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常态下财经热点探析

新常态下财经热点探析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213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32.4(7.2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常态下财经热点探析 版权信息

新常态下财经热点探析 本书特色

本书稿分宏观视野、财税改革、增长动力、产业转型等四篇论述了新常态下财经热点,研究了投资新路径,消费新特点,外贸、产业转型的新方向等。书稿的研究成果为新常态下做好财经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新常态下财经热点探析 内容简介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经济趋势从未如今天这般扑朔迷离。针对这一情况,重庆市财政学会的相关威望的学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思考、调研,为读者在这一个时期顺势而为,获取经济红利,用智慧跑赢经济下行压力,给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分析、建议。

新常态下财经热点探析 目录

序言/ 1 **篇宏观视野 **章经济新常态/ 3 一、经济新常态:中国正在面临时间与空间的新变化/ 3 (一)经济高增长阶段结束,正向中高速转变/ 4 (二)经济增长动力需要由投资拉动向内需转变,发展由量增向质升转变/ 5 (三)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际贸易进入低迷期/ 6 二、理论溯源:超越发达国家流行的后危机治理理论和政策框架/ 7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发达国家具有很大差别/ 7 (二)打破凯恩斯主义教条/ 8 (三)超越新古典主义教条/ 9 三、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特征/ 9 (一)消费需求变化/ 10 (二)投资需求变化/ 10 (三)出口和国际收支变化/ 10 (四)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变化/ 11 (五)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变化/ 11 (六)市场竞争特点变化/ 11 (七)资源环境硬约束/ 11 (八)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方式变化/ 11 (九)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变化/ 12 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四个没有变/ 12 (一)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12 (二)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 13 (三)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 14 (四)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15 五、重庆经济新常态的三个判断/ 16 (一)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是趋势性、结构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 16 (二)财政收入也将出现增速由高速转为中速甚至低速的趋势性变化/ 17 (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在财政收入结构上也将有直观的反映/ 17 第二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 一、当前为什么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0 (一)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 认识的过程/ 21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 21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必经关口/ 21 二、理论溯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 22 (一)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理论误读/ 2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23 三、怎么做与做什么:五大政策支柱和五大重点任务/ 25 (一)怎么做?——供给侧改革的五大政策支柱/ 25 (二)做什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 26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地方在行动/ 27 (一)煤炭钢铁去产能:地方压减力度超预期/ 28 (二)房地产去库存:多地明确量化指标/ 28 (三)补短板:瞄准基建投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29 五、重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0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 30 (二)精准施策,分类处置“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 31 (三)多措并举,有效淘汰和化解落后、过剩产能/ 31 (四)完善机制,促进企业规范化退出/ 32 (五)加强监管,遏制产能盲目扩张/ 33 (六)调整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3 第二篇财税改革 第三章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37 一、理论借鉴及财政制度沿革/ 37 (一)相关财政理论/ 37 (二)我国财政制度实践沿革/ 39 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意义/ 41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现代财政制度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41 (二)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来看,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从来没有现在 这么重要和迫切/ 41 (三)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基础和重要支撑/ 41 三、财税改革线路图:以预算管理改革为切入口,构建现代财政制度/ 42 (一)公共性是现代财政制度的本质和核心/ 43 (二)推动“三大改革”,建立现代财政支柱/ 44 四、建立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 44 五、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44 六、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 46 (一)完善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47 (二)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48 (三)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 49 七、重庆改革实践/ 52 (一)“营改增”后的市与区县收入划分/ 52 (二)市对区县财政转移支付/ 53 (三)试编三年滚动财政规划/ 55 (四)优化部门预算编制/ 55 (五)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56 第四章税制改革/ 57 一、税制改革背景:经济新常态下的税收新常态/ 57 (一)增速换挡:税收收入从高速增长向稳定增长转变/ 58 (二)结构调整:税源结构的优化和税制结构的调整/ 59 (三)动力转换:税收增长点的转变/ 59 二、深化税制改革的目标取向/ 60 (一)优化税制结构/ 60 (二)完善调节功能/ 60 (三)稳定宏观税负/ 61 (四)推进依法治税/ 61 三、税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61 (一)税种布局:税制结构调整/ 61 (二)税率设定:简并税率/ 62 (三)稳定税负:新一轮税制改革的亮点/ 63 四、宏观税负:中国税负是低是高/ 63 (一)税负痛苦指数引发的争论:中国税负世界第二? / 64 (二)名义税负不等于实际税负,中国税负被夸大/ 64 (三)宏观税负之争:过高VS过低/ 65 (四)结论:中国宏观税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66 (五)中央将进一步研究实施减税降费措施/ 67 五、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67 (一)增值税的前世今生/ 68 (二)中国增值税改革进程/ 69 (三)2016年增值税改革主要内容/ 71 (四)本轮增值税改革的影响及应对/ 72 六、其他税制改革/ 74 第五章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76 一、追根溯源: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如何形成/ 76 (一)经济体制转型及经济发展的内生需求/ 77 (二)分税制改革不彻底成为体制性因素/ 77 (三)政府和企业边界不明晰成为助长性因素/ 78 (四)债务管理不规范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 78 二、债务风险:政府性债务风险如何评价/ 79 三、全球视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外国经验/ 80 (一)规模控制/ 80 (二)预算管理/ 81 (三)风险预警/ 81 (四)偿债保证/ 82 (五)行政司法监控/ 82 (六)透明度要求/ 82 (七)纠错与风险化解机制/ 83 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83 (一)清理整顿地方融资平台/ 83 (二)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84 (三)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 85 (四)发行置换债券置换存量债务/ 85 五、重庆政府性债务管理/ 86 第三篇增长动力 第六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93 一、中国:直面“中等收入陷阱” / 93 (一)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93 (二)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 94 二、绕不开的“中等收入陷阱” / 95 (一)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 95 (二)“中等收入陷阱”真实存在/ 96 (三)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中等收入陷阱”的重灾区/ 97 (四)东亚国家和地区: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典范/ 98 三、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悲观VS乐观/ 99 (一)悲观论调:中国经济即将碰壁/ 99 (二)乐观论调:中国有能力跨越/ 100 四、“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经济如何跨越? / 101 (一)在四个层次上全方位、系统地完成发展方式转变/ 101 (二)加大各项资源投入,大力推动发展创新型经济/ 103 (三)兼顾公平:在推动经济的基础上完善收入分配/ 104 (四)精准扶贫,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坚实基础/ 105 第七章投资与经济增长:效率决定成败/ 107 一、投资新挑战:效益递减、社会投资不足/ 107 二、房地产与制造业的困惑:低效率与市场饱和/ 108 (一)房地产业/ 109 (二)制造业/ 110 三、改善经济增长引擎:调结构VS增效率/ 110 (一)调结构:降低投资,增加消费/ 110 (二)增效率:稳投资,提效率/ 111 四、新常态下的投资出路:效率决定成败/ 111 (一)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的**要素/ 112 (二)继续促进社会投资/ 112 (三)改进政府投资效率/ 112 五、PPP与重庆实践/ 113 第八章扩大消费:构建新常态下平衡的经济增长结构/ 115 一、中国现状:不可持续的增长结构/ 115 (一)赶超战略下的高投资、低消费经济增长结构/ 115 (二)模式探析:多元视角下的经济增长结构失衡/ 117 二、国际比较:扩大消费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18 (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具有多样性/ 118 (二)大国倾向于增加消费/ 118 三、中国应对:扩大消费是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18 四、前景展望:如何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 120 (一)居民收入开源,以稳固消费支撑点/ 120 (二)需求导向引流,以培育消费增长点/ 121 五、重庆应对:稳步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22 第九章外贸发展新常态:挑战与机遇并存/ 125 一、外贸进出口“减速”带来深刻影响/ 125 (一)我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减速/ 125 (二)外贸减速造成三大影响/ 126 二、三大因素促使外贸进出口寻求新的动态平衡/ 127 (一)增长速度下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127 (二)全球经济危机无限期延续将限制外贸出口增长/ 128 (三)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要求外贸加快转型和调整结构/ 128 三、新判断:我国外贸仍具可持续发展基础和有利条件/ 129 四、新方向:不断深化新常态下外贸转型和发展创新/ 130 (一)要更加重视进口作用,倒逼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130 (二)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推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 130 (三)要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131 (四)要适时利用好合适机会,加强外经贸系统管理/ 131 五、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131 (一)实行内陆开放,是重庆发展的必然要求/ 131 (二)“渝新欧”——重庆内陆开放与外贸发展的桥梁/ 132 (三)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重庆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 134 第四篇产业转型 第十章产业转型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41 一、回眸:创业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141 (一)“美国式创业”:成就大国持久兴盛/ 141 (二)“中国式创业”:激荡三十年/ 142 (三)新一轮创业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43 二、双创:提振经济的“新引擎” / 143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何不同? / 143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面临的喜与忧/ 144 三、展望:“双创”永远在路上/ 146 (一)政府层面:做好“减法”与“加法” / 146 (二)高校层面:抓好“创业教育”和“成果转化” / 147 (三)企业层面:实现“0到1”和“1到N” / 148 四、重庆:一块西部的“双创”热土/ 149 (一)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150 (二)政府购买科研成果激励创新/ 151 (三)系统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 152 (四)市场导向推动“双创”发展/ 152 第十一章传统产业的转型之路/ 155 一、迎接挑战:中国制造2025再出发/ 155 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工业” / 157 三、博采众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58 四、找准定位:公共财政大有可为/ 164 第十二章新兴产业的崛起之势/ 167 一、大数据产业:一座正待挖掘的“金矿” / 167 (一)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 167 (二)无处不在的数据——一切皆可“量化” / 170 (三)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数据创新/ 171 (四)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产业/ 174 (五)重庆大数据行动计划/ 176 二、“互联网 ”——带来产业发展大变革/ 179 (一)什么是“互联网 ”? / 179 (二)为什么推“互联网 ”? / 181 (三)“互联网 ”加什么? / 183 (四)“互联网 ”的重庆故事/ 185 第十三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助力产业转型/ 188 一、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188 二、科技创新发展的国外国内经验/ 189 (一)国外经验/ 189 (二)国内实践/ 192 三、重庆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194 (一)稳扎稳打,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195 (二)厚积薄发,科技创新成效不断显现/ 196 (三)任重道远,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的需要仍有差距/ 197 四、继往开来,财政政策保驾护航,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98 (一)优化完善,财政政策转变力促创新/ 199 (二)三个转变,实现科技创新的精准发力/ 200 (三)统筹安排,多管齐下推动新政策落地/ 201 第十四章转变扶持产业发展方式的有益尝试:重庆产业引导 股权投资基金/ 204 一、政府引导基金由来已久/ 204 (一)国外政府引导基金发展概况/ 204 (二)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历程/ 205 (三)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经验/ 206 二、新常态下发展政府引导基金具有重要意义/ 207 (一)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7 (二)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08 (三)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 208 三、重庆产业引导基金的有益探索/ 209 (一)“募”:整合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 209 (二)“投”:优化基金投向,发挥引导作用/ 209 (三)“管”:加强风险管控,提高使用绩效/ 210 (四)“退”:明确存续期限,实现合理退出/ 210
展开全部

新常态下财经热点探析 作者简介

重庆市财政学会主编,重庆市财政学会是由重庆市财政系统干部职工学者组成的一个社团组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