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484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0.2(4.1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46002
  • 条形码:9787516146002 ; 978-7-5161-460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 本书特色

高建平主编的《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围绕“21世纪的文艺理论:国际视域与中国问题”展开研究,集中探讨了“文艺理论基础与前沿”、“西方文论与中外文论比较与影响”、“古代文论研究的新走向”、“中西比较中的美学研究”、“文化研究与新媒介”、“创作实践中的理论介入”等学界普遍关心的重要理论问题,试图通过学者的研究与关注,在中外越来越多的理论交流与对话中,探讨文艺理论的老问题、新发展,以推进我国文艺理论的持续发展,为21世纪我国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 内容简介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围绕“21世纪的文艺理论:国际视域与中国问题”展开研究,集中探讨了“文艺理论基础与前沿”、“西方文论与中外文论比较与影响”、“古代文论研究的新走向”、“中西比较中的美学研究”、“文化研究与新媒介”、“创作实践中的理论介入”等学界普遍关心的重要理论问题,试图通过学者的研究与关注,在中外越来越多的理论交流与对话中,探讨文艺理论的老问题、新发展,以推进我国文艺理论的持续发展,为21世纪我国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 目录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届年会暨“文学理论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复兴”学术研讨会祝辞
文学基础理论研究
文学理想:一束普照人类心田的希望之光
呼唤坚挺的艺术——对当下文学平庸化的思考
试论文学本质的多向生成
冗余时代的中国文学现状及理论建构
裂变中的疏离与传承——从内在向度看现代汉语文论的发展理路
先秦两汉时期儒家美学与古希腊罗马美学论创造主体的修养
何谓“边缘美学”
蔡仪美学思想的当代学术价值和意义

古代文论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文本观念的另类表达
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边缘化状况调查报告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学术公案及其理论思考
论“道”:泰州学派王襞的审美人格思想
易学语言观念及其诗学意义
“了解之同情”——一种阐释学循环
审美认识的流程——孔子“兴、观、群、怨”说新探
文字革命与文学革命——晚清与“五四”汉字改革与文学变革的关联探析
中和之美:文化还原与现代转化

西方文艺理论专题
现代艺术的存在之维及其反思——阿多诺论艺术的历史传承性
自由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
话语的碎片与秩序:福柯话语理论的修辞学解读
中国后殖民文学话语的文化身份诉求殛其自我超越
西方解释学批评的理论阐释与批评实践
“后理论时代”:命名误用与歧义
谢林与康德美学思想比较论
理论幻景与实践焦虑——读者走向前台之后的学理反思

文化理论与文化发展研究
数码艺术的原点考察
文化符号经济论:“批判的文化经济学”的建构
文化·文明·自由——关于“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反思
也论学衡派的“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异质文化文学对话之我见
从文学符号谈异质文化系统文学差异性
布达佩斯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发展脉络
阿多诺的遗产——文化工业理论在新世纪语境中
跨越边界——走向商业化的审美文化

文艺批评专题研究
孔子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孔子的方法
秋千与解构——《呼吸秋千》的解构主义解构
文化生态视阈中的李长之文学批评
他有几个灵魂?——《红与黑》中于连的人格意象分解
福克纳的生态女权主义观——以《喧哗与骚动》为例
文学名著影视改编新论——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来看

2012中国文论年度研究专题
2012:探寻《延安讲话》的当代意义
2012年西方文论研究报告
2012年审美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报告
2012年艺术学学科研究报告孙晓霞 李阳洪 王永健
2012年少数民族文艺理论话题年度述评
从2012年学术会议看我国文论研究现状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七卷本《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国别研究》述评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造性研究——研读《陆贵山文集》(8卷本)
学术史写作的典范之作——评《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

附录
一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历届会议
二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来稿须知及稿件体例
展开全部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 节选

  二 国家意识形态的体制化规训  国家意识形态是特定历史阶段中的社会形态、国家体制、政党意识、民众意愿等要素在主流观念形态层面的综合反映,而不仅仅指涉占统治地位的政权意志或政党意识。历史性、综合性、主导性是其基本特征。国家意识形态的历史性,致使其总与特定的时代相联系,因而具有动态变异性。综合性体现了国家意识形态必要的包容性和代表性,据此可以解释特定统治阶级利益何以在某些时候可以甚至应该与被统治阶级的基本诉求趋近一致。主导性保证了国家意识形态的有效性、调控性,亦即对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社会生活的体制化规训功能。  国家意识形态对于特定时代文学活动与文学本质的限制力不言而喻。尽管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千差万别,但这种限制力量宏观上大致分为两类:合理限制与不合理限制。合理化的国家意识形态限制源自良性的经济基础,反映着相对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代表着合规律合目的的上层建筑,因而推动文学创作在生活与艺术双重白适的状态下有序敞开。在这种状态下,文学生态相对生动活泼,所谓文学本质也可能率性而多样。与此相反,不合理的国家意识形态限制要么进行一元化的高压管控,要么放任庸俗、低俗、媚俗趣味的滋长,其结果是对文学生态的压抑性干预或纵容性损毁。文学研究的惯性思维是,对合理化的国家意识形态限制常常视而不见或习以为常,而对不合理的国家意识形态限制特别是对其中的压抑性干预保持高度戒备,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将之理解为先天性对抗机制。这种文化不适应症背后的排斥心理,使文学活动与政治意识之间每每处于高度的紧张关系状态,从而刺激“编外创作”、“地下写作”、“民间文学”等另类方式,客观上起到了释放生命能量、宣泄生活块垒、平衡文学生态的作用。  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以及意识形态观的演变,冯宪光曾撰长文予以论述。在他看来,“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并非马克思首创。法文意识形态是由法国启蒙理性哲学家德斯蒂。德.特拉西(Dcstuttdc Tracy)于1796年首先提出来的,其*初语义并不是现今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而是主张建立对概念和感知进行科学分析的方法的学问,意为“观念学”。后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两著作中对法国理性主义概念进行革命性改造。“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学观至为重要的是,在这个经典论述中,马克思把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形式’,对其进行社会本质的说明。这里关于艺术的判断也是全称的和中性的,即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一切艺术都是‘意识形态的形式’。艺术是意识形态,就成为马克思认识艺术的社会本质的根本性思想。”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