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川藏单车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9654430
- 条形码:9787539654430 ; 978-7-5396-544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川藏单车行 本书特色
丁典的《川藏单车行》为安徽文艺出社“听风书系”之一,属旅游散文。作品主要写作者二十八天骑车游川藏的见闻感受,途中经过邯郸、成都、雅安、甘孜州、康定、阳关三叠等地,战胜了高原反应、强紫外线、落石塌方、个人初次骑车游高原体力经验不足等各种艰难险阻,翻越高山、穿隧道,有经验有教训,在骑行和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世界、感悟人生。文笔轻松有趣,内容生动丰富,图文并茂。
川藏单车行 内容简介
《川藏单车行》记录下作者丁典骑着单车从成都至拉萨的全程经历。他不仅记载了沿途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也穿插着个人的人生感悟,每天一篇游记、一篇号外篇,配有大量作家拍摄的精彩照片,作为对自己三十岁的一次告别。如“夜过秦岭”,“神交令狐冲”、“川藏线上丸大杀手”等篇,都是个人体验感悟的一次分享。
川藏单车行 目录
序——三十年一回首
**天 出发(吉林一长春一沈阳一秦皇岛)
**天 号外篇——神交令狐冲
第二天 在车上(邯郸一宝鸡)
第二天 号外篇——邯郸三记
第三天 夜过秦岭(宝鸡一成都)
第三天 号外篇——管窥成都
第四天 初试锋芒(成都—邛崃72公里)
第四天 号外篇——一曲凤求凰,千古文君酒
第五天 白日放歌须纵酒(邛崃一雅安75公里)
第五天 号外篇——女色以及其他——从一邛二雅三成都说起
第六天 真正的开端(雅安一新沟89公里)
第六天 号外篇——在病中
第七天 二郎山小试牛刀(新沟一泸定76公里)
第七天 号外篇——小议飞夺泸定桥
第八天 大渡河畔急行军(泸定一康定49公里)
第八天 号外篇——想了很多
第九天 跑马山下休整
第九天 号外篇——伙伴
第十天 勇士试炼(康定一新都桥75公里)
第十天 号外篇——川藏装备七武器
第十一天 一个下坡王的诞生(新都桥—雅江74公里)
第十一天 号外篇——论美
第十二天 阳关三叠之朝圣(雅江—119道班52公里)
第十二天 号外篇——妄谈佛学
第十三天 阳关三叠之天 路(119道班—理塘110公里)
第十三天 号外篇之二——论宗教
第十四天 阳关三叠之夜奔(巴塘—理塘170公里)
第十四天 号外篇之三——论爱情
第十五天 鹏城休整
第十五天 号外篇——猪、猫、狼、马蜂的故事
第十六天 进入藏区(巴塘—海通80公里)
第十六天 号外篇——无题
第十七天 冷雨中(海通—芒康25公里)
第十七天 号外篇——川藏线上九大杀手
第十八天 解脱(芒康—左贡152公里)
第十八天 号外篇——给朋友
第十九天 左贡策反
第十九天 号外篇——论教育—兼论中国教育
第二十天 左贡休整
第二十天 号外篇——流浪狗
第二十一天 (左贡—邦达110公里)
第二十一天 号外篇——七个小矮人和一个小白
第二十二天 怒江七十二拐(邦达—八宿95公里)
第二十二天 号外篇——信任
第二十三天 艳遇之日(八宿一然乌93公里)
第二十三天 号外篇——人淡如菊
第二十四天 美哉然乌
第二十五天 *后一次骑行(然乌—波密127公里)
第二十五天 号外篇——九拍
第二十六天 伤离别(波密一八一)
第二十六天 号外篇——无脚鸟
第二十七天 终点八一拉萨
第二十七天 号外篇——我是一条严冬的河
第二十八天 不过如此拉萨
第二十八天 号外篇——如果你到了那里
尾 声
川藏单车行 节选
《川藏单车行》: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成都是中国城址未变、延续至今*古老的城市之一,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意得名成都。 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而让成都真正在中国历史上占稳一席之地的是三国时期成为了大名鼎鼎蜀国的根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里,成都这个神州大地风口浪尖上的城市成为了成就无数英雄豪杰的舞台,也造就了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和精彩绝伦的文艺作品。 至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 中国是一个大国,历史悠久、闻名天下的城市数不胜数,平心而论,成都的气候、物产和经济发展也都不算是极佳,从这个层面上讲,成都并不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 但“成都人”是一个很特别的群体,我接触的每个成都人,无论过着哪种生活,都给我一种让人嫉妒的幸福感。如果做一个全国的调查,我相信成都人的生活幸福感指数一定在中国名列前茅。人声鼎沸的茶摊和响彻云霄的麻将声是这个城市安逸闲适的表象,真相是每个成都人骨子里洋溢的“城市自豪感”。 也许是典型的忧患式思维和对生存现状的不满造成的一种惯性模式,我对自己的城市拥有的“自嘲感”远大于“自豪感”,而这□□安全感的生活和对公众信任的缺乏也同样是现代人的一种通病。 其实*重要的,不是在哪里生活,过什么样的生活,而是用哪种态度生活。 来不及细细品味真正的成都韵味,管中窥豹,先说说三星堆。 无论从历史还是文化角度上讲,三星堆都是个异类。 看看这个清单吧:1929年春,广汉县南兴镇真武村村民燕道诚挖到400多件玉器,驻广汉县的一个旅长陶宗伯得知后,派了一个连进驻燕道诚挖宝的地方,以军事训练为名,大肆开挖。 1934年3月15日,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美国人葛维汉与副馆长林名均教授组建考古发掘队,一共出土文物600多件。 1980年5月四川省考古队对三星堆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龙山时代和3000年——4000年前的房屋基址18座,墓葬4座,出土数百件陶器、石器、玉器文物和数万片陶片标本。 1982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决定对三星堆进行专款专项考古发掘。 1986年8月四川省考古所在领队陈德安、副领队陈显丹的带领下对三星堆进行大规模发掘工作,发现两座商代大型祭祀坑,坑内出土了1700多件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等,还有80根象牙,4600多枚当时的货币、海贝、铜贝等……如此令人瞠目结舌的巨大数量的文物背后,必然是一个巨大的群落;如此丰富精美的文化必将经过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即便是今天这个文化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三星堆所呈现的文化形态仍然是极其怪异独特的,怪异到几乎所有**眼看到这些文物的人都会以为这是异域的产品,怪异到很多人甚至怀疑这是外星人的杰作。 但是,消失了,就这么烟云一样地消失了。三星堆人无论是文字符号、艺术类型、风俗习惯都彻彻底底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而这种消失是不正常的。 文化的形成和消失不是突发事件,需要有漫长的发展过程的,即便强大如蒙古大军也未能将党项人斩尽杀绝——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行宫。成吉思汗临终前发出灭绝指令:“殄灭无遗,以灭之、以死之”。紧接着,蒙古军队便对西夏民族进行了毁灭性屠戮,“城郭付之一炬,四面搜杀遗民,白骨蔽野,数千里几成赤地”。然而千年之后,四川西康、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依然有党项人,同时还保留了部分党项人的习俗,甚至有学者考据李自成、佘太君、杨业是西夏党项人后裔。 那三星堆人呢?是战乱,疾病,抑或是迁徙?但即便是这些天灾人祸的力量也不足以消灭一个种族,一种文化。这群人创造了如此独特而灿烂的文化,然后怎么会不留痕迹地飘然不见?奇哉,三星堆。 再看都江堰,可以说,没有都江堰就没有成都平原的今天。 宝瓶口、分水鱼嘴、飞沙堰,分沙、防洪、灌溉,每当看到这些精巧的设计,除了赞叹还是赞叹——这是多少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多么科学大胆的工程,多少个“李冰”为此殚精竭虑。 ……
川藏单车行 作者简介
丁典,海南职业地产营销总监,作者业余爱好写作与旅游,坚持创作20年,发表有小说、散文、诗歌作品近百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