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论语》大讲堂

本书是现代读者领悟《论语》之魂的理想读本。

作者:孔子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373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17.8(3.7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论语》大讲堂 版权信息

《论语》大讲堂 本书特色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本书是现代读者领悟《论语》之魂的理想读本。科学简明的体例、充满哲思的文字、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要素结合,打造出一个多元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本书的艺术价值。

《论语》大讲堂 内容简介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中侨大讲堂:大讲堂》是现代读者领悟《论语》之魂的理想读本。科学简明的体例、充满哲思的文字、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合,打造出一个多元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中侨大讲堂:大讲堂》的艺术价值。

《论语》大讲堂 目录

学而篇**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日篇第二十
后记: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展开全部

《论语》大讲堂 节选

《中侨大讲堂:大讲堂》: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题解】  这充分反映了孔子讲做人、治国都要从根本上做起,这个根本是心地的宽厚、恭敬、真诚,如果没有这些,即使有地位,行礼仪.也不足观。  【译文】  孔子说:“居于统治地位的人,不能宽宏大量,行礼的时候不恭敬,遭遇丧事时没有悲哀,这种样子,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论语的智慧】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两句话含有很深的意义,尤其一个领导人更要注意这一点。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想要表达什么呢?一个上级不能以“察察为明”,太过精明了,眼睛里揉不进沙子,不会装糊涂,这就是“居上不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你是别人的上级,你不能容忍下属的任何过错与不足,那么做你下属的人就惨了。这也是为什么当初管仲没有把鲍叔牙推荐给齐桓公为相的缘故。历史上有很多明君,他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小事情上他们都无比糊涂,不会把下属逼得每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然遇到大事情的时候,或者触犯大原则的时候,他们也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手软。  为礼要敬,并不是只限于下级对上级行礼要恭敬,上面对下面的爱护.也包括在礼的范围之内。而且都要敬,就是都要做到诚恳、真挚,不真诚没有用。天天行个礼很方便,做惯了成机械式很容易,但没有诚意就没有用。同样地,做长官的对部下的爱护关怀,也要有诚敬之心,假的关怀没有用。  “临丧不哀”,就是当别人遇到悲痛的事情时,我们也要表现出真的哀痛,否则你就没有必要假惺惺地去关心别人。假如没有沉痛的心情,就是属于“临丧不哀”的一种情况。  以上几点总结起来,孔子是要做上级的人有度量,并且能真心关怀下属。容人之过,释人之嫌,不但是一种为人的度量,同时是一种生存的谋略。下面的典故就说明了这一点。  楚国在与其他国家的战争中,连续几次取得了胜利。群臣都向楚庄王祝贺,庄王设宴款待群臣。席间,庄王命*宠爱的妃子为参加宴会的人敬酒。  这时,天色渐渐暗下来,大厅里开始燃起蜡烛。猜拳行令,敬酒干杯,君臣喝得兴高采烈,好不热闹。忽然,一阵狂风刮过,客厅内所有的蜡烛一下全被吹灭,整个大厅一片漆黑。庄王的那位美妃,正在席间轮番敬酒,突然,黑暗中有一只手拉住了她的衣袖。对这突然发生的无礼行为,美妃喊又不敢喊,走又走不脱,情势紧迫之下,她急中生智,顺手一抓,扯断了那个人帽子上的缨。那人手一松,美妃趁机挣脱身子跑到楚庄王身边,向庄王诉说被人调戏的情形,并告诉庄王,那人的帽缨被扯断,只要点明蜡烛,检查帽缨就可以查出这个人是谁。  楚庄王听了宠妃的哭诉,却不以为然。他想,怎么能为了这点儿事就使部属受到惩罚呢?于是,庄王趁蜡烛还未点明,便在黑暗中高声说道:“今天的宴会,盛况空前,请各位开怀畅饮,不必拘礼,大家都把自己的帽缨扯断,谁的帽缨不断谁就没有好酒喝!”群臣哪知庄王的用意,为了讨得庄王欢心,纷纷把自己的帽缨扯断。等蜡烛重新点燃,所有赴宴人的帽缨都断了,根本就找不出那位调戏美妃的人。就这样,调戏庄王宠妃的人,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就连尴尬的场面也没有发生。按说,在宴会之际竟敢调戏王妃,那是杀头之罪了。楚庄王为什么不加追究呢?他对王妃解释说:“酒后失态是人之常情,如果追查处理,反会伤了众人的心,使众人不欢而散。”  时隔不久,楚庄王借口郑国与晋国在鄢陵会盟,于第二年春天,倾全国之兵围攻郑国。战斗十分激烈,历时三个多月,发动了数次进攻。在这次战役中有一名军官奋勇当先,与郑军交战斩杀敌人甚多,郑军闻之丧胆,只得投降。楚国取得胜利,在论功行赏之际,才得知奋勇杀敌的那名军官,名叫唐狡,就是在酒宴上被美妃扯断帽缨的人,他此举正是感恩图报啊!  客人之过,方能得人之心。有过之人非常希望看到他人的宽容和友谊,希望得到悔过自新的机会。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其对立情绪便会立即消失,感恩戴德,“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情感很快在心理上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个基础上,稍加引导,就会产生像“戴罪立功”那样的心理效果。  如果说当年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之举表现出他在诸侯中问鼎称霸的韬略和气魄的话,那么在宴会中摘缨之事,则表现了他那宽容大度的胸怀。一名统御者能宽宥属下的某些过失,宽大为怀,容人之过,念人之功,谅人之短,扬人之长,必然会得到部下的奋力相报,在客观上为自己留下了一条后路。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