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时代:全球院士点赞中国-[视频书]

新时代:全球院士点赞中国-[视频书]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1-01
开本: 32开 页数: 127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2.5(3.2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时代:全球院士点赞中国-[视频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85507
  • 条形码:9787010185507 ; 978-7-01-018550-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时代:全球院士点赞中国-[视频书] 本书特色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进入新时代,世界已经感觉到。关注中国的人中,不只有全球政界商界精英,也包括不少全球知名院士。本书所讲述的就是一群院士和中国的故事,国际智慧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故事,共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故事。 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以色列、澳大利亚、葡萄牙等国的28位知名院士,他们所感受和讲解的中国新时代,给人启发:一方面,他们立足于国际化,对发生在中国的历史性变革做出了中肯的分析和判断;另一方面,他们从个人经历出发,分享了他们与中国的故事,这些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讲述,使本书在说理之外更多了些情感的温度。

新时代:全球院士点赞中国-[视频书] 内容简介

本书来源于多语种微视频项目《奇迹:全球院士点赞中国》,于十九大召开前、召开期间,先后推出7个微视频,覆盖中、英、俄、韩、西、阿、日、法共计8个语种版本,在脸书、优兔等海外各大新媒体平台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此同时,在国内学习小组、百万庄通讯社、侠客岛等新媒体产品上广泛传播,全国数百家主流网站转载,点击量数千万人次。11月6日起,《人民日报海外版》开设“新时代:全球院士点赞中国”专栏,连载本书内容。

新时代:全球院士点赞中国-[视频书] 目录

前言 为中国奇迹而感动的人 中国进入新时代,世界已经感觉到。关注中国的人中,不止有全球政界商界精英,也包括不少全球知名院士。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以色列、澳大利亚、葡萄牙等国28名知名院士所感受和讲解的中国新时代,给人启发。 现在是海外人才要回来的时候了 ——国际著名植物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Jian-Kang Zhu) “以前我们都是要走出去学习,有很多人出去了,不少人还很有成就,但现在是要回来的时候了。” 激光制造业中国已与国际看齐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李琳(Lin Li)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从不知、落后到跟踪人的技术,现在很多行业在创新,创造自己新的品牌,创造自己新的技术,今后的二三十年应该是中国崛起重要的二三十年。” 与中国合作对西方国家有利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郭英杰(Yingjie Jay Guo) “中国正在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道,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实现科技进步。” 德国年轻人应该来中国留学 ——德国私立大学联合会董事会主席克劳斯·赫金(Klaus Hekking) “我很欣赏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和德国不同的是,中国人敢想,敢决定,也敢做,而且行动快,我们需要向中国学习。” 中国政府对科研的支持将吸引全球科学家 ——加拿大皇家医学院院士唐守清(Shou-Ching Tang) “很多中国科学家都愿意回到中国,建立科研基地,这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的改善。” 中国的经济模式更加先进 ——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卢斯埃达大学教授曼纽尔•波尔多(Manuel Porto) “我的大半个家庭都在中国,这也是我对中国非常感兴趣的原因。” 让创新深入到中国整个科研体系中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朱晓香(Xiaoxiang Zhu) “中国的科研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相当于是顶天了,现在重要的就是立地。” 期待下一代通讯技术在中国成功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吴柯(Ke Wu) “中国目前的发展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出门不需要带钱了。中国人可以用手机,用各种各样的数字技术来进行支付和交易,这是中国真正的首创。” 中国的发展就像一个奇迹 ——里斯本科学院副院长卡洛斯·萨莱马(Carlos Salema) “我无法想象中国的未来会有多强大,因为有太多令人震撼的东西了。” 我想为中国食品工程树立一面旗帜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院士孙大文(Da-Wen Sun) “我刚出国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国人,实际上经常不敢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因为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没有面子。祖国的强大对海外华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强的支撑。” 见证两岸历史的生物学院士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王家璜(Lawrence Wang) “我**次回大陆是在1986年,已是37年后了。那次回乡,我满怀激动。身为一名教授,但坐在飞机上跨过长江、黄河时,我潸然泪下。” 让中医学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基石 ——美国耶鲁大学药理系讲座教授郑永齐(Yung-Chi Cheng)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就来过中国。如今,30多年过去,中国变化惊人。这其中,良好的政策环境是重要保障。” IT行业除了美国,就属中国*先进 ——澳门大学副校长、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倪明选(Lionel M Ni) “过去的15年间,中国的IT领域从科研到产业化都经历了飞速发展,我认为除了美国之外就属中国*先进。” 在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中国未来将引领世界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内科肿瘤学教授查尔斯·昆比斯(R. Charles Coombes) “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国将在癌症治疗和预防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一带一路”倡议将使国际交流更加便利 ——德国科学院院士斯特凡·莫伊尔(Stefan Meuer) “中国之所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决策者坚定不移并满怀信心地实施了对外开放。” 中国正成为世界科研新高地 ——以色列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助理教授耶尔·雅尼夫(Yael Yaniv) “虽然之前对中国人、中国文化都有了解,但是我亲身来到中国之后,才真正知道什么是震撼。” 中国速度堪称奇迹 ——海德堡诺贝尔奖获得者论坛基金会科学主席安德烈亚斯·路透(Andreas Reuter) “中国的发展令人印象非常深刻。*让人敬佩的是中国人办事的速度和毅力。” 开放和交流是我们能做的*好的事 ——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基金会执行董事尼古劳斯·图尔纳(Nikolaus Turner) “这些**的优秀人才就是这些变化的*好证明,是中国向世界开放、将人才送往国外学习的*好证明。” 中国具有雄心壮志和全球视野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马蒂亚斯·维尔纳·亨策(Matthias W. Hentze) “现在中国所做的不是模仿,而是真正的创新。中国在发展中敢于冒风险,敢于采取措施进行大胆的投资,从而努力开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那些否认这一点的人并没有看到现实。” 每次来都能发现新东西 ——古巴科学院院士热拉尔多•纪廉•涅托(Gerardo Guillén) “古巴和中国的医药科技合作也在不断变化中,我们一直想和中国建立更深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创造更多就业。” 中以在创新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前校长伊兰·切特(Ilan Chet) “‘一带一路’倡议让我们看到习近平主席非常愿意向世界敞开中国的大门,非常乐意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发展,这一点也反映在了中国和以色列的关系上。” 中国人正在奋力前进 ——比利时佛兰德皇家文理研究院院士安德烈·奥斯特林克(André Oosterlinck)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开始和美国保持紧密联系。如今,我们和中国保持紧密联系,因为中国将成为全球领袖。” 希望“一带一路”倡议能涵盖乌克兰 ——乌克兰敖德萨国立理工大学副校长肖比克•维切斯拉夫(Viacheslav S. Shobik) “我希望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涵盖到乌克兰。我们很认同这个发展观点。” 中国的现代化程度“百闻不如一见” ——乌克兰帕拉丁生物化学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玛丽娜·斯考克(Maryna Skok) “我对中国历史仅有的了解是来自我在飞机上读的李白的诗,但是与我在这里的所见所闻大不一样。这里给我留下印象*深的是中国高水平的科技发展。” 中国在很多领域的创新已经超过了其他国家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马尔万·贾布里(Marwan Jabri) “从2002年**次来华至今,贾布里教授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中国的科技发展,亲身感受到科技创新为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推动及其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中国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国家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阿索克·K. 南迪 (Asoke K.Nandi) “*顶级的人才可能在中国,也可能不在中国。所以,总体思想是,应该发展、培养中国的青年,同时引进*优秀的人才。” 中国将在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上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法兰西科学院、欧洲科学院院士埃尔韦·莱·特鲁(Hervé Le Treut) “两年前,中国是《巴黎协定》成功签署的有力推动者之一,未来中国仍将在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上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是大势所趋。” 与中国科学家合作是我长久以来的愿望 ——巴西国家科学院院士伊丽莎白·丰特斯(Elizabeth Pacheco Batista Fontes) “2007年我**次来到中国,当时我感觉自己身处巴西,机场一片混乱。如今,我对中国的印象大为改观,不仅是因为机场,也因为我目睹的一切。” 后记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新时代:全球院士点赞中国》从一个立意变成一组产品,从一组产品变成一次成功的国内外传播。现在,它又从一次新闻意义上的传播回归至一本小书,以更持久的方式讲述更丰富的故事。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