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建构中的尝试问题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11799
- 条形码:9787100111799 ; 978-7-100-1117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美学建构中的尝试问题 本书特色
本书对20世纪初以来围绕美学基本理论的讨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书中认为当代中国美学有七种美学模式,并就其得失一一进行了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围绕美学的定位、对象、基本问题、方法论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展示了一个综合并超越七种模式的新的美学大纲。
美学建构中的尝试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真实地评介了前人的已有成果以及学界对这些成果的反映,同时又将理论上尚待解决的问题直接提到人们面前,成为深入思考和讨论的契机。作者在书中陈述的观点实际上是经过长久思虑形成的一部新的美学纲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美学建构中的尝试问题 目录
导言 ………………………………………………………………………………… 1 上编………………………………………………………………………………… 1 **章 王国维: 以 “境界” 为核心概念的美学建构… ……………………3 概 评… ………………………………………………………………………… 3 **节 从 “美” (及 “美术” ) 到 “境界” ………………………… 6 第二节 “境界” 代表了一种观念… …………………………………………… 9 第三节 “境界” 的内在规定性… ……………………………………………… 12 第四节 以 “境界” 为核心的诸范畴…………………………………………… 18 第五节 “境界” 的哲学美学渊源… …………………………………………… 24 附录一 宗白华: 将 “意境” 概念归入文艺学… ……………………………30 附录二 朱光潜: 给 “意境” 以论理的解析… ……………………………… 39 第二章 宗白华、 吕澂、 朱光潜、 叶朗: 以 “美感经验” ( “美感态度” “移情”“直觉” “感兴” ) 为核心概念的美学建构………………………44 概 评… ………………………………………………………………………… 44 **节 宗白华: 美感态度……………………………………………………… 51 第二节 吕澂: 感情移入………………………………………………………… 59 第三节 朱光潜: 直觉…………………………………………………………… 67 第四节 叶朗: 感兴……………………………………………………………… 76 附录一 朱光潜对直觉及相关概念的反思… ………………………………… 83 附录二 蔡仪: 心理学不能解决美学问题……………………………………… 86 附录三 李泽厚: 不能忽视直觉背后的社会生活内容………………………… 89 附录四 阎国忠: 几个值得推敲的概念和论断………………………………… 92 第三章 蔡仪: 以 “典型” 为核心概念的理论建构… ………………………94 概 评 … ………………………………………………………………… 94 **节 “典型” 概念的提出及其历史演化… ………………………………… 96 第二节 “典型” 与 “美的规律” ……………………………………………98 第三节 美的客观存在是**位的问题… …………………………………… 99 第四节 以 “美的观念” 为中介的美感论………………………………………101 第五节 作为现实的典型化的艺术论… ……………………………………… 104 附录一 李泽厚: 美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106 附录二 刘纲纪、 陈望衡、 朱狄: 对 “美的规律” 的质疑………………107 附录三 吕荧: “典型” 不是抽象的客观的存在… …………………………109 附录四 朱光潜: 美感的对象不是 “物” 本身… ……………………………110 第四章 高尔泰: 以 “自由” 为核心概念的美学建构… ……………………111 概 评… ………………………………………………………………………… 111 **节 自由是人的本质… …………………………………………………… 113 第二节 “自由” 作为美学的核心概念… ………………………………………115 第三节 从 “美是自由的象征” 出发的理论构架………………………………117 第四节 美学是哲学之树上的一个分枝的人学… …………………………… 122 附录一 吕荧: 美是人的观念……………………………………………………124 附录二 宗白华: 美的客观存在是一个事实……………………………………126 附录三 阎国忠: 高尔泰在根源处的偏失………………………………………128 第五章 李泽厚、 朱光潜、 蒋孔阳: 以 “实践” 为基础概念的美构……130 概 评… ………………………………………………………………………… 130 **节 李泽厚: 自然的人化……………………………………………………134 第二节 朱光潜: 艺术生产………………………………………………………153 第三节 蒋孔阳: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160 附录一 李泽厚: 从 “自然的人化” 到 “人活着” ………………………170 附录二 蔡仪: “实践美学” 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 “实践观点” … ……173 附录三 阎国忠: “实践活动” 不等于 “审美活动” … …………………177附录四 刘晓波、 潘知常、 杨春时: “实践美学” 的 “理性主义” 向…181 第六章 周来祥: 以 “和谐” 为核心概念的美学建构… …………………186概 评… ………………………………………………………………………… 186 **节 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 187 第二节 美是和谐… …………………………………………………………… 190 第三节 审美的历史形态: 和谐与崇高…………………………………………191 第四节 作为审美关系表现形式的艺术… …………………………………… 195 附 录 王一川: “审美关系” 不是美学研究的对象… ………………… 197 第七章 后实践美学: 以 “生命” ( “生存” ) 为核心概念的美构 199 概 评… ………………………………………………………………………… 199 **节 潘知常: 自由生命活动的理想实现……………………………………203 第二节 杨春时: 超越性的生存活动……………………………………………221 附录一 阎国忠: 后实践美学对审美活动的误释………………………………232 附录二 朱立元: 后实践美学的 “本体论” 之误… …………………………236 附录三 张玉能: “实践” 而非 “生存” 是美学的逻辑起点………………238 附录四 封孝伦: “生命” 概念尚待精确界定… ……………………………241 附录五 张立斌: “生存” 作为逻辑起点之误… ……………………………242 下编…………………………………………………………………………………243 第八章 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 —— 关于美学学科定位问题… ………… 245 **节 在何种意义上美学是哲学的分支… ………………………………… 245 第二节 能不能把美学归之于审美心理学或文艺心理学… ………………… 250 第三节 美学与艺术哲学、 艺术社会学的关系…………………………………253 第四节 美学作为人文科学如何可能… ……………………………………… 259 第九章 何谓审美活动? ——关于美学的对象问题… ………………………264 **节 对美学对象问题种种回答的回顾… ………………………………… 264 第二节 对以 “主体性” “对象性” 界定审美活动的质疑… ………………268 第三节 对以 “超越性” 界定审美活动的质疑…………………………………274 第四节 对审美活动的尝试性界定… ………………………………………… 287 第十章 人与自然的统一 ——关于美学的基本问题… ………………………295 **节 美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 295 第二节 自然美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直接见证… ……………………………… 298 第三节 自然美的历史与逻辑层次… ………………………………………… 304 第四节 人、 自然及人与自然的统一……………………………………………311 第十一章 思辨、 反思、 体验 —— 关于美学方法题… ……………………320 **节 从 “自上” 的到 “自下” 的… ……………………………………320 第二节 从心理学的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学的… ………………………323 第三节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社会学方法到哲学、 社会学、 心理学各 种方法的综合… ………………………………………………………… 328 第四节 思辨、 反思、 体验………………………………………………………331 主要参考文献… …………………………………………………………………337 后记… ……………………………………………………………………………346
展开全部
美学建构中的尝试问题 作者简介
阎国忠,1935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学家,早年是朱光潜的助教。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台州学院艺术学院院长,现已退休。著有《古希腊罗马美学》《美是上帝的名字——中世纪神学美学》《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攀援集》等,主编并参与撰写《西方著名美学家评传》《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
徐辉,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艺术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哲学博士。著有《有生命的影像——吉尔德勒兹电影影像论研究》,在《文艺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张玉安,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发表《庄子人生哲学的现代意味》《孟子的精神气象及其现代启示》等论文二十余篇。
张敏,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美学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大学哲学博士。主持国家课题《农业环境审美价值研究》,在《文艺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