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创造学与创新管理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5088924
- 条形码:9787215088924 ; 978-7-215-0889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创造学与创新管理 本书特色
陈红编著的《创造学与创新管理》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介绍了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一般来说,创新能力强的人,大都具有反潮流的精神。不论生活在哪种社会、哪个时代,*早发现新事物的,总是极少数人,而对于这极少数人的新观念和新发现,当时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赞同甚至激烈反对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每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相对固定化的模式里,他们很难摆脱早。
创造学与创新管理 内容简介
《创造学与创新管理》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介绍了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一般来说,创新能力强的人,大都具有反潮流的精神。不论生活在哪种社会、哪个时代,*早发现新事物的,总是极少数人,而对于这极少数人的新观念和新发现,当时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赞同甚至激烈反对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每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相对固定化的模式里,他们很难摆脱早。
创造学与创新管理 目录
**节 创造及相关概念
一、创造的含义
二、创造的相关概念
三、创造的特征
第二节 创造学概述
一、创造学的含义及研究对象
二、创造学的两条基本原理
第三节 创造力及其影响要素
一、创造力的含义
二、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第二章 创造性思维
**节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过程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点
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法
一、联想
二、想象
三、灵感
四、直觉
第三章 发散思维
**节 发散思维含义及特点
一、发散思维的含义
二、发散思维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发散思维的常用形式
一、横向思维
二、逆向思维(反向思维)
三、多路思维
四、立体思维
第三节 如何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一、材料发散
二、功能发散
三、结构发散
四、形态发散
五、组合发散
六、方法发散
七、因果发散
八、关系发散
第四章 集中思维
**节 集中思维的含义和特点
一、集中思维的含义
二、集中思维的特点
第二节 集中思维的形式与思考方法
一、集中思维的形式
二、集中思维的思考方法
第三节 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区别
一、思维指向相反
二、两者的作用不同
第五章 创造过程
**节 创造过程概述
一、创造过程的概念
二、典型创造过程介绍
第二节 创造过程的组织
一、创造团队的构建
二、创造团队的协作与合作
第六章 创造技法
**节 列举型创造技法
一、缺点列举法
二、希望点列举法
三、特征点列举法
第二节 推理型创造技法
一、移植法
二、类比法
三、形态分析法
第三节 组合与分解型创造技法
一、组合法
二、分解法
第四节 设问型创造技法
一、奥斯本的检核表法
二、和田12法
三、5W1H法
第五节 智力激励型创造技法
一、奥氏智力激励法
二、默写式智力激励法
三、卡片式智力激励法
四、三菱式智力激励法
第七章 思维定势的突破
**节 思维定势的认知
一、有关定维定势的几个概念
二、思维定势的特征
三、思维定势的作用
第二节 思维定势类型
一、经验型思维定势
二、书本型思维定势
三、从众型思维定势
四、权威型思维定势
五、自我中心型思维定势
六、直线型思维障碍
七、其他类型的思维障碍
第三节 突破思维障碍
一、扩展思维视角,改变方事顺着想的思路
二、转换问题获得新视角
三、把直接变为间接
创造学与创新管理 节选
《创造学与创新管理》: 4.知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一经公开,人人都有权享用。但在商品经济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先运用新知识的人,才能够获得*大的利益。而跟在后面的人,则往往因市场变化、信息过时及知识陈旧而落后。因此,知识的公开既有长处,也有短处。人们一旦不能照搬知识或照搬不灵时,就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具有创造力则不会受制于人,因为人们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创造力的能动性,使知识得到突破和提高。无数成功的创造实践告诉人们,开发创造力,既不能忽视知识的重要性,也不能把知识视为僵化的东西,而是要灵活地运用知识,主动地驾驭知识,科学地组合知识,还要以别人想象不到的方式利用知识。 (三)能力 由于智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所以构成智力的各个要素都会对创造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而在构成智力的各个要素中,与创造力有密切联系的有以下几个能力要素。 1.认知能力。这是指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认知能力本身有高低级之分,低级者为简单的观察和感觉,高级者为深入的领悟和理解。认知能力差的人可能会对某些创造机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把握不住创造的契机;而认知能力强的人则可能会从错综复杂的各类现象中,“明察秋毫”、“独具慧眼”,找到可供创造的目标。 2.记忆能力。记忆能力,简称记忆力,它是人脑保持已获信息的能力。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三个环节。当人们领略了风景秀丽的湖光山色,欣赏了美妙动听的音乐舞曲,阅读了知识丰富的书刊杂志或学习了作用奇妙的生活技能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中许多特殊的印记信息输入到大脑皮层中,并留下相应的感知印象,这就是识记。其主要功能就是识别和记忆事物的特点及其联系,进而积累知识。保持是指将识记中获得的印象或信息加以沉淀和储存。其目的是为了将储存的东西能迅速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再认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而再现是指已掌握的知识能回想起来,即事物不在眼前时或时过境迁后,人脑对事物还可浮现。人脑中的创造性构思往往是人们经验和知识的重新编排和再度组合。因此,记忆力越好,掌握的经验和知识的总量就越多,做出发明创造的概率也就越大。3.评价能力。评价能力是指根据逻辑标准将各种信息进行比较,以得出正确评判和*终决策的能力。 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曾指出:“我们的头脑主要是两重的:一重是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的评判头脑;另一重是想象、预见和产生思想的创造性头脑。评判可能有助于使想象走入正轨,而想象可能有助于启发评判。”在发明创造活动中,人们常常要对事物进行优劣性、先进性、合理性、同一性、相似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评价,以便从众多的创造性设想中,选择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且功能完善的*佳方案,因此评价能力对创造力也有很大影响。4.观察能力。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具有探索的性质。全面、正确、深入地观察事物的能力称为观察力。不同的人对复杂事物的观察能力有很大的不同,这种能力的差异就可能成为发明家成功与失败的决定条件。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力,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确细致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观察力的水平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人们掌握的知识水平决定的,观察能力的发展可以丰富人们的知识,丰富的知识又可能提高观察能力。科学家巴斯德说:“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这里说的准备,包括知识的准备。可以设想一个缺乏知识的人,即使看到了同样的现象,也不可能得出导致重大发现的正确结论。所谓培养观察力,就是使人们学会从更多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学会在不经意中对事物产生深刻印象。 ……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3.5¥39.8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9¥16.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32.4¥49.8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朝闻道
朝闻道
¥8.8¥23.8
-
古籍编辑工作漫谈(八品)
¥8.3¥16 -
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二十一辑)
¥18.4¥58 -
科学研究的方法
¥19.5¥56 -
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二辑)
¥17.5¥50 -
劳沫之新闻文集
¥34.4¥88 -
编辑想要什么:科学期刊论文发表指南
¥1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