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河南当代乡土小说研究

河南当代乡土小说研究

作者:吕晓洁著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24cm 页数: 212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6.4(6.5折) 定价  ¥5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河南当代乡土小说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4537074
  • 条形码:9787564537074 ; 978-7-5645-370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河南当代乡土小说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现代性与河南乡土文学问题、河南当代乡土文学发展脉络、河南当代文学的特征、乡土写作的文化资源等。

河南当代乡土小说研究 目录

绪论
一、现代性与河南乡土文学问题
二、河南当代乡土文学发展脉络
三、河南当代文学的特征
四、乡土写作的文化资源

**章 合作化运动下的乡村书写
**节 李辈:农村革命精神的张扬
一、叙事模式的政治化与生活化
二、小农意识的批判
三、现代精神的张扬,自我价值的确证
四、民间形式与现代话语
第二节 吉学霈等:小农意识的批判,革命理想的寄托

第二章 改革背景下的乡村书写
**节 张一弓:农民命运的思考
一、农村政策的思考
二、理想人物的呼唤
三、现代新生活的礼赞
第二节 周大新:农村变革图景的描绘
一、现代生活的召唤
二、历史关头的人性拷问
三、“现代”危机
第三节 李佩甫:改革潮汐中的平原人
一、乡村变革之路的思考
二、乡村精英人物的塑造
三、由乡入城的困惑
四、焦虑的现代生命

第三章 乡村历史的另类书写
**节 李佩甫:中原乡村历史渊源的想象
一、乡村历史传奇
二、现实里的故事
第二节 刘震云:中原乡村革命史
一、被遗忘在边缘的一段历史
二、乡村革命审视
三、民间文化的消融性
第三节 家族英雄传奇
一、历史、文化、存在
二、革命人物系列
三、革命理想主义
第四节 张宇:历史与存在
一、历史、人生
二、历史、人性
三、乡土情怀

第四章 现代性视域下的乡土性格剖析
**节 乔典运:国民性的再思考
一、文化心理的现代性透视
二、民族精神的新发掘
三、继往与拓新
第二节 李辈:理想人格的张扬
一、民族灵魂的重铸
二、朴素动人的家国情怀
三、浓郁的地域特色

第五章 现代化进程下的乡土命运思考
**节 李洱:转型期乡村变革的缩影
一、多棱镜下的乡村选举
二、乡村文化的驳杂面目
第二节 阎连科:现代生命叩问
一、权力扭曲的生命
二、生命之痛的深层触及
三、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命焦虑与人性迷惘
四、现代性与乡土叙事
第三节 邵丽:城乡问题书写
一、城乡文化冲突
二、现代农村生存状况观察
第四节 乔叶:现代化中的乡村
一、入城者的困惑
二、颓废自在的乡村世界
三、土地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河南当代乡土小说研究 节选

  《河南当代乡土小说研究》:  吉学霈(1926-),河南偃师人,原名吉清江,1947年至1948年,在洛阳高级师范学习。同年在家乡小学教书一年,并练习写作,开始在《河南日报》《河南文艺》上发表作品。1950年调河南省文联,担任《河南文艺》编辑。主要作品有小说集《两个孩子的故事》《有了土地的人们》《高秀山回家》《一面小白旗的风波》《三月里的风云》《农村纪事》《两个队长》等;诗集《接粮袋》;散文集《早晨》《浪花集》《延河长流》《黄河情》等。《一面小白旗的风波》是其成名作。  1950年,他两次下乡去参加了土地改革工作,亲眼看到了土地改革运动中,农民从地主手里夺回土地,拥有了土地的农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田地里忘我劳作的情景,看到了他们翻身做主之后的精神面貌。这种情景也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与启发,1950年发表《有了土地的人们》,他歌颂人民的当家做主,歌唱他们的自由劳动,反映出解放了的人们新的生活和斗争。1953年,调中南作家协会开始专业创作。同年,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豫西地区,担任鲁山县基层工作,并在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里住下来体验生活。沸腾的农村生活,农民新的面貌,激起了他的写作热情,促使他拿起笔来,一吐为快。1954年发表≮一面小白旗的风波》,主要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民思想的变化。这篇小说影响很大,先后经别人改编成郿鄂戏、豫剧、越剧等八九种剧本。  吉学霈有过在农村合作社工作的经历,所以所写小说故事鲜活,生活气息浓郁。他的作品大都讲述的是农民日常生活、劳动中的小事,以小见大,在日常琐事中蕴含时代精神风貌,这是他作品的显著特点。《一面小白旗的风波》主要写在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大家干劲冲天,互相比赛。妇女干部长叶俊英的丈夫李良玉所在的小组都是年轻小伙子,干活劲头很大,速度很快,但在讲求数量的同时,忽视了质量问题,担任检验工作的正德老汉发现他们锄过的麦地不合格,但怕得罪人,准备迁就过去,叶俊英发现后,毅然在上面插上了一面小白旗。结果其丈夫李良玉觉得是当众给他难看,回家后两人产生矛盾。叶俊英虽然生气,但内心关爱丈夫,在风雨之夜为其盖上棉被,在其感召之下,李良玉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两人和好。这篇作品像一面镜子一样,使我们通过农村的日常的生活现象,明晰地看到农村的新面貌、农村的新型妇女的形象、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刻地感觉到社会主义因素正在以不可抗拒的威力发展着,而旧的道德观念、旧的思想习惯,正在败退消亡。事件很小,但是它的主题意义深刻而丰富,透过小事件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千百年来,农村*受“夫为妻纲”之思想所影响,农村妇女对丈夫一般是恭顺服从,婆婆也是凌驾于媳妇头上的一片权威,但在这篇小说中,叶俊英可以大方坦然地站在丈夫与婆婆面前,坚持正义是非,她站在集体利益的立场之上,大义灭亲,反映了过去以家庭利益为本位的、以夫权为中心的旧伦理的崩溃,而以公正公平为衡量标准的新型的社会伦理的逐渐形成;也反映出了妇女在旧道德伦理框架内的那种附庸地位的消失,新社会里的新型妇女主体意识逐渐形成。叶俊英的形象是鲜明的,在与正德老汉的对话中,初步显示了她的个性,胆大、细心,有强烈的是非之心。从正德老汉吞吞吐吐的言语中,她判断出了丈夫所在的小组工作的情况,于是她主动去检查他们那一小组,并当场插上了小白旗。丈夫回去后和她闹矛盾分居,她在夜里送棉被,表现出了她对丈夫的体贴与关怀。第二天,当别人问起她丈夫回家的表现时,她没有当众揭发丈夫而是给他留了面子,使其丈夫了解到了她的良苦用心。作者在这些生活琐事中写出了当时社会里的新气象,塑造了叶俊英这一类聪明能干、工作认真负责的新型农村妇女形象。她们不再是过去那种待在家里、唯唯诺诺、没有个性的女性了,而是走出家庭,担任村里的工作,勤劳勇敢,大公无私,热爱集体,即使亲人犯了错误,也公正对待,与时代同步,有思想、有干劲的新型农村妇女。  ……

河南当代乡土小说研究 作者简介

  吕晓洁,女,河南泌阳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工作。先后在《江汉论坛》《小说评论》《中州学刊》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主编《新编文学欣赏》《大学语文》等教材多部,参编《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当代少数民族小说的审美特色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主持完成多项省厅级科研项目。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