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儿童智能发展不平衡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52097
- 条形码:9787010152097 ; 978-7-01-015209-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儿童智能发展不平衡研究 本书特色
霍洪田所著的《儿童智能发展不平衡研究》突破了已有研究大多关注于理论层面探讨而忽视儿童智能发展实践应用的局限,在提出儿童智能发展不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对儿童智力的构成、培养及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一些核心观点,如“儿童多元智能发展不平衡”“能力是一种合力”“'死记硬背'有一定的合理性”“成功是成功之父”“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立统一的关系”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观点对儿童教育的认识。此外,本研究也突破了传统著作理论演绎的方式,而是采用“理论先行,案例相辅”的写作方法,既把基础理论阐释清楚,又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工作中进行检验。这样,既保持了理论的完整性,也使得内容更加充实、行文更加活泼。这不仅拉近了理论研究成果与普通民众的距离,推进了儿童智能发展理论的传播与普及,同时也使得教育研究更契合儿童发展的实际,与教育实践问题实现更为紧密的结合。而且,为了增强本书的趣味性,减轻枯燥的理论分析对读者带来的不适,笔者在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手绘图。这些手绘图既形象地辅助了理论的说明与阐释,同时也让本书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儿童智能发展不平衡研究 内容简介
《儿童智能发展不平衡研究》致力于讨论、探究与解决儿童教育发展中的多元智能发展不平衡问题,从全新的视角阐述儿童教育发展中的一些亟需关注的现象。《儿童智能发展不平衡研究》围绕个体发展中所具有的九项智能及其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说明个体的发展是先天智能、后天努力、非智力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儿童发展的关键在于教育从业者如何对待他们成长中的智能发展不平衡问题。作者还特别提出能力是一种合力的理论,为儿童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此外,作者进一步研究提高儿童知识记忆的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打破遗忘规律的学习方式,为儿童教育发展研究新领域的开辟做出贡献,对儿童教育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儿童智能发展不平衡研究 目录
**部分 儿童多元智能发展不平衡理论
**章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
小结
第二章 多元智能发展不平衡理论
一、多元智能发展不平衡的生理基础
二、多元智能发展不平衡理论
小结
第三章 关于智能、智力与能力的研究
一、智能、智力与能力的概念
二、智能、智力与能力之间的基本关系
三、某一项智能与智力、能力的关系
四、某几项智能与智力、能力的关系
五、智能的不平衡与智力、能力的不平衡发展
六、智力与能力的关系
小结
第四章 “多元智能”与“因材施教”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多元智能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三、基于因材施教与多元智能对教学的几点建议
小结
第二部分 对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新认识
第五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早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
三、行为主义对教育的贡献和不足
小结
第六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前期发展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启示
小结
第七章 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辩证统一
一、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矛盾
二、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辩证统一
小结
第三部分 对儿童教育的新认识与问题分析
第八章 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关系的认识
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三、启示——来自一些家庭教育的事例
四、行为主义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小结
第九章 打破遗忘规律的科学论证
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二、打破遗忘规律的方法
三、“死记硬背”经验小谈
小结
第十章 先天智能与后天努力的关系
一、儿童强弱项智能的识别
二、先天智能与后天努方相辅相成
三、成功是成功之父
小结
第十一章 对部分教育问题的阐释
一、通过“多元智能发展不平衡理论”对儿童一些学习现象的解释
二、通过“多元智能发展不平衡理论”对儿童部分培养问题的看法
三、关于家长和教师教育儿童部分问题的看法
小结
后记
儿童智能发展不平衡研究 节选
《儿童智能发展不平衡研究》: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一)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及其日内瓦学派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皮亚杰看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操作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笔者做此理解: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生活。我们在社会中成长、成熟,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促进了其内部心理结构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简单地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加上新的事实和思想,而是涉及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 就此皮亚杰提出了“图式”,所谓“图式”,他所给的定义是“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也就是思维或动作模式。由于环境的影响,生物有机体的行为会产生适应性的变化,这种适应性的变化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过程。刚出生的婴儿,只具有吸吮、哭叫及视、听、抓、握等行为,这些行为模式或图式是先天遗传下来的,是婴儿能够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机能的成熟,儿童所接触的外界环境越来越复杂,之前所具有的模式或图式已经不能完全帮助儿童在其所在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了。因此,儿童需要对原有的图示进行调整与改造,以适应当前的生活情境。 而关于儿童怎样对自己已有的图示进行调整与改造,皮亚杰提出了“同化、顺应、平衡化”这三个概念。皮亚杰认为,人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同化、顺应、平衡化作用,使得图式不断得到改造,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即能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解决现有的问题。例如,当儿童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时,在实际生活中就会很容易回答出“妈妈买了几个苹果”。“顺应”就是已有的图式与当前的情境产生了矛盾,无法顺利解决当前问题,需要调整已有的认知结构,来适应当前情境和解决遇到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改变旧观点以适应新的情况。而当已有的图式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情境时,就产生了皮亚杰所说的不平衡状态,个体很自然地会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调整这种不平衡。所以说,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构建和完善其认知结构,从而实现认知发展的。 另外,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对后世教育心理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儿童智能发展不平衡研究 作者简介
霍洪田,生于1975年,山东省平原县人,宁夏大学教育学硕士,现为四川大学在读博士,德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儿童教育、心理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省、厅级课题四项,如: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外对比研究、企业招聘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有效对接体系构建与机制研究等,并获多项科学研究成果。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4.7¥45.8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5.9¥49.8 - >
烟与镜
烟与镜
¥15.4¥48.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15.1¥39.8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9.7¥14.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9¥1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5.1¥39.8 -
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15.7¥36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1¥39.8 -
乡土中国
¥11.2¥19 -
张医生与王医生(八品)
¥22.4¥68 -
容忍与自由
¥1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