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月光淋湿回家的路

月光淋湿回家的路

作者:阿慧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7.0(7.5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月光淋湿回家的路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6395694
  • 条形码:9787506395694 ; 978-7-5063-9569-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月光淋湿回家的路 本书特色

  《中国多民族文学丛书(第四辑):月光淋湿回家的路》的作者以朴实细腻,清丽灵动,风趣幽默,客观冷静的笔触娓娓道来,描述出世俗人生的纯美深情,温暖忧伤,读后令人动容。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执着寓于简单质朴的自然当中,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中国多民族文学丛书(第四辑):月光淋湿回家的路》包含了《十一个孩子,一个不能少》、《雪中春信香几许大雁西飞》、《孩子,今生我把爱给你》等文章。

月光淋湿回家的路 内容简介

  《中国多民族文学丛书(第四辑):月光淋湿回家的路》是实力派女作家阿慧,继《羊来羊去》之后的又一部散文力作。文集收录了她近年来发表在《民族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上的散文佳作26篇。其中包括《炸豆》《遥看四角天空》等童年生活散文;《月光淋湿回家的路》《前头有很多好东西》等人间亲情散文;《黄花娘》《大青脸》等人物故事散文;《赤脚踏上金山岭》《水花开济南》等山水记游散文;《棉花朵朵白》《大地的云朵》等现实生存散文。

月光淋湿回家的路 目录

炸豆
月光淋湿回家的路
大青脸
海澈儿的红李子
黄花娘
棉花朵朵开
遥看四角天空
赤脚踏上金山岭
一树花的晚霞
大地的云朵
十一个孩子,一个不能少
白雾清净
水花开济南
白的花
一路水声
前头有很多好东西
雪的味道
我跌入你清纯的眼窝
雪中春信香几许 大雁西飞
临夏绿风
泥屋西边有口井
绿梅婶的爱情
孩子,今生我把爱给你
扛上日子走
一棵草的自然生长
展开全部

月光淋湿回家的路 节选

《月光淋湿回家的路/中国多民族文学丛书(第四辑)》:  炸豆  朝地头一蹲,农人成了富翁。沧桑的脸、粗糙的手、破烂的衣衫,都成了金色,天上是金黄的太阳,地上是金黄的豆田。数千亩黄豆在平原成熟,没有遮拦的那种黄,每一片豆叶都似纯金的,农人的眼睛金光四射。  露水一夜间打落金片似的豆叶,豆叶就在豆棵下打了卷,褪了色,如脱落的脐带。那叶面的金色被太阳光收了,凝固在豆荚里,黄豆就黄得耀眼了。  太阳还没出,生产队队部前老柳树上的那挂破钟,响起了让人耳朵发麻的当当声,全队的男劳力揉着眼走出家门,手中昨晚磨好的镰刀,还留着红锈的水印。队长蹚过没腿肚的豆棵,一步步饱满地走,豆棵一路哗啦啦地响,豆在荚里急不可待地冲撞。队长闻到田地待产的腥香,摘一个毛茸茸的豆荚在手里,轻轻一捏,啪一声炸开了,三粒黄豆亮在手掌心。他朝地头的农人喊:“炸豆了!开镰吧!”  农人们在豆地南头站好自己的垄,就像运动员站好自己的跑道,人和镰刀都酝着黏稠的梦。掉光了叶子的豆棵,豆荚如紧密的鞭炮,从头坠到根,蓄意沉甸甸地爆裂。镰刀反射太阳的光芒,豆棵在农人的脚边倒下。黄绿的蚱蜢弹跳着飞起来,随后飞起的还有蛐蛐和粉蝶,它们忧郁的翅膀扇动水纹似的白光。只是依恋般起落,并没有飞远。割倒的豆棵下有它们亲人的尸体,已经称不上尸体,只剩零星的几片斑斓的翅膀,散落在湿答答的泥土中,藏着已逝的露水和月光,还有豆叶年轻时的油绿、狗尾巴花柔软的清香。蛐蛐奋力跳上农人的脚,几声衰弱的呜叫,没能阻挠镰刀的寒光。农人身后只剩零丁瘦弱的草,草依靠豆棵的时间太长了,只是一味地依靠、一味地眷恋,就没了草的筋骨,成熟的豆棵倒了,草在风中稳不住根脚。  有活物惊慌地跳开,吱的一声,在不远处,又吱的一声,还在豆棵顶梢,裸露灰白少毛的脊背。挑逗得年轻的农人乱了心思。他喊一声:“搬仓子!”就拎上镰刀蹿出去追,矫健的长腿,蹚得豆荚咧开了嘴。老农不追,他告诉年轻人,附近就有搬仓子的窝。逃跑的是老田鼠,蹦跳着诱人离开,是为了保护小鼠。年轻人果然在草窝里、豆叶下找见几处洞口。丢下镰刀,拿起铁锨,年轻人掘开田鼠热闹的家。好大的一窝,十几只肉肉的幼鼠惊慌地爬。小拇指大小,眼睛还未曾睁开,全身红牙牙的没有一根毛,挤压成一团,吱吱乱叫。身下铺着干草、豆叶,还有几缕灰白的鼠毛。年轻人硌硬得直皱眉,扬起铁锨要拍,老农抓住半空中的锨把,说:“是一窝命啊!”盖上草叶,用土松松地活埋。  那边又喊:“刨到了!”湿湿的土层,黄灿灿的豆粒密密实实,那么集中,是小小的金库。黄豆有半粒的,似乎田鼠在豆棵上嗑黄豆时遇到了人,惊慌地啃掉了一个豆瓣,不舍弃,含着运回家。还有些坚厚的豆荚,豆荚上有血,暗红的,鼠就忍着剐伤的嘴的疼痛,拖豆回窝。又见几丝鼠毛,隐在豆粒中,鼠在储粮的战事中,为了一家老小,脱掉一层皮毛。  年轻人兴奋地朝外挖豆,湿黏黏的收获,农人伸展衣襟兜住,太多了,就拿筐装,鼠的粮仓还没见底。年轻人感慨:“好家伙,搬这么多豆子,怪不得叫它搬仓子。”“给队长说说,拿这黄豆换豆腐,各家分几片,来个小葱拌豆腐,也当一次皇上。”“不分豆腐,加工分也中,过年时拿分兑钱买豆腐。”风把话送进队长耳朵里,他蹲在地头树荫里吼:“一群豆腐!”老农举着镰刀看天,对挖豆的人说:“别挖了,留点吧!这地也是它们的。”  农人轻轻地掩上土,掩盖鼠的仓库。又分头割豆,割得不再专注,不断用眼睛在远处寻找,一时怕见那两只少毛的大鼠,不知它们找不到粮库,寻不见儿女该是怎样的心境。豆炸了,田鼠一家的日子也炸了。  割好的豆棵,在场地炸出一片好心情,焦热的阳光撬开豆荚松动的口,豆就从口里蹦出来,跳出一个个金晃晃的弧,那是豆的高潮。  割掉豆棵的田地,灰秃秃平坦,像女人产后的肚皮,松弛而疲沓,清冷而凌乱。  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有了色彩和灵动。姐妹俩一进豆地就低头寻找,找到一粒黄豆就放进搪瓷茶缸,叮当响了一声,叮当又响一声,小姐俩在豆的音乐里喜悦。她们在收割完毕的豆地上游走,小心避开尖利的豆茬,踩着沙沙作响的豆叶,捡拾炸开遗落的豆粒。用正握铅笔的稚嫩纤细的手指,一遍遍翻拨破布似的豆叶、枯草。黄豆吸饱了潮湿的地气和晨露,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小姐妹爱惜地把它们捡起,粒粒裹带女娃的牵挂。奶奶患了严重的眼疾,眼睛红肿成一条细缝,火烧火燎的疼痛,使老人无法吃睡。夜夜枕边有炸豆的声响,奶奶似闻到黄豆的醇香。奶奶说:“有碗豆芽汤喝,该多好啊!”可是,割下的豆棵仍堆积在南场,豆还没有脱粒归仓。小姐俩就端起茶缸来到豆地,眼见,各自茶缸里的豆粒,像太阳一样越升越高。  小妹尖厉地一声尖叫,瓷茶缸咚地掉在地上,豆粒惊恐地蹦跳,纷纷逃入草叶,小麻雀扑棱棱飞到半空,半天不肯下来。小妹娇嫩的食指触到一团怵人的冰冷,它盘成腐败豆叶的颜色,小妹懵懂扒醒它幽暗的梦。那蛇迅速伸展阴冷的身子,滑过半躺的茶缸和零散的黄豆,曲曲弯弯去追红衣小妹。小妹红色娇小的身影,惊梦般逃向地头,那里有棵高大的野生苦楝树。小姐姐扭头发现小妹的危险,她大叫着追蛇。蛇昂起尖脑袋,麻花着软身子,追逐妹妹的小脚,小妹惊叫得不成样子,田野的空气忍不住战栗。小姐姐举起茶缸砸向蛇头,蛇疼得一抽,辨不清方向,冲向路边的水沟。  苦楝树叶子已经落尽,挂着一嘟噜一嘟噜黄白的楝枣子,黑尾巴喜鹊尖起长嘴,啄上几粒,立马吐出,苦得它直摇脑壳。  小姐妹背靠苦楝树,小脸儿如苦楝果白白黄黄,小脚板却是血拉拉的,麻麻扎扎的伤口,向外流着鲜红的血。镰刀割去粗硬的豆棵,留下钉子似的斜斜的尖儿,穿透小姐妹单薄的布鞋底,扎破她们白嫩的脚板。小姐姐把树下的尘土拢起一个小丘,姐妹俩的伤脚埋进面粉似的细土。土里,有太阳的温度,暖洋洋抚慰着伤痛,小妹的泪水渐渐干成两道白印。  小姐姐蹒跚地去找搪瓷茶缸,沿着蛇追赶的布满豆茬的路,她把散落的黄豆重新拾进茶缸。姐妹俩回家的脚步歪歪扭扭。  拾来的豆粒被小姐俩放进瓦盆,倒上清水,蒙上毛巾,像大人一样等待豆的长大,她们坐在眼疾奶奶的床边,更像两个大人了,她们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长大。  瓦盆里的豆猛然间长高,它们把毛巾顶得鼓起。揭开来,一根根黄嫩嫩的豆芽,顶着黄澄澄的大脑袋,个个咧嘴憨笑。那天,奶奶喝了三碗乳白、滚烫的豆芽汤,舒坦坦地睡了一觉,烂桃子似的双眼消肿了,模糊的血丝消退了。眼清目明的奶奶,掀开盖着白毛巾的瓦盆,豆芽又长胖长高了。只是有些奇怪,有的豆芽头上顶着透明的白帽子,有的却是油亮亮的小绿帽。  小妹在黄豆芽盆里,悄悄撒了一把绿豆,那豆芽就黄黄绿绿的了。  2014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中学生作文阅读网》《九年级语文阅读网》  《中学语文在线》等十多家网站转载  ……

月光淋湿回家的路 作者简介

  阿慧,原名李智慧,经名阿伊莎,回族,原籍河南省沈丘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17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周口市第八届拔尖人才。《大河文学》执行副主编。散文作品发表于《民族文学》《美文》《时代文学》《散文选刊》《散文百家》《莽原》《回族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