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语文不是语文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6087117
- 条形码:9787506087117 ; 978-7-5060-8711-7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语文不是语文书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试图为语文划定独立版图的语文学专著。作者将趣味性与学术性、可读性与思辨性融为一炉,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进行比较,采用全方位的观察视角,却始终聚焦于语言文学。全书分为三辑:*辑“他山之石”运用诠释学理论,对《美国语文》的语言本质、历史框架、实用训练、逻辑体系、价值追求作出解读,并与人教版语文进行全面比较;第二辑“鉴往知来”对民国时期的《国文百八课》以及台湾地区的《国文》教材进行分析,指出语文是语言科学与文学艺术的融合;第三辑“教有所思”记录实践、解读经典、评析书事,尽得教书读书之乐。本书书名意在强调:语文的丰富性绝不是有限的课本所能涵盖,因此可以说,语文的真功夫在语文课本之外。
语文不是语文书 内容简介
“语文不是语文书”,作者的这个说法并非故作惊人之语,前辈教育家早就有过类似的论断。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林语堂也说过:“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在这个意义上,作者所做的工作,无非是尽力拓展语文的无限性,将有限的语文书带入无限的语文天地,从而找回因长期的知识点导向而丧失的语文灵魂,重新为语文教育定位。 全书共分三辑,包含三个不同的版块:观察民国《国文百八课》与台湾《国文》,是在汉语的内部,探索典雅晓畅的国文路径;研究“美国语文”,是跃出了汉语,跨语言地比照出国内语文、国内教育的诸多不足;还有一些文章,则是从个体的生命成长、社会的制度建设、时代的精神状况等方面,反观语文与教育。 作者已在讲台上站了三十一年,致力于找回语文的真实意义,却一向信奉温和、节制、平衡的渐进主义。据他自己说,既能顾及学生的高考目标,又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他不愿急功近利地逼学生死学,也不愿华而不实地放空炮。他不会只顾眼前,一切围着分数转,也不会故作惊人之语,凌空蹈虚,愤世嫉俗,而是尽自己所能,帮学校联系作家、学者和名师做讲座,开阔师生的眼界。 作者试图为语文寻找坐标原点,从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中寻找语文的真谛。作者认为,语文实际上承担着寻找言说方式、探寻生命意义、追问存在理由、凸显个体尊严、形塑民族性格的重任,承担着为每一个人寻找安身立命之所的责任,换言之,语文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和言说体系。
语文不是语文书 目录
语文不是语文书 相关资料
李镇西(语文特级教师): “语文”当然不是“语文书”,那么它是什么呢?是语文教师本人。学生喜欢语文,往往是从迷上其语文老师开始的。学识渊博的书卷气,妙趣横生的脱口秀,信手拈来的文学与历史,旁征博引的哲学与宗教……苏祖祥就是这样一位有人文素养、中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语文教师。这本书展示了他的语文教育追求——以精神引领精神,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语言培育语言,以文学滋润文学,以视野扩大视野,以胸襟拓展胸襟……这样的语文教师就是“语文”! 胡发云(小说家): 我上小学时,距民国离去只有七年。课文、师资、学风、教学理念、师生关系,都还没来得及彻底改造,因而有幸沐浴了一丝丝自由教育的遗风。虽时间不长,但受益终身。语文是一种与心性相关的终生教育,不仅仅是认字写文章。有人曾将民国教育与新政教育相比,现在祖祥又将中美语文教育对照,希望能对当下的从教者有所启迪。 樊阳(人文行走践行者,全人教育奖获得者): 《语文不是语文书》完整地说应该是“真正的语文不是或不全是现在语文书呈现的内容”。本书通过横(中外)纵(民国到现今)两条线与自己语文教育实践的“点”,探究了百多年来,一直困扰中国语文界、教育界的重要问题: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在中美、大陆与台湾、当今与民*语教材的对比中,在作者关于语文与生活的点滴探究中,我们渐次领会母语学习的本质,教育使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这些探究对目前困窘于应试教育泥淖的从教者和学习者都大有裨益! 郭初阳(著名语文教师,越读馆创始人) 倘若要概括老苏的生活重心,也许可以归结为一个词:语文。在他看来,语文大约等于生活,语文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他对语文的理解胜过大部分以语文为饭碗的教师;然而就生活而言,他在校教书,回家读书写书,可想而知,他的生活简单得近乎旁人眼中的乏味。然而管旁人做什么呢,自己喜欢就好,家人理解就足够了。这样,慢慢就有了这本《语文不是语文书》。 蔡朝阳(新锐独立教师): 少年强则中国强,母语新则民智开。语文不是语文书,而是通往现代生活的路径。苏祖祥先生腹笥深厚,所见深刻,以他山之石攻玉,以文史哲的背景研究语文,用独到的视角,精妙的思考,重新诠释了语文之维,廓清迷雾,指向高远,为我们奉献了一份沉甸甸的思考。 魏勇(北京十一学校特级教师): 语文的问题既出在缺乏批判性思维,更出在人们没意识到缺陷,反而陷在语文味中固步自封上。语文教育要有突破,前提是意识到语文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没有这样的意识,语文很难摆脱“诗性泛滥、理性不足”(苏祖祥语)的局面。苏祖祥老师这本《语文不是语文书》恰恰就是这样一本给当今语文当头棒喝的书,这本书不仅充满了对当今语文的洞见,比如:“由于思想、精神、信仰的集体退场,犬儒主义的甚嚣尘上,导致人文性更多只是停留于口头上的喧嚣而不是行动上的践履”,把当今语文中的口头人文主义者的面具揭了下来,而且,还提出了充满可行性的、建设性意见,比如:向美国语文看齐,“我们的语文课本除了应该呈现文学之外,还应该呈现自然科学(这一任务可由数理化生等学科完成)、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艺术、宗教、神话、传说等人类精神活动和社会活动。”总之,《语文不是语文书》可以帮助我们拆掉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道围墙而打开一扇扇窗,教师要给学生开窗,首先自己要开窗,这本书堪称开窗之作。 余世存(人文学者): 凡有人的地方,即有语言\言语;凡有语言\言语的地方,即有语文。因此苏祖祥说“语文不是语文书”,意味着语文不应该被教科书所拘禁,而应该在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寻找诗意存在的栖居之所。 张勇(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公众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语文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表明语文是可以进行科学检测的。学好语文,考好语文,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有些人认为目前语文的窘境是由检测造成的,其实部分原因是由不科学的检测造成的。语文走出不尴不尬境地的途径之一是科学的检测。苏祖祥老师这一看法可谓直指要害. 叶开(小说家、《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语文教育改革者): 在中国教育系统中,语文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沉默着,循规蹈矩着。但苏祖祥老师却精于读、勤于思、乐于写,视野拓宽到中美语文教材对比研究上,并有系统而精妙的分析;对大陆语文教材与台湾国文教材对比研究也很有启发。他对勇于探索的语文教师如郭初阳、蔡朝阳等同行的评价,也细致入微,深有启发。这部书涉猎很广,视野宽阔,只有热爱阅读古今中外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并能在完整的经典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师,才是好老师。我要向这样的语文老师致敬。 狄马(作家): 苏祖祥是湖北语文教育名师。虽未谋面,但通过网络我读过他收在本书中的大部分篇章。这是一位自觉将人类*前沿的思想观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学者型老师。在滔滔者天下皆是“应试型”、“工具型”教育的大背景下,他是为数不多的认识到语文的逻辑之美和价值之美的人。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对推动语文教学的反思与改革大有裨益。 冉云飞(学者,作家): 简单地说,语文学习,无非实现“两头”。这“两头”就是口头表达与笔头表达,前者是演讲训练,后者是文章养成。当然这“两头”都要通过很好的价值观来传达,苏祖祥兄在这方面做出了他的尝试。
语文不是语文书 作者简介
苏祖祥,湖北省仙桃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仙桃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热爱阅读,希望一直把阅读当作一种需要;热爱教书,希望为未来社会培育更多具有独立人格和权利意识的公民;热爱思考,希望凭借思考的力量让自己变得聪明一点;热爱写作,希望把写作当作一个去掉伧俗之气、葆有自身元气的过程。在《新京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师报》《重庆时报》《书屋》《人民教育》《名作欣赏》《教师博览》《中华家教》等报刊发表文章若干,并有多篇文章被共识网、爱思想网、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新华网等多家网站转载。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5.9¥49.8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27.2¥28.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8.9¥29.8 - >
月亮虎
月亮虎
¥14.4¥4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4.2¥32 -
普通话语音史话
¥9.8¥18 -
公文写作大手笔:从小笔头到笔杆子
¥58.7¥79 -
四季汉字一岁诗
¥12¥28 -
642件可写的小事:怎么写都行:san francisco writers grotto
¥29.9¥39.8 -
中小学生读书法
¥14.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