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作者:卢庆芳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9-01
开本: 24cm 页数: 191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9.8(4.3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248587
  • 条形码:9787568248587 ; 978-7-5682-485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本书特色

卢庆芳著的《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共分为12章,对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前3章是理论部分,主要分析了城镇化的理论和原理,介绍了一些国家城市化的实践,以及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和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的意义。第四章到第十二章主要论述了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发展特点以及对城镇化发展水平测评与发展战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新型城镇化下四川民族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及扶贫开发等专题进行了研究。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着基础理论和四川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分析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评估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探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思路措施和制度设计。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目录

**章 城镇化的基本原理
**节 城镇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城镇化的内涵及特征
第三节 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国外城市化的实践进程
**节 古典时期的城市化
第二节 现代世界国外城市化实践历程
第三节 国内新型城市化实践研究

第三章 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及其背景因素
**节 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意义

第四章 四川民族地区概况
**节 四川民族分布及人口情况
第二节 四川主要少数民族历史及文化风俗
第三节 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第四节 民族社会经济在四川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第五章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节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现状
第二节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第六章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节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
第二节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第三节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具体思路
第四节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
**节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制度创新
第二节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律保障
第三节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第四节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建设

第八章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划和举措
**节 四川省“十三五”规划中的新型城镇化
第二节 四川民族地区发展的相关规划和实施措施

第九章 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关系实证分析
**节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综述
第二节 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关系的总体分析
第三节 四川民族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相关关系实证分析

第十章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中的产业发展
**节 四川民族地区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 四川民族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
第三节 四川民族地区旅游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以九寨沟县为例

第十一章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分析评价
**节 四川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富集
第二节 四川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关系
第三节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生态经济效应分析

第十二章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扶贫开发
**节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措施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四川民族地区扶贫开发
第三节 民族地区城镇化与扶贫开发关系分析
第四节 四川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区搬迁扶贫的模式和经验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节选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除了交通之外,水电、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制度也亟须健全和完善。民族地区条件相对恶劣,有些地方甚至有恶性的疾病无法治愈且一直都还有受病痛折磨的人,其原因就是水的来源不安全。搬迁、移民有时候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产生一些矛盾。“就地城镇化”是解决很多矛盾的一条途径,但水电、医疗卫生等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基础的设施还没有做到民族地区的完全覆盖,这将严重影响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进程。  2.教育边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发展总体滞后,主要表现为:农村教育资源短缺,师生比例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师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农村孩子入学意愿淡薄,很多农村家庭的孩子到了适龄时期却不进入学校学习,有的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有的则是自身意识没有达到,认为上学不如放牛羊;农村的孩子很难成才,相对于中东部的孩子,民族地区的孩子进入高等学府的路更加艰难,所以高中升学率不高;还有一大部分孩子选择进入职业高中学习,所以进入大学的孩子就更寥寥无几。在这些因素的困扰下,民族地区的可用人才较少,整体劳动力素质也相应地比较低。劳动力素质低使劳动力无法与非农产业的职业要求相适应,既不能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又使当地产业进程缓慢,影响其发展而导致引进产业困难,*终影响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  3.人文环境的制约  我国民族地区是多民族交融、多宗教交汇、多语言共存的特殊地区。比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有47个民族,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道教等,社会情况复杂。我国民族地区多远离内地省份,信息相对闭塞,这使农民大多被束缚在土地上、封闭在农村里,保守和落后的思想意识仍然在封闭的农村社会延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民不能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这极大地限制了该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如很多民族地区会有部分民族生产生活方式以游牧为主,游牧生活本身的非固定性决定了游牧的人不能长期定居在城镇。特殊的人文情况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否则就可能影响该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四、影响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制度情况因素  1.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制度的约束  在我国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下,大多数有意愿转向非农产业部门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受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就业政策、医疗和农村土地流转等障碍性制度的影响,转移的成本高、难度大,这就降低了农民进城、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能力和热情。另外,城市在雇用农民工方面存在歧视现象,农民工的就业范围缩小,不能得到和城市人一样的用工待遇和就业机会。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制度,在民族地区也十分明显,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困难,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也出现困难。  2.民族地区体制、政策等配合度不够  民族地区整体上对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以及政策出台的探索不够,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角色分工还不够明确。如:企业改制后,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健全,本应根据市场调整的企业在出现问题时只能找政府寻求解决办法。另外,关于城镇的规划方面,许多地区相关部门前瞻性不够,计划不够长远。如:很多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城镇化的变化需求严重不符;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相关土地规划不合理,本是稀缺的土地资源却出现了严重浪费。城镇在自我积累功能和自我发展方面,相关机制并没有形成,市场经营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民族地区城镇化滞后的局面长期得不到彻底改善。第二节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意义  实现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发展进步、共同繁荣是当前我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工作主题。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途径,没有城镇化的过程,就没有现代化的实现。所以,民族地区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缩小民族地区贫富差距,总体提升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实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实现民族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

  卢庆芳,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省规划课题。参与了《重塑四川经济地理》《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蓝皮书(2015-2017)》等著作的撰写:参与编写了《红原县“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纲要》《甘孜州新龙县以工代赈建设“十二五”规划》《甘孜州理塘县“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纲要》等多项地方规划。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