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1949-2016-中国救灾外交

1949-2016-中国救灾外交

作者:何章银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4-01
开本: 32开 页数: 375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28.5(3.2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1949-2016-中国救灾外交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80358
  • 条形码:9787516180358 ; 978-7-5161-8035-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1949-2016-中国救灾外交 内容简介

  救灾外交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国际救灾合作,以期应对灾害威胁,减轻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救灾外交同样可以重塑国家形象,改善国际关系。救灾外交也将影响国际关系(国际合作与国际冲突),成功的救灾外交将促进国际合作,改善国际关系,失败的救灾外交将导致国际冲突,引发国际危机。  中国自1980年开始接受国际援助,中国救灾外交蹒跚前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国际减灾十年”为契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救灾;进入21世纪,中国救灾外交取得巨大进步,特别是以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为契机,中国展开了全方位救灾外交。  《中国救灾外交(1949-2016)》从中国救灾外交的历史考察、现状评估和未来展望展开论述。中国救灾外交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声援慰问、协商合作、救灾演习与救灾支援。中国救灾外交参与机制涵盖从联合国机制、区域机制(亚洲机制)、次区域机制(东亚机制与上合机制)、三边机制(包括中俄印三国机制与中日韩三国机制)到双边机制等多种机制。中国救灾外交的实施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加深了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合作,拓宽了中国全球外交视野;但也还存在法律机制不健全、技术装备不完善与政治因素的干扰几方面的障碍。为了更好地推进救灾外交,中国需要创造合适的条件,包括理论的发展、机制的建设与硬件的完善等。在救灾外交策略方面,要以救灾合作为契机,搭建沟通平台、改善国际关系、提升国家实力(特别是软实力)。因此,中国救灾外交应积极主动有为,寻求救灾外交话语权,在全球范围内谋划布局。

1949-2016-中国救灾外交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內研究现状
第三节 主要框架思路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 本书的新意

第二章 救灾外交概述
**节 救灾外交的概念及实施的条件约束
一 救灾外交的概念
二 救灾外交实施的条件约束
第二节 救灾外交的行为主体与种类
一 救灾外交的行为主体
二 救灾外交的种类
第三节 救灾外交的形式与特点
一 救灾外交的形式
二 救灾外交的特点
第四节 救灾外交的功能与障碍
一 救灾外交的功能
二 救灾外交的障碍

第三章 中国救灾外交的现状:动因、形式与机制
**节 中国实施救灾外交的动因
一 救灾需要
二 外交需求
第二节 中国救灾外交的主要形式
一 协商合作
二 救灾演习
三 声援慰问
四 救灾支援
第三节 中国救灾外交的参与机制
一 联合国救灾合作机制
二 区域机制:亚洲救灾合作机制
三 次区域机制:东亚机制与上海合作组织机制
四 三边机制: 中日韩三国机制与中俄印三国机制
五 双边机制

第四章 中国救灾外交的评估:成就、不足与障碍
**节 中国救灾外交的主要成就
一 提升国家形象
二 加深周边合作
三 拓宽外交视野
第二节 中国救灾外交的主要不足
一 重物援轻人文
二 重参与轻主导
三 重应急轻预防
第三节 中国救灾外交的主要障碍
一 法律机制不健全
二 技术装备不完善
三 政治因素的干扰

第五章 中国救灾外交的展望:条件、策略与建议
**节 中国救灾外交的条件建设
一 救灾外交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二 救灾合作机制的建构与完善
三 国际救灾硬件的装备与选择
第二节 中国救灾外交的策略谋划
一 化灾为益:以灾害信息共享为依托搭建沟通平台
二 化害为谊:以国际救灾合作为契机改善国际关系
三 化危为机:以紧急人道救援为旗帜提升国家实力
第三节 中国救灾外交的政策建议
一 展开积极救灾外交
二 谋划全球备灾布局
三 寻求救灾外交话权

第六章 结语

附录一 中国的国际救灾合作
一 中国减灾的国际合作
二 中国减灾的自身能力建设
三 中国减灾的法律机制建设
四 中国对外援助(2014)
五 中国的核应急国际合作
六 中国武装力量参与国际救灾
七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八 中国的国际环境保护合作
九 中国的核安全观
附录二 中国救灾外交实践
一 中国参与马航失联飞机MH370搜救
二 中国在印度洋海啸救援中的行动
三 中国的气候外交
四 中国的环境外交
参考文献
一 中文类
二 英文类
三 网站类
后记
展开全部

1949-2016-中国救灾外交 作者简介

  何章银,男,湖北十堰人,法学博士,长江大学法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国际救灾合作与救灾外交等领域的研究。  在《太平洋学报》《社会主义研究》等杂志发表了《救灾外交的特点和功能探析》《东亚救灾合作机制建构的动因、特点及阻力研究》等多篇论文。  主要参与的项目有: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中国东南周边地区安全机制构建研究”、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亚太地区救灾合作机制建设对策研究”、2015年民政部委托项目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