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头颅记
-
>
食南之徒
-
>
外国文学名著名译丛书:漂亮朋友
-
>
(精)我们八月见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0册:1972-1974
-
>
故事会;刀客
-
>
刀锋
第一人 本书特色
生长于阿尔及利亚贫民窟的雅克·科尔梅里四十岁时已功成名就,应母亲之命寻觅死于战争的父亲的坟墓,并走访了曾经与父亲有过接触的人,然而谁也不可能给他提供完整的信息,父亲早已被遗忘。雅克对那个曾经是自己父亲的男人仍然一无所知,却在这次寻根过程中,找回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童年生活的艰辛与欢乐如一幕幕影像扑面而来。雅克终于明白,那片曾滋养自己的土地,那土地上的人们,为着贫困的原因,终将湮没在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的无名无姓之中,“这里每个都是*人”。 本书是加缪猝逝时世人在他挎包里发现的未完成稿,不同于其创作*阶段的“荒诞”主题和第二阶段的“反抗”主题,这个时期的加缪经历了盛名之后的莫大挫折,以全新的姿态回归本真,以期接近艺术的真谛。
第一人 内容简介
大海,阳光,苦难,母亲,贫困中满怀热忱地拥抱生活,渴望生活,一部关于成长和寻根的自传体小说。
第一人 目录
第一人 相关资料
这个时期的他正处于某种创造力勃发、神采高扬的状态:他的重要小说《*人》写作得甚为顺利,基本上已经完成,可能是献给母亲的题词已经写好,而这部作品是被他自己称为“我成熟的小说”……“我是穷人”,“我过去是,现在仍是无产者”,这是加缪社会生活状况*主要的一个基点。整个家族几代人都这样处在赤贫的境况之中,赤贫也就意味着“什么也没有”,意味着加缪一生下来就是在没有书本,没有文化,没有历史的空白之中。他从零开始,这就是加缪对自己的理解,也就是说,他把自己视为本家族从原始状态中走出来、走向文明的“*人”,由此,他给他*后一部小说,亦即本人的精神自传取了《*人》这样一个标题。 ——柳鸣九《论加缪的思想与创作》 这本书囊括了黑脚法国人从*代殖民者到二战之间的全部经历。它包含了一个贫穷但天资聪颖的黑脚法国人甜蜜的童年记忆,以及工人阶级——也就是社会党人殖民者——用双手创造自己的国家的法属阿尔及利亚神话。 ——[美]罗纳德·阿隆森《加缪和萨特——一段传奇友谊及其崩解》 《*个人》(本书译作《*人》)作为加缪的遗作,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来说,都可以说是对其以往作品的一种延续与超越,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福克纳式的叙述顺序,兼有朴素与绚丽之美的语言,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贫穷坎坷的人生经历,无限痛苦的历史发展,向我们展示了加缪的多面性:热情真诚,自我审视,进取不息……读过《*个人》这部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兼备的佳作,再回头去评价他以前的创作,必然会有许多新的感受,新的发现。 ——周小珊《走进加缪——读〈*个人〉》 这部构思了二十多年的遗作的确有着崭新之处,一种整体上的崭新的风格:久远的先辈历史及其传奇色彩,长达百年的时间跨度,下层移民群体在阿尔及利亚生存的特殊环境和共同遭遇,赋予了《*人》的叙事以一种历史感与沧桑感。移民群体在阿尔及利亚垦荒的艰辛蕴含着勇敢和英雄精神,他们的后代作为普通劳动者也具有一种道德上的纯洁感和崇高感,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人》的史诗性质。 ——黄晞耘《重读加缪·一个族群的史诗》
第一人 作者简介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荒诞哲学”的代表,存在主义文学大师。1913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蒙多维城,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他被成为“年轻一代的良心”。他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不幸遭遇车祸英年早逝,年仅47岁。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3.2¥42.0 - >
烟与镜
烟与镜
¥15.4¥48.0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25.4¥49.8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6.0¥48.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5.4¥28.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9¥49.8 - >
朝闻道
朝闻道
¥15.0¥23.8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29.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