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比较政治学手册-(上.下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57641
- 条形码:9787010157641 ; 978-7-01-01576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牛津比较政治学手册-(上.下册) 本书特色
《牛津比较政治学手册》通过批判性地回顾比较政治学家各专业研究领域的现有文献。其内容丰富,涵盖了比较政治学各领域,如国家和国家的形成、政治制度及其变迁、政治不稳定与政治冲突、大众政治动员、处理政治需求、比较视野下的治理,也介绍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手册》在指出改学科仍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的同时,也激发了相当一部分学者继续探索。
牛津比较政治学手册-(上.下册) 内容简介
《牛津比较政治学手册》在美国,是比较政治学研究者和学生的必读书,中文版的出版对于中国比较政治学学科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是政治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等领域研究的**工具书。
《牛津比较政治学手册》在美国是比较政治学研究者和学生的必读书。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进展,每一章都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比较政治学一个研究领域的基本历史、研究现状和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从该《手册》的内容可以看出,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扩展、方法论的自觉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以及理论上对西方中心论的突破,是当前国外比较政治学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牛津比较政治学手册-(上.下册) 目录
目录**部分**章 导论一、理论和方法二、国家、国家形成与政治同意三、政治制度及其变迁四、政治动荡与政治冲突五、大众政治动员六、处理政治诉求七、比较视野中的治理八、前瞻第二部分 理论与方法第二章 多重因果、环境约束与内生性一、引言二、观察对象与信息缺乏的问题:定性还是定量?三、多重因果:几乎什么事都很重要四、环境约束:几乎任何因素的作用都取决于其他所有因素的影响五、内生性:几乎任何因素都是其他几乎所有因素的原因六、结论:环境很重要,所以对其进行建模!第三章 历史研究与比较政治学一、因果分析方法二、时间分析方法三、使用历史数据四、结论第四章 案例研究:性质与目的一、定义二、案例研究的长项:案例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的对比0三、提出与检验假设0四、内部与外部有效性五、因果机制与因果效应六、命题范围的深度与广度七、案例的异质性与同质性八、因果联系的强与弱九、有效变动的多与少十、可得数据的集中与分散十一、结论第五章 田野调查一、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二、田野调查中的案例比较三、自然和田野实验四、不同方法的结合五、田野调查面临的挑战六、结论第六章 比较政治科学可能吗?一、引言二、问题三、数据类型四、可能的误差五、历史研究六、结论第七章 从案例研究到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的一种策略一、认识的不同形式二、例证三、离开样本四、结论第八章 集体行动理论一、会影响集体行动可能性的结构变量二、探索更具普遍性的人类行为理论三、使结构变量与人际关系的核心要素相联系四、结论第三部分 国家和国家形成——政治同意第九章 战争、贸易和国家的形成一、导论二、国家形成的动力机制三、差异与选择四、国家形成与政体类型五、现代的国家形成和国家失败六、帝国的制度遗产第十章 服从、同意和合法性一、概念背景二、神权合法性三、契约合法性四、结果主义的合法性五、权威与支配六、总结和评论第十一章 民族认同一、民族主义和民族认同:定义问题二、民族主义兴起的历史解释三、民族主义的类型及其政治影响四、结论第十二章 族群与族群冲突一、概念二、不同的研究传统三、结论第四部分 政治制度及其变迁第十三章 大众信仰与民主制度一、导论二、一致性理论三、民主与威权人格四、民主发展的心理学理论五、公民文化研究的影响六、对个人主义谬误的忽视七、对生态谬误的误解八、个人层面信仰之间的累积关系九、有关大众民主化信仰的研究十、大众信仰与制度十一、结论第十四章 什么导致了民主化?一、过程研究:什么导致了发展与民主的相关性?二、精英与公民策略互动的民主化模型三、区分各不相同的民主化四、结论第十五章 民主化和公民文化一、从文化到公民文化二、积累知识面临的挑战三、对关键变量重新界定四、社会资本:研究公民文化的新路径?五、结论第十六章 独裁统治:不同的分析路径一、导论二、独裁者的行为三、民主与独裁四、结论第五部分 政治不稳定与政治冲突第十七章 反思革命:新托克维尔主义的视角一、定义革命二、现代化与革命三、人口与革命四、关键因素:国家的现代化五、国家现代化在何时引发革命?六、开放和封闭的结果七、结论第十八章 内战一、什么是内战?为何研究内战?二、宏观发现与争论三、乡村维度四、战争的发端与冲突的类型五、未来的研究议程第十九章 抗争政治与社会运动一、抗争政治二、抗争剧的剧情与剧目三、社会运动四、抗争的动力机制五、机制与过程六、抗争、运动与民主七、抗争政治中的北方和南方八、政治暴力与社会运动九、抗争政治的未来十、运动社会十一、抗争政治的结果十二、全球化与抗争政治第二十章 全球抗议运动的机制一、引言二、宏观层次的机制三、中观层次的机制四、微观层次的机制五、结论第六部分 大众政治动员第二十一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的产生一、问题:什么政党,哪种政党制度?二、当前的理论研究三、关于政党制度形成的理论:分析步骤四、历史解释第二十二章 政党制度一、政党制度的概念二、不同的政党制度三、静态比较:政党体制中的策略选择四、政党体制的历史变迁五、结论第二十三章 选民与政党一、政党—选民关系重组或解体二、选民政策偏好的变化三、政党—选民关系的组织性变化四、选举竞争、组织变化以及传统政党的表现五、结论第二十四章 新兴民主国家的政党与选民一、新兴民主国家的选民动员:挑战的强度二、通过选民动员策略解释政党归属三、纲领、个人能力或施惠:制度与结构的作用四、从结构和制度到策略:政党竞争、结构变化和政治代表之间的联系五、结论第二十五章 政治中的裙带关系一、定义二、裙带关系研究的两次浪潮三、裙带关系与诚信四、受惠者:铁杆支持者还是摇摆不定的选民?五、原因与后果六、结论第二十六章 政治行动主义: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政治参与的标准社会心理学模型二、投票结果与规则的重要性三、政党:成员不断减少的组织四、社会资本、自发团体与社会信任五、结果导向的行动主义的兴起六、结论:未来的研究议程第七部分 处理政治需求第二十七章 政治偏好的聚集与代表一、导论二、社会选择分析的挑战三、代议民主和偏好聚集的条件四、偏好聚集与多重议题的一致性五、作为偏好聚集的单维议题一致性六、以选票反映偏好:偏好聚集与票决一致性七、结论第二十八章 选举体系一、选举体系为何重要二、对选举体系的研究三、杜维吉尔议题的宏观层面四、宏观问题五、选举体系是政治科学的核心吗?第二十九章 分权一、导论二、定义三、分权与政府的“决断性”和“坚定性”四、内阁:分权研究中“缺失的一环”五、政体危机:该归咎于分权吗?六、分权、代表性与回应制七、结论第三十章 比较司法政治一、导论二、司法独立的含义三、对司法独立的解释四、现实中的政治分裂五、独立性的经验测量六、结论第三十一章 联邦制一、定义联邦制二、联邦制的影响:应对幻灭三、联邦起源重探四、结论第三十二章 联盟理论和政府形成一、联盟谈判、政府形成和代议民主二、稳定的还是暂时的联盟?三、政府类别四、谈判理论与政府形成五、对联盟形成和政府类别的解释六、参政七、结论第八部分 比较视野下的治理第三十三章 经济和投票比较研究一、美国理性经济投票研究的理论遗产二、美国理性经济投票研究的经验遗产三、比较经济投票中的未解之谜四、希望之地:多国比较研究?五、经济投票:一种人为的测量结果吗?六、调适回溯性模型七、理性以及对经济投票的再思考八、总结第三十四章 环境约束下的政治预算周期一、环境约束下的政治预算周期:理论与证据二、数据、方法和结果三、测量结果四、结论:回应与执行第三十五章 全球视野下的福利国家一、基础性结构条件:工业化和经济开放程度二、权力资源的视角三、跨阶级联盟四、国家中心的视角五、结论第三十六章 不良民主国家的不良表现一、穷国以及其政策二、解释民主与增长关系中的含混之处三、政治市场的不完善以及不同的民主表现四、信任、民主化及历史的作用五、信任及民主研究中的未解之谜六、政治市场其他方面的不完善性:信息不完全七、结论第三十七章 回应与政府的存续一、导论二、选举与对政治家的回溯式控制三、一些经验证据四、回应论的局限五、非选举的威胁:选民对政治家六、结论第三十八章 经济转型与比较政治一、经济转型二、中层理论与经济改革:政体类别三、利益集团:好赢家、坏赢家,以及经济改革四、治理、国家角色与经济改革五、欧洲联盟六、中层理论与因果联系的深度七、结论和未来研究的领域 译后记
展开全部
牛津比较政治学手册-(上.下册) 作者简介
《牛津比较政治学手册》由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杜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近50位比较政治学领域的专家合著而成,绝大多数撰稿人都是活跃在美国比较政治学研究第一线的代表性学者。
译者唐士其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