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枝叶情——哲学·文化·教育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9013061
- 条形码:9787569013061 ; 978-7-5690-130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枝叶情——哲学·文化·教育论 内容简介
本书分辩证法的研究与应用、实践标准与思想解放、人权问题的哲学思考、文化与文化素质教育4篇, 内容包括: 辩证法的规定 ; 联系在辩证法中的地位 ; 辩证法基本特征的反思 ; 辩证法基本原则的反思等。
枝叶情——哲学·文化·教育论 目录
**章 辩证法的规定
一、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二、辩证法是*全面、*富有内容、*深刻的发展学说
三、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章 联系在辩证法中的地位
一、对“联系”概念的理解
二、联系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
三、联系的多样性
四、联系和条件
五、系统联系
六、事物的普遍联系是事物本身的辩证法
第三章 辩证法基本特征的反思
一、研究辩证法特征的方法论问题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还在于它的方法论性质
第四章 辩证法基本原则的反思
一、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本体论原则
二、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致——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物辩证法的应用论原则
第五章 辩证发展观的形态发展
一、对立统一形态的矛盾发展观
二、系统形态的系统发展观
三、协调形态的可持续发展观
第六章 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理论问题的思考(上)
一、关于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的几种讲法
二、应当怎样理解列宁关于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论断
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矛盾同一性的重要内容
四、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互相依存、相互结合的关系
五、实践证明,不能正确处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就会犯“左”或右的错误
第七章 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理论问题的思考(下)
一、矛盾斗争形式的理论
二、矛盾运动的平衡与不平衡
三、对立统一规律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四、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问题
第八章 量变质变规律的新发展
一、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规律的提出
二、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有“边”的
三、把握事物的*佳量
第九章 照辩证法办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照辩证法办事的光辉篇章——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体会
二、树立辩证的整体经济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四、先立后破实现新旧体制的转换
第十章 对立统一规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应用
一、充分运用矛盾同一性化解矛盾
二、把握矛盾特殊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运用共性个性关系原理正确处理建设发展中国家、地方和部门的关系
四、把握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主体性
五、坚持两点论、两手抓,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序性
第十一章 辩证方法论
一、从世界观到方法论的中间环节
二、科学方法论系统
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四、领导科学应着重研究*佳工作方法
五、灵活运用领导方法、掌握领导艺术
第十二章 思想方法论散论
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思想方法漫谈
二、裂一焉能得半——谈谈顾全大局
三、齐王赛马的哲理——方法论漫谈
四、谈谈“多”与“少”的辩证法
五、从英雄安泰和他的母亲说起
第二篇 实践标准与思想解放
第十三章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推动思想解放(上)
一、理论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三、坚持实践标准确保思想解放的科学性
第十四章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推动思想解放(下)
一、怎样理解实践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检验
二、解放思想,提出社会主义不能只有一种模式
三、坚持实践观点深化自由与必然的认识
第十五章 解放思想,发挥主体奋斗精神大胆实践
一、主体奋斗精神是主体能动性的特殊表现
二、主体奋斗精神在主体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三、主体奋斗精神的形成与培养
四、充分发挥主体奋斗精神,大胆实践,推进改革开放
五、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实践合理性的根本要求——读《真善美的现代反思》代序
第三篇 人权问题的哲学思考
第十六章 人权本质上是哲学问题
一、人权是权利的一般形式
二、人权应引入哲学教材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
三、加强人权的哲学研究,进一步促进不同文化交流
四、加强人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人权意识,推进人权事业的发展
第十七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
一、人权是人民群众自己争得的——毛泽东的人权观
二、发展权利是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重要的人权——邓小平人权思想
三、共同富裕是实现人权的根本保证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篇 文化与文化素质教育
第十八章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与化人
一、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
二、文化的力量
三、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读《现代设计概论》代序
第十九章 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中学西渐与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形成
一、欧洲18世纪“中国热”的必然性
二、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促成了启蒙思想家理性批判的旗帜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民主性为启蒙思想家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的形成提供理论借鉴
四、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促进了启蒙思想家博爱观念的形成
第二十章 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中国文化何以自信
一、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的科学指导
三、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
第二十一章 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潮头——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先进文化是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文化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指导文化发展前进的方向
三、批判、继承、学习、借鉴,按照文化发展规律建设中国新文化
四、解放思想、革新观念、深化改革,不断创造和发展新文化
第二十二章 宗教与文化
一、宗教对文化的影响
二、正确发挥宗教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发展与稳定
三、宗教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二重性影响
第二十三章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
一、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开展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的培养教育
二、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三、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思考
第二十四章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下)
一、综合大学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经验
二、大学文化建设与文化育人
三、人文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思考
四、永恒的启迪——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学习文化经典
五、阅读与人的社会化
第二十五章 实践锻炼是大学生领悟人文精神、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哲学专业学生代职实习的探索——全国文科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
二、文科学生代职实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方式
三、实践锻炼——大学生思想建设的重要环节
四、高职教育应弘扬和培育经世致用的文化精神
附录:作者主要著述目录
后记
枝叶情——哲学·文化·教育论 节选
《枝叶情:哲学·文化·教育论》: 一、矛盾斗争形式的理论 矛盾斗争形式问题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这一问题,并在他们的著作中作了许多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了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集中地论述了社会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指出对抗是敌对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形式,这种矛盾斗争形式表现为战争和革命。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间的对抗仍然是阶级反对阶级的斗争,这个斗争一旦达到*紧张的地步,就成为全面的革命。可见,建立在对立上面的社会,*后将成为*大的矛盾,将导致人们的肉搏。”“不是战斗,就是死亡,不是血战,就是毁灭。问题的提法必然如此。”①这种斗争形式对于解决阶级对抗的社会矛盾是非常必要的,“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至目前为止,生产力就是由于这种阶级对抗的规律而发展起来的”②。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的主要任务是要揭示阶级社会阶级斗争的规律,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所以,他们把注意力放在研究社会的矛盾的阶级对抗这种形式上。 列宁继承、实践和发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对抗这种矛盾斗争形式的理论,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俄国人民用暴力推翻沙皇统治,打垮了资产阶级,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列宁根据马克思的“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后一个对抗形式”③的思想,提出“对抗和矛盾完全不是一回事。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④。这里,列宁提出了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即矛盾斗争还有其他形式的问题,但还没有来得及从理论上对矛盾斗争的形式问题作出全面的论述。 马列主义总是在同实际相结合中不断发展的。继列宁以后,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解决中国革命的复杂矛盾中,在研究中国共产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中,在处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矛盾中,写出了《矛盾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在这些著作中,特别是在《矛盾论》中,毛泽东研究了矛盾斗争形式问题,专门写了“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一节,对矛盾斗争形式作了全面的理论论述,*突出的有下列几方面: **,明确提出了矛盾斗争有两种基本的形式。毛泽东说:“在矛盾的斗争性的问题中,包含着对抗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回答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①对抗是矛盾双方采取外部冲突解决矛盾的斗争形式。在人类历史中,存在着阶级的对抗,在“自然界中一切到了*后要采取外部冲突形式去解决旧矛盾产生新事物的现象”②,都是对抗的形式。毛泽东认为,对于阶级社会,研究对抗形式,“认识这种情形,极为重要。它使我们懂得,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和革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飞跃,不能推翻反动的统治阶级,而使人民获得政权”③。“但是我们必须具体地研究各种矛盾斗争的情况,不应当将上面所说的公式不适当地套在一切事物的身上,”因为“有些矛盾具有公开的对抗性,有些矛盾则不是这样”,它们是“非对抗性的”④。非对抗是不通过外部冲突的形式来解决矛盾的斗争形式。后来,毛泽东结合社会领域中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对于矛盾斗争的对抗和非对抗两种形式又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对抗是解决敌我矛盾的斗争形式,具体来说,就是对敌人“用专政的方法在必要的时期内,不让他们参与政治活动,强迫他们服从人民政府的法律,强迫他们从事劳动”⑤,“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如要乱说乱动,立即取缔,予以制裁”⑥。非对抗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即民主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团结一批评一团结”,“这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正确的方法”⑦,在科学艺术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来解决的方法等等。毛泽东关于矛盾斗争的对抗和非对抗形式的划分,从理论上概括了矛盾斗争形式问题,为人们解决矛盾指出了方向。 ……
枝叶情——哲学·文化·教育论 作者简介
冉昌光,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1938年出生于重庆酉阳。196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并留校任教。曾任哲学系副系主任、系主任。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文化和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工作。曾出版专著、教材、合著和参编著作10余部。发表过哲学和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及文章130余篇。1991年被评为全国教师,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为发展高等教育、社会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高校教学成果国家一等奖。并获天津市教材一等奖。科学研究论文、论著多次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和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三等奖。1998年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0年到2009年任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执行院长,从事10年民办教育。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4.1¥48.0 - >
烟与镜
烟与镜
¥24.0¥48.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5.1¥42.0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2.7¥39.8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