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李伟昉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12-01
开本: 32开 页数: 401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9.0(7.2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448464
  • 条形码:9787500448464 ; 978-7-5004-4846-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主要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附以阐释学、接受美学、叙事学等理论,本着跨异质文化平等对话与沟通互补的立场和原则,在国内首次将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纳入比较文学视野,互为参照,相互印证,既论析它们各自的文学特色与存在价值,又探讨它们作为鬼怪小说创作所共有的审美本质与基本规律,透过浅层次的异同比较实现深层次的跨文化探源,进而试图从一个角度寻求一条建构平等多彩、互通有无的理想的世界文学的路径。在研究中,始终以小说构成的几个要素(如情节、主题、人物、叙事)来结构、贯串本文,以问题意识带动比较研究。力戒盲目乱比,强调可比性,突出异质性,彰显对话性。
  《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在中西小说比较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开拓性价值。

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前言

  记得三年前,伟唠报考研究生时对我说,他过去主要从事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因此到我这里学习有两个目的,一是系统研读比较文学理论,二是希望尽可能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弥补在中国古典文论和儒家元典知识方面的欠缺,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展开中西文学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所以他在读博期间,研读《十三经》,背诵《文心雕龙》及系统学习外文西方文论经典,皆十分勤奋、刻苦、用功;他勤于思考,视野开阔,不仅能如期完成我交给他的多项科研课题,而且发表论文多篇。可以说,他现在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就是他学习比较文学理论、调整完善知识结构后初步取得的可喜收获。我也由衷地祝贺他的学位论文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并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对他论文的充分肯定。
  我认为,伟昉的这篇博士学位论文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选取了一个被学界普遍忽视、研究薄弱却颇有难度、意义重大的选题。产生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哥特小说,因其黑色性质与位居边缘等原因,国内外国文学界一直对它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缺乏深入系统的探讨,相比于其他外国文学作品的研究,明显处于滞后状态。而国内对六朝志怪小说的研兖虽已有长足的进展,但又受其“丛残小语”的束缚难有较大的突破,特别是缺乏将它作为有叙述意味的小说文本加以细密考察的学术成果。作者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敏锐地发现了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对象中所蕴涵的同质性及其研究的可能性,进而尝试着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附以阐释学、接受美学、叙事学等理论,本着跨异质文化平等对话与沟通互补的立场和原则,从鬼怪小说的层面,将它们纳入比较文学研究的视野,互为参照,相互印证,以彰显它们共同的审美特性及其各自的文学特色与存在价值,由浅层次的异同比较进入到深层次的跨文化探源。该选题在中西小说比较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填补空白的开拓性价值,是一篇跨文化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优秀学位论文。
  二、论析扎实,自成系统。论文从情节、主题、人物、叙事等小说构成的几个重要因素人手,依次展开对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的比较研究,理路清晰,系统完整。作者力戒盲目乱比的弊端,首先令人信服地从社会历史背景、宗教因素、文学文本等方面确立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可比性,使论析建立在扎实的可比性基础上。其次,突出对两者异质性的探析,深入阐释了各自不同的文化文学传统带给它们的鲜明个性特征。*后,进一步彰显了它们对话的价值,从而使整个沦题的比较更具有了现实的与文学的意义。

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背景论
**节 英国哥特小说生成背景综述
第二节 中国六朝志小说成因综述

第二章 情节论(上):怪诞
**节 怪诞的表现形态
第二节 怪诞的审美价值

第三章 情节论(下):恐怖
**节 恐怖的表现形态
第二节 恐怖差异的文化探源

第四章 主题论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因果报应主题比较
第三节 爱情主题比较
第四节 复仇主题比较

第五章 人物论
**节 人物类型划分
第二节 人物类型特征分析
第三节 人物形象描写艺术探解

第六章 叙事形态论(上):叙事视角的选择与运用
**节 全知叙事视角
第二节 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视角
第三节 **人称叙事视角
第四节 见证人叙事视角
第五节 多重叙事视角

第七章 叙事形态论(下):叙事时间的表现形态
**节 叙事时间中的顺序
第二节 叙事时间中的时距
第三节 重复叙事:思想的构筑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英文目录
展开全部

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节选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前已谈到,怪诞是英国哥特小说与六朝志怪小说情节的一大特征。但是,作为鬼怪小说的哥特小说与志怪小说,在情节上不仅表现为怪诞特征,还表现为氛围营造的恐怖上。可以说,恐怖,是哥特小说与志怪小说共有的一种性质,阅读此类作品,我们分明能感受到这种性质。不过,它们在恐怖的总体效果及强弱程度上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相比较而言,前者恐怖氛围浓重强烈,后者则较显微弱。
  英国哥特小说给人*强烈的印象和感受之一就是恐怖。这种恐怖,根源于事件的过程和结局,并且,这种恐怖不是局部的,而是弥漫于作品的各个方面,是作品的主色调。事件本身的恐怖、事件发生的场景氛围的恐怖等,都决定了哥特小说又是恐怖小说。克里斯蒂瓦在分析塞利纳的作品时,曾这样说过:“塞利纳的叙事是痛苦的叙事,恐怖的叙事,这不仅是因为其中的‘主题’是这样,而且因为整个叙述立场似乎被一种需要控制着,一种穿越卑贱的需要,而卑贱的痛苦是隐秘的那一边,卑贱的恐惧是公众的面孔。”哥特小说就是典型的被恐怖、痛苦所紧紧控制着的叙事。这种作为一大美学范畴来追求的恐怖,带给人的不仅是感官的恐怖,也是思想的恐怖,且“思考得愈多,愈觉得那危机重大而深远。这里是一种延续不断的惊恐,它的美学价值不在于自我释放的快感,而在于它那绵延不断的思考”。我们这里探讨的四部英国哥特小说都具有这种特质,它们所展现出来的世界,是一个个让人毛骨悚然的血淋淋的恐怖世界,充满了暴力、凶杀、乱伦、强奸、贪欲等各种邪恶。
  作为“杰出的‘恐怖故事’的开拓者”,瓦尔普在其《奥特朗托城堡》这部著名的哥特小说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恐怖故事:小说主人公曼弗雷德,为了牢牢控制住其祖先用谋杀手段篡夺的城堡和爵位,先是安排儿子与维森萨侯爵的女儿伊莎贝拉结婚,以延续后嗣,保持继承权。不料,儿子在婚礼举行前被巨大头盔意外砸死,计划落空。但曼弗雷德为了守住财产和权位,竟不顾道德伦理礼义廉耻,要遗弃妻子,强迫儿子的未婚妻嫁给他。伊莎贝拉不从逃跑,曼弗雷德凶狠追杀,结果误杀女儿,人、财、权尽失。
  ……

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李伟昉,男,1963年1月出生,河南省开封市人。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2001年考入四川大学,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比较文学概观》(主编之一)、《比较文学论》(参撰)等;主持完成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各一项;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