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尔蒙文:蒙文
-
>
我的石头记
-
>
心灵元气社
-
>
女性生存战争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汉语和维语的修辞倾向的对比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78799
- 条形码:9787516178799 ; 978-7-5161-7879-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汉语和维语的修辞倾向的对比研究 内容简介
目前在全国从汉维语修辞倾向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的专著尚不多见,本项目以此为切入点收集了大量的汉维语料,对语料进行了归类、整合、分析,打破了以往两种语言只在修辞格之间进行对比的局限,在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修辞学、美学、逻辑学、民俗学等多维视角下探讨了汉维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辞格、文化在修辞倾向方面存在的异同。 《汉语和维语的修辞倾向的对比研究》依据现代语言理论,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汉维语对比修辞学,一是考查汉维语修辞学的构成,包括修辞的一般体系、原则,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语言材料之间的关系;二是考查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区别,包括修辞学与文化学、逻辑学、美学、语用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
汉语和维语的修辞倾向的对比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节 对比修辞学及其研究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对比修辞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三节 汉维语修辞对比研究概况
一 汉语修辞学研究发展简要概况
二 维语修辞学发展简要概况
三 汉维修辞对比研究概况
第四节 汉维语修辞倾向对比研究的基础及目的
一 对比研究的基础
二 研究目的
第五节 汉维语修辞对比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六节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维语语音修辞倾向的对比研究
**节 汉维语语音系统的共性和特性
一 共性
二 特性
第二节 汉语的双声叠韵与维语的d?yp sozlεr(对偶词)
一 汉维语中的双声叠韵、维语d?yp sozlεr
二 形成条件及规约因素
第三节 汉语的拟声词与维语的模拟词
一 汉维拟声词修辞功能的相同点
二 维汉拟声词修辞功能的差异
第四节 汉维语语音修辞格式的对比研究
一 节奏
二 汉语的用韵、押韵与维语的韵qapijε
第三章 汉维语词语修辞的对比研究
**节 修辞视角下的汉维语名词对比研究——以人名为例
一 引言:人名及其修辞作用
二 汉维人名修辞对比研究
三 结语
第二节 修辞视角下的汉维语代词对比研究
一 研究概况
二 汉维语代词体现的修辞共性与差异
三 小结
四 余论
第三节 汉维语数词修辞性对比研究
一 夸张
二 借代
三 对照
第四节 汉维语动词修辞倾向的对比研究
一 汉维语动词的锤炼
二 汉维语动词的重叠
第五节 汉维委婉语的语用及修辞对比研究
一 汉维委婉语的社会功能
二 汉维委婉语表现手法的异同
三 总结
第四章 汉维语语法修辞倾向的对比研究
**节 汉维语修辞造词手法及其思维方式的对比研究
一 汉维语修辞造词的研究概况及意义
二 汉维语比喻造词
三 汉维语夸张造词
四 余论
第二节 汉维语语序修辞的对比研究
一 语言形式美
二 信息结构的处理
三 小结
第五章 汉维语辞格对比研究
**节 汉维语夸张对比研究
一 夸张的概念
二 夸张的语用类型
三 夸张的语用功能
四 汉维语常用的夸张方式
五 结语
第二节 汉维语双关对比研究
一 汉维双关语的概念
二 汉维双关语的类型
三 汉维双关语对比
四 结语
第三节 汉维语借代对比研究
一 引言
二 汉维语相同及相似的借代方式
三 以结果代原因
四 汉维语借代修辞格的主要差异
五 结语
第四节 汉维语仿词对比研究
一 汉维共有仿词
二 维语特有仿词
三 汉语特有仿词
四 结论
第五节 汉维语象征对比研究
一 汉维语相同的象征性词语
二 汉维语不同的象征性词语
三 结论
第六节 汉维语拟人对比研究
一 引言
二 以拟人对象为基点的对比
三 以表现手段为基点的对比
四 以文化背景为基点的对比
五 结语
第六章 文化观照下的汉维语修辞对比研究
**节 修辞与文化
一 社会性
二 易变性
三 美感性
第二节 汉维语的修辞特色之文化观照
一 修辞特征与民族传统思维
二 修辞与文化烙印
第三节 汉维谚语修辞的文化表征
一 文化镜像一:反映宗教思想的谚语
二 文化镜像二:反映道德观念的谚语
三 文化镜像三:反映生产、生活经验的谚语
四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节 对比修辞学及其研究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对比修辞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三节 汉维语修辞对比研究概况
一 汉语修辞学研究发展简要概况
二 维语修辞学发展简要概况
三 汉维修辞对比研究概况
第四节 汉维语修辞倾向对比研究的基础及目的
一 对比研究的基础
二 研究目的
第五节 汉维语修辞对比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六节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维语语音修辞倾向的对比研究
**节 汉维语语音系统的共性和特性
一 共性
二 特性
第二节 汉语的双声叠韵与维语的d?yp sozlεr(对偶词)
一 汉维语中的双声叠韵、维语d?yp sozlεr
二 形成条件及规约因素
第三节 汉语的拟声词与维语的模拟词
一 汉维拟声词修辞功能的相同点
二 维汉拟声词修辞功能的差异
第四节 汉维语语音修辞格式的对比研究
一 节奏
二 汉语的用韵、押韵与维语的韵qapijε
第三章 汉维语词语修辞的对比研究
**节 修辞视角下的汉维语名词对比研究——以人名为例
一 引言:人名及其修辞作用
二 汉维人名修辞对比研究
三 结语
第二节 修辞视角下的汉维语代词对比研究
一 研究概况
二 汉维语代词体现的修辞共性与差异
三 小结
四 余论
第三节 汉维语数词修辞性对比研究
一 夸张
二 借代
三 对照
第四节 汉维语动词修辞倾向的对比研究
一 汉维语动词的锤炼
二 汉维语动词的重叠
第五节 汉维委婉语的语用及修辞对比研究
一 汉维委婉语的社会功能
二 汉维委婉语表现手法的异同
三 总结
第四章 汉维语语法修辞倾向的对比研究
**节 汉维语修辞造词手法及其思维方式的对比研究
一 汉维语修辞造词的研究概况及意义
二 汉维语比喻造词
三 汉维语夸张造词
四 余论
第二节 汉维语语序修辞的对比研究
一 语言形式美
二 信息结构的处理
三 小结
第五章 汉维语辞格对比研究
**节 汉维语夸张对比研究
一 夸张的概念
二 夸张的语用类型
三 夸张的语用功能
四 汉维语常用的夸张方式
五 结语
第二节 汉维语双关对比研究
一 汉维双关语的概念
二 汉维双关语的类型
三 汉维双关语对比
四 结语
第三节 汉维语借代对比研究
一 引言
二 汉维语相同及相似的借代方式
三 以结果代原因
四 汉维语借代修辞格的主要差异
五 结语
第四节 汉维语仿词对比研究
一 汉维共有仿词
二 维语特有仿词
三 汉语特有仿词
四 结论
第五节 汉维语象征对比研究
一 汉维语相同的象征性词语
二 汉维语不同的象征性词语
三 结论
第六节 汉维语拟人对比研究
一 引言
二 以拟人对象为基点的对比
三 以表现手段为基点的对比
四 以文化背景为基点的对比
五 结语
第六章 文化观照下的汉维语修辞对比研究
**节 修辞与文化
一 社会性
二 易变性
三 美感性
第二节 汉维语的修辞特色之文化观照
一 修辞特征与民族传统思维
二 修辞与文化烙印
第三节 汉维谚语修辞的文化表征
一 文化镜像一:反映宗教思想的谚语
二 文化镜像二:反映道德观念的谚语
三 文化镜像三:反映生产、生活经验的谚语
四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汉语和维语的修辞倾向的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
李芸,1977年生,女,四川大足人。2001年6月毕业于喀什师范学院语言系,2009年毕业于毕业于喀什师范学院中语系,获硕士学位。新疆语言学会会员,中国修辞学会会员,现为喀什大学中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汉维语对比研究。在《语言与翻译》《喀什师范学院学报》《新疆职业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约18篇。从事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工作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次获得教学科研奖,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书友推荐
- >
月亮虎
月亮虎
¥15.4¥48.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9.9¥29.8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9.1¥42.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4¥28.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6.7¥39.8
本类畅销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 -
汉语的世界-中国文化演讲录
¥11.3¥38 -
字里中国
¥21.6¥36 -
匡谬正俗疏证
¥35.1¥78 -
语言研究入门:跟语言专业硕士研究生新生谈做研究
¥28.4¥45 -
《朱子语类辑略》语法研究(九品)
¥9.6¥32
浏览历史
黛玉葬花/有故事的成语.半小时漫画红楼梦
¥9.9¥29.8好词好句 四年级
¥10.4¥18.0非王卜辞:上册
¥28.5¥50.0剑阁历史文化名人(不发当当)
¥39.8¥68.0海林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17.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