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与中国化实践探索

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与中国化实践探索

作者:车华著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1-01
开本: 24cm 页数: 265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6.6(3.2折) 定价  ¥5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与中国化实践探索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7033974
  • 条形码:9787517033974 ; 978-7-5170-339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与中国化实践探索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解读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梳理,力图从多个方面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内容上,本书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当代基本国情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包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共产党执政理论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三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与中国化实践探索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 阐述了当代基本国情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包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共产党执政理论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三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与中国化实践探索 目录

前言

**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及特征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节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第三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节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第二节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节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辩证思考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总趋势的思索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成果
**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审思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启示
**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坚持实事求是
第三节 坚持依靠人民群众
第四节 坚持理论创新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核心主题及其在当代中国
**节 马克思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创新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与中国化实践探索 节选

  《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与中国化实践探索》:  只有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因此,感性认识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终目的决定的。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是量的变化,而是质的变化,是认识的飞跃。理性认识的特点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的过程。科学的理性认识已经不是对个别事物的印象,而是综合了许多事物或各方面的感性材料,经过思考加工,舍弃了次要的东西,从中抽出了本质的和规律性的认识。抽象的理性认识虽然离开了个别的具体的事物,但只要是依据实践而进行的科学抽象,不是主观臆造和随意剪裁事实,那它就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了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   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是认识的必经阶段和初始阶段,没有感性认识也就没有理性认识。因为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事物的本质就存在于事物的现象之中。人们只有通过事物的现象,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人们认识任何事物,总是先积累有关事物的感性材料,然后通过头脑加工制作,才形成一定的理论。如果把人脑比作“加工厂”,把理性认识比作成品的话,感性认识就是“原材料”或“半成品”。没有“原材料”或“半成品”,也就无法制作出成品。所以,没有感性认识,就不可能产生理性认识。理性的东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有感性作基础。否则,理性的东西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主观自生的东西了。“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