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传统文化之美

传统文化之美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16.0(3.8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传统文化之美 版权信息

  • ISBN:9787121261565
  • 条形码:9787121261565 ; 978-7-121-2615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传统文化之美 本书特色

  《季羡林手稿精编:传统文化与国学》丛书共为四册,分别为《传统文化之美》《民国的那些先生》《已逝去的年代》和《中国人与中国文明》。这套书提供给读者一个看人看世界的崭新视角,字里行间蕴涵着博大情怀和深刻思考,对现今追求金钱和物质的社会是一剂清醒剂,唤醒国人去寻觅自身与社会的风骨和气节。   **册《传统文化之美》主要辑录季羡林先生的体悟与沉思,展现国学大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地位提出的新鲜、独特而高屋建瓴的精辟论点,不仅激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怀旧之情,还将勾起我们心中家国合一的文化情怀。读者从季老的体悟与沉思里,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促使我们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第二册《中国人与中国文明》主要编录了季羡林先生对中国文明发展的系列思索,紧密契合当下中华崛起、文化复兴等热点话题,探讨何为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从中国文人的民族气节、普通中国人的习惯与特性、中国文明的理解与传承等角度,来阐述、探讨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所在。   第三册《已逝去的年代》是季羡林先生用真实、质朴的笔触,重述自己的多彩人生之路,展现其一生的奋斗经历和内心情感世界。这既是一部纪实自传和成长史,又折射出大师对那个时代独特的评判,如同色彩斑斓的幻灯片,从大师的镜子里反射出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现实。   第四册《民国的那些先生》主要收集季羡林先生与各界名流的交往及对同时代贤达的评点,展示了那个时代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触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他们就是“民国的那些先生”,他们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 推荐阅读:  

传统文化之美 内容简介

  致敬   国学大师   一介布衣,半世先生   承厚德以载物,享自由而内省   贫贱宠辱一切随缘,笔下科研欲罢不能   冷板凳坐得十年未觉苦,著文章下笔千言半字空   知天命尽人事惟勤奋当传世,开善门念东方写下人品厚重   先生一生正可用生前一幅字概况:“无名有品,无位有尊。”   先生离去,世人扼腕,先生的名,永留东方。   大师的离去总是让人扼腕,乱世出英雄,那个战火频飞的年代铸就了一代文人的魂。他们把情托付于作品,影像,一个个口口相传的故事。他们把魂留在东方,汇入大地。   冬日燕园,一塔湖图,矗立着,守候着。又有人走在季老走过的石路上了,又有人翻开了同一卷书,下一个春天…… 推荐阅读:  

传统文化之美 目录

万古千秋国粹新《中国楹联墨迹荟萃》序《中国翻译词典》序 《中华姓氏大辞典》序 《文学语言概论》序 《彭松书法》序 《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序 《赵元任全集》序《季羡林序跋选》序 《季羡林选集》跋 《新编百家姓印谱》序 《文韬武略宝典——〈论语〉与〈孙子兵法〉》序我和东坡词 国学漫谈 作文 成语和典故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中国精神》序 《文化意识的觉醒》序 归云迷却胜游中观秦兵马俑 登蓬莱阁 法门寺 在敦煌 虎门炮台 长城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 《中国飞天艺术》序 《中国少林寺》序 《历史名城——临清市志》序 异域文化遥相应交光互影的中外文化交流 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中国纪行》中译本序 必须加强对东方文学的研究 《国外中国学研究》前言《海外中国学家译文丛书》序 《跨文化丛书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序 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复杂性——在“东方文化系列讲座”上的报告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 君子从善且正身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 谈礼貌 谈孝 漫谈伦理道德 对21世纪人文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 我和北大 谦虚与虚伪 满招损,谦受益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容忍 
展开全部

传统文化之美 相关资料

我现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他虽已长眠地下,但是他那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仍宛然在目。可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个笑容,却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季羡林在台湾祭奠胡适先生 现在就坐在燕园朗润园中一个玻璃窗下,写着《 九十述怀 》。窗外已是寒冬。荷塘里在夏天接天映日的荷花,只剩下干枯的残叶在寒风中摇曳。玉兰花也只留下光秃秃的枝干在那里苦撑。但是,我知道,我仿佛看到荷花蜷曲在冰下淤泥里做着春天的梦;玉兰花则在枝头梦着“春意闹”。它们都在活着,只是暂时地休息,养精蓄锐,好在明年新世纪,新千年中开出更多更艳丽的花朵。 ——季羡林《九十述怀》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央视2006年感动中国季羡林的颁奖词

传统文化之美 作者简介

  季羡林   出生于1911年,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30~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于1935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1946年回国后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先后荣膺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中国南亚学会、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中国语言学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中国亚非学会等多个学会的会长。先生一睁致力于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在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上颇多建树,成为我国当代学贯东西、声望卓著的大师。 先生足迹,遍布世界,寄情于文化,沟通东西。先生为人,朴实无华,让每一位接触的人如沐春风。生前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让世人叹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