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汉语新文学通论

汉语新文学通论

作者:朱寿桐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8-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523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4.7(6.6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汉语新文学通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8060266
  • 条形码:9787108060266 ; 978-7-108-06026-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汉语新文学通论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朱寿桐,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迄今已出版过《“汉语新文学”倡言》《文学与人生十五讲》《中国新文学的现代化》等专著20余部
本书突破了学界主流的文学史认知和既有的学科体制,有一定的理论创建
系统论述了“汉语新文学”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其学术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以“汉语新文学”作为宏观构架,就翻译文学、雅俗分野、批评形态、小说、戏剧、诗歌等诸多论题作出阐释

本书分内涵论、范畴论、传统论、存在论、文体论、外延论、附录等七部分,系统论述了“汉语新文学”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其学术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之上,以“汉语新文学”作为宏观构架,重新关照和梳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就翻译文学、雅俗分野、批评形态、小说、戏剧、诗歌等诸多论题作出了自己的阐释。

汉语新文学通论 内容简介

本书稿*的亮点是突破了学界主流的文学史认知和既有的学科体制,有一定的理论创建。

汉语新文学通论 目录

绪论 内 涵 论 一 汉语新文学的概念建构 (一)新文学的学术张力 (二)汉语新文学的理论优势 (三)汉语新文学学术实践的价值 (四)汉语新文学概念唤起的学科审视 二 汉语新文学概念的学术优势 (一)汉语新文学概念的学术整合力 (二)理论比较中的汉语新文学概念 (三)学术呈现及其可能的尴尬 三 汉语文学与汉语新文学的学术维度 (一)面向古典文学的“中国”理解 (二)面向少数民族的中华论域 (三)面向世界文学的汉语语种 (四)面向汉语新文学的学术掘进 四 汉语新文学的文化伦理意义 (一)汉语新文学的引申义 (二)文化伦理的理论范式 (三)文化伦理与心理情结 (四)汉语新文学研究的文化伦理意识 五 世界性文学格局中的认知 (一)新文学世界性倾向的本然意识 (二)世界性倾向与中国新文学的自我定位 (三)汉语新文学: 世界性取向的表达 六 论汉语新文学的文化归属感 (一)汉语新文学概念对国族文学概念的弥补 (二)汉语新文学的故国归属感及其必然性 (三)汉语新文学文化归属感的学术意义 (四)汉语文学、汉语新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 范 畴 论 一 汉语新文学的语言学矢向 (一)废灭汉字: 关于新文学世界性的表层反思 (二)拼音化: 关于汉语现代化的顶层设计 (三)全与美: 汉语文学表现的深层构架 二 汉语人文学术的原语价值与汉语文学研究规范 (一)汉语人文学术与西方人文学术 (二)汉语学术与汉语语言优势 (三)汉语人文学术的原语价值分析 三 翻译文学与汉语新文学 (一)翻译作为传播方式: 其文本重构的意义 (二)翻译作为资源凭借,重新编码与定型 (三)翻译作为语言创造的途径,变革汉语新文学文本 (四)汉语新文学对于“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包容性 四 汉语新文学的“雅”“俗”分野 (一)雅与俗的相对与互涵 (二)雅俗文学与汉语语言 (三)雅俗分野与汉语文化伦理 五 汉语新文学的空域背景及其文学史意义 (一)汉语新文学家的空域意识 (二)汉语新文学空域背景的独特性 六 汉语新文学的评论形态与当代发展 (一)文学评论的文明建构 (二)文学评论的功能价值 (三)汉语新文学评论文体的多样化 传 统 论 一 五四新文化与汉语新文学传统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汉语新文学的思想传统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汉语新文学传统的复杂性 二 汉语新文学传统建设中的科学因素 (一)科学: 外在于新文学传统建设的“理想类型” (二)科学概念在新文学传统运作中的漫漶与变异 (三)科学与新文学传统的理论关系 三 汉语新文学传统建构中的古典主义影迹 (一)工具理性的克服 (二)价值理性的引退 (三)意念理性的建构 存 在 论 一 鲁迅传统及其对汉语新文学的多面体贡献 (一)作为创作主体的鲁迅 (二)作为文学行为主体的鲁迅 (三)鲁迅传统中的批评本体意义 (四)鲁迅论战传统中的意气因素 二 从鲁迅到王蒙: 汉语新文学中的文学存在 (一)从鲁迅到王蒙: 文学存在的意义 (二)发现文学存在主体: 汉语新文学“创研率”命题及学术意义 (三)文学的全与美: 王蒙之于汉语新文学的意义 (四)汉语新文学批评本体的暗昧 (五)《闷与狂》等自传系列作品的汉语新文学意义 三 莫言的文学存在及其汉语文学意义 (一)社会拥有与文学存在 (二)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 (三)莫言文学: 历史的哈哈镜 (四)莫言文学之于汉语新文学的意义 四 汉语新文学概念与金庸研究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学评价中的意义张力 (二)汉语新文学视角对意义张力的规避 (三)汉语新文学之于金庸研究的可能性 文 体 论 一 汉语新文学学术概念的延展性及文体呈现 (一)新文学概念文体延展的优势与劣势 (二)汉语新文学概念的延展性与文体应用 二 汉语新文学文体炫张理论 (一)当代汉语小说的炫张体征及其理论思考 (二)汉语新文学中的小说操作 三 汉语新文学与汉语新诗的学术辩证 (一)汉语新文学中的汉语新诗 (二)汉语新诗主体地位的必然性 (三)“常”“变”逻辑关系中汉语新诗的价值审视 (四)汉语新诗的倡导及创作实践 (五)《当代诗坛》: 汉语新文学世界的诗梦 四 郭沫若的汉语诗性与诗兴传统 (一)汉语新文学论题中的郭沫若 (二)《女神》风格与汉语新诗传统的开辟 (三)郭沫若的诗性与诗兴传统 五 戏剧本质体认与汉语新剧的经典化运作 (一)汉语新剧经典化要素中的戏剧本质体认 (二)面对传统: 汉语新剧本质体认的偏颇与回归 (三)走出经典: 戏剧本质的反思与影响 外 延 论 一 汉语新诗发展格局中的香港新诗 (一)汉语新文学中新诗运作机制的完备 (二)现代主义汉语诗歌的复兴基地 (三)都市诗歌与南国情愫 (四)走向世界的汉语新诗 二 汉语新文学视阈中的澳门文学 (一)从“澳门文学”概念说起 (二)引进汉语新文学视野 (三)汉语新小说*初的澳门面影 三 汉语文学与民族语文学 (一)民族文学的论述层次 (二)民族语文学概念的优势 (三)汉语文学与民族语文学 (四)民族语文学的可能性 结语: 21世纪文学的平庸化走势与汉语新文学的可能 附录: 一、汉语新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宏观认知 二、汉语新文学视野中的台湾文学 三、翻译文学之于汉语新文学建构的意义
展开全部

汉语新文学通论 节选













汉语新文学通论 作者简介

朱寿桐,1958年生,江苏盐城人,文学博士,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历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等职,曾任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曾作为访问(客座)教授到美国哈佛大学,日本九州大学,韩国崇实大学,台湾佛光大学等校工作,并到海外30余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迄今已出版过《“汉语新文学”倡言》、《文学与人生十五讲》、《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中国新文学的现代化》、《新人文主义的中国影迹》等个人专著20余部著作,发表论文300多篇。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特别好的商品

    包装都有封塑,崭新的很。买家服务很好,结果也划算。慢慢看。看看能不能给我感悟~~

    2022/11/13 21:35:53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