哀,身没名显”
——“一代词宗”夏承焘的晚年
从夏承焘老师的一首诗谈学位和职称
率先建立书法专业的陆维钊先生
沙孟海先生与建国初期的土改
“忠言直行”的任铭善先生
《首都志》编纂者王焕镳先生
“诗孩”孙席珍教授琐记
追念卅年代老作家王西彦教授
“仿佛音容,如在昨日”
——纪念唐圭璋先生逝世20周年
沉痛悼念稗坛前辈吴组缃先生
追念何满子先生
卅年前相识于榕城
——悼念蒋星煜先生
追记与何泽翰先生的交往
追忆钱仲联先生
从一帧照片谈起
——钱仲联先生一二往事
与吴调公先生相处的岁月
鼓楼名人文化漫谈
——与著名画家杨建侯为邻
陈鸣钟和《清代南京学术人物传》
参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撰作工作的回顾
——兼怀匡老,
30年前汪海粟主持的一次学术盛会
追记开创“研究新局面”的人和事,
破冰之旅
——1990年海峡两岸小说、戏曲交流盛会的回顾
十五年前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的两次盛会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第七届全国古代戏曲学术研讨会总结发言
对文学研究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知”二十年
——我与《文史知识》
附录:
萋兮斐兮成此贝锦
——陈美林教授访谈录
跋涉“儒林”有续篇
跋涉《儒林》四十载
后记
文化人生丛书学林忆往 节选
《学林忆往/文化人生丛书》: 我亦有孤剑,植发望燕云——夏承焘先生的爱国情操 一九三七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占领我国北方疆土之际,夏承焘(瞿禅)先生写有《水调歌头》一词。本文题目即词之末二句。此词虽为赠朝鲜志士而作,但也表露了瞿禅先生喷薄而出的投笔从戎、收复国土的爱国情操。 前数年,《夏承焘词集》、《天风阁诗集》与《天风阁词集》先后出版,重新细读夏承焘(瞿禅)师的诗、词、日记,使我感到,夏老不仅是一代词宗,而且是爱国学者。 瞿禅师的爱国情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彰善瘅恶。彰善,不惜辞费;瘅恶,不假宽贷。凡是抗敌活动,予以表彰;凡是降敌行为,则予以斥责。“九一八”事变以后,任黑龙江省代理主席的马占山,率部抗日,嫩江告捷时,瞿禅师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写有《贺新凉》词,说:“比伏波、铜柱尤奇绝。”将他比做汉代伏波将军马援。一九三二年二月,马占山一度降日。瞿禅师对他的态度立即改变,在一九三二年二月二十三日日记中写道:“闻马占山已软化,可恨可恨。”二月二十五日日记中又说:“此人乃末节不终,堪浩叹矣。”夏老还写有七绝《闻马氏变节后题》,准备将先前为其所作的《贺新凉》词删去。诗云:“传檄初看涕泪倾,临危何意堕家声。少卿降虏终非计,三叹重删苦战行。”此诗大意是说,马占山率部抗日之初,通电全国,有“谨以边荒一旅,先邦人而殉国”之语,辞气慷慨,催人泪下。而后来并未像马革裹尸的马援那样,反倒成为投降匈奴的李陵一类人,自堕家声。 因此,作者颇以先前为之作《贺新凉》一词而懊悔,准备弃而不存。从这一词一诗当中,可以见出瞿禅先生即使对于同一个人,有善则彰之,有恶则瘅之。 其次是取舍正确,是照顾故旧情谊,还是坚持民族气节,瞿禅先生了然于心而得宜于行。早在一九三四年,即“一·二八”事变后两年,一个词友邀瞿禅先生去上海一游,夏老在答诗中委婉地写道“娉婷不嫁名原赘,糠核能肥念莫灰”,劝其注意节操,不要因生活困苦而丧失意志。 到了一九四一年,在为友人《春申避地图》题诗中,瞿禅先生更明确表示“祈死谁无分,偷生各有辞”,一面表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旦需要,应慷慨赴义;一面斥责一些友人,为自己的堕落变节,找出种种借口,开脱罪行。一九四二年又写有《水龙吟·皂泡》一词,直言斥觍颜事敌的词友绝无好下场。尽管瞿禅先生与某词友交谊深笃,但在民族大节方面却不含糊,一九四二年写的《洞仙歌》词中表示要与之决绝。在友谊与气节两者间,瞿禅师总是先民族气节后友人情谊,将友情从属于气节。 再次是痛打落水狗,不讲无原则的忠恕之道。如对于公然投降伪满洲国的郑孝胥,瞿禅先生在一九三二年三月二十三日的日记中即以史笔记其丑行:“中日皆备战甚亟,东省伪迁都长春,郑孝胥行三拜九叩礼。”寥寥几笔,即将他的丑恶灵魂剥露无遗。而在一九三九年作的《挽陈石遗翁二首》中又对之讥讽有加,“平生辽海鹤,出处莫相怜”,对郑孝胥“飞”到敌伪怀抱中的汉奸行为不屑一顾、不足齿数。至于对著作《花随圣人庵摭忆》的汉奸黄秋岳及其子黄晟,瞿禅师对他典见颜事敌、为虎作伥的汉奸行径更是深恶痛绝,嫉之如仇。黄秋岳颇能诗,瞿禅师曾拟选其诗之佳者印为一册,以秦桧墨迹为封面,题《黄汉奸诗钞》。夏老认为“骂此等人,使此等人遗臭千古,是忠厚之道,浑非刻薄”。 *后是身体力行,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一·二八”事变后,在一九三六年六月六日日记中,瞿禅师写道:“世变若此,恐无闭户读书之日矣。”此后,曾“拟舍词学而为振耻觉民文字”(一九三五年七月八日日记),感到“内忧外患如此,而予犹坐读无益于世之书,问心甚疚”,想“以俚言著一书,期于世道人心得裨补万一”(一九三五年七月十六日日记)。及至抗日战争全面展开,瞿禅先生又考虑“国难日亟,惟有与敌人拼命一途,思从郑教官学放枪”(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二日日记)。 自然,瞿禅师并未投笔从戎,然而他毕竟以他力所能及的方式参加了抗日斗争。在教学中贯彻抗日内容,如一九三六年四月三十日上课时,以冀东殷汝耕伪政权为题,让学生作诗讨伐,夏老先成一首示范:“不归成逝水,东去尔何心。浴日天先压,回澜陆已沉。待摩斩蛟剑,相和渡辽吟。辛苦家山恨,鸱夷怒至今。,, 除此以外,瞿禅师还以他的笔为抗日斗争出力,如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为浙江抗敌后援会写有《抗敌歌》,通俗易懂,可谓贯彻了以“俚言”作抗日文章的主张。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七日又写了《军歌》:“不战亦亡何不战?争此生死线。全中华人戴头前,全世界人刮目看。战!战!战!”表现了瞿禅先生抗战到底的坚决心情。 ……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29.9¥39.8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9¥49.8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7.6¥55.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7.4¥58.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5.4¥28.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6.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