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古代文论“奇”范畴研究

古代文论“奇”范畴研究

作者:陈玉强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3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0.3(5.5折) 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古代文论“奇”范畴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51199
  • 条形码:9787010151199 ; 978-7-01-01511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古代文论“奇”范畴研究 本书特色

  陈玉强编*的这本《古代文论奇范畴研究》从作家心理、技巧等层面,探讨了中国古代文论“奇”范畴产生的原因及内涵;通过对魏晋以来帝王对文学尚奇的态度的历史梳理,得出了文学尚奇所呈现的文人独特精神状态及利益诉求,值得引起官方意识形态关注与关怀的结论。这些研究可为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调适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提供历史经验。

古代文论“奇”范畴研究 内容简介

六朝以来,“奇”被广泛运用于各体文学批评之中,演化出诸多二级范畴,体现出丰富的理论蕴含。“奇”作为一种新变独造、惊世骇俗之美,蕴含着字句之奇、意思之奇、笔之奇、丘壑之奇、气奇、神奇等不同的理论层次,可与西方文论陌生化范畴匹敌,甚至内涵和表现形态更为丰富。奇与气、道、韵、境、味等范畴相比,是非正统范畴,折射出古人独特的审美心态,其与意识形态的疏离,也使对之的研究极不充分,其渊源、演变、内蕴等问题尚未得到全面系统的研究。该书稿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终成果,系统研究了古代文论奇范畴的源流演变、内涵外延、范畴序列以及奇在古代文学批评中的使用规律、奇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问题。对古代文论奇范畴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中国古代文论范畴体系,有助于古代文学史的研究,也可以为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提供本土的话语资源。

古代文论“奇”范畴研究 目录

前言**章 文论“奇”范畴的渊源 **节 释“奇”:文字学的初步考察 第二节 文论“奇”范畴的哲学渊源 一、先秦儒家的奇正观 二、老子及先秦兵家的奇正观 三、“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庄子的尚奇观 第三节 文论“奇”范畴的文化渊源 一、“睹奇物,生奇物想”:自然奇象对先民奇思的影响 二、巫鬼文化与屈原的“异采”观念 三、谶纬之学与汉赋的奇物符瑞观 四、六朝人物品评中的尚奇观念对文论的影响 五、六朝书论、画论之奇对文论的渗透第二章 文论“奇”范畴的演化 **节 南朝文论中的奇论 一、刘勰的“观奇正”说 二、钟嵘的“直致之奇”说 第二节 唐代文论中的奇论 一、韩愈的“怪奇自嬉”说 二、皇甫浞的“文奇理正”说 三、柳宗元的“奇味”说 第三节 宋代文论中的奇论 一、王安石的“看似寻常*奇崛”说 二、苏轼的“奇趣”说 三、黄庭坚的“遇变出奇”说 第四节 金元文论中的奇论 一、方回的“世之奇士必好奇”说 二、陈绎曾的“奇者屹然”说 第五节 明代文论中的奇论 一、李贽的“古怪者自然奇绝”说 二、袁宏道的“文章 新奇”说 三、汤显祖论“奇文”“奇士” 四、陶望龄的“偏嗜必奇”说 第六节 清代文论中的奇论 一、刘大槐的“气奇则真奇”说 二、沈宗骞的“平中之奇”说及其对文论的影响 三、方以智、朱庭珍对奇正关系的总结第三章 奇与古代文体批评 **节 奇与古代诗歌批评 一、“遇物”与“遇变”:诗歌奇美的生成方式 二、字奇与意奇:诗歌奇美的层次 三、动态平衡:诗歌奇美内蕴的呈现 第二节 奇与古代文章 批评 一、风格与笔法:文章 奇美的呈现 二、“不奇不能骇俗”:文章 尚奇的理据 三、文章 真奇与文章 伪奇 四、文章 奇美的标准 第三节 奇与古代小说批评 一、奇与小说的虚构性 二、奇与小说的作用 三、对小说奇平关系的探讨 四、奇与小说的接受与传播 五、小说尚奇与意识形态 第四节 奇与古代词评 一、奇与词史 二、词作出奇的方法 三、词之奇美的标准 第五节 奇与古代戏曲批评 一、奇与戏曲的审美特征 二、奇与戏曲传播 三、化工之奇与画工之奇第四章 文论“奇”范畴的序列 **节 创作论中的奇范畴序列 一、奇思 二、奇境 三、奇笔 第二节 风格论中的奇范畴序列 一、清奇 二、雄奇 三、怪奇 第三节 鉴赏论中的奇范畴序列 一、奇趣 二、奇味 三、惊奇第五章 文论“奇”范畴的内涵 **节 “奇”与作家心理 一、“*是愁人*奇崛”:不平的抒发 二、“语不惊人死不休”:价值的追求 第二节 奇美的生成规律 一、奇与炼字炼句 二、奇与炼意 三、奇与取象 四、奇与选体 第三节 从对举范畴看奇的内蕴 一、奇与正 二、奇与真 三、奇与自然 第四节 “丑怪奇崛以示变”:奇之审美内涵第六章 奇与官方意识形态 **节 魏晋至唐代以前官方对文学尚奇的态度 第二节 唐宋官方对文学尚奇的态度 第三节 元明清官方对文学尚奇的态度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