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农村土地换保障的实践反思与理性建构

中国农村土地换保障的实践反思与理性建构

作者:郑雄飞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5-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9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7.0(6.0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农村土地换保障的实践反思与理性建构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2650245
  • 条形码:9787542650245 ; 978-7-5426-502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农村土地换保障的实践反思与理性建构 内容简介

  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土地换保障”在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探索,也引发了学术界的诸多争议。《中国农村土地换保障的实践反思与理性建构》旨在平息争议和改进实践,主要探讨“土地换保障”是否成立,其内在的理性是什么?在田野调查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切入,通过实践描述、理性分析和理论推演,从“利益需求”、“权利保护”和“抗风险能力建设”三个维度对“土地换保障”进行了实践反思与理性建构。研究发现,当前流行的有关“土地换保障”的观点是不准确的;具体而言,以“土地”交换“基本保障”是不成立的甚至是错误的,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但也不能全盘否定,在依法自愿的前提下农村人口可以用土地权益来添置“补充保障”且必须遵循“民生三角”的基本原理。

中国农村土地换保障的实践反思与理性建构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理由
1.1.1 研究缘起:“土地”链接两大战略
1.1.2 实践基础:机制的磨合
1.1.3 学界的“张力”:相关研究综述-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内容厘定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目的与目标
1.2.3 研究内容
1.2.4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书结构

第2章 “土地换保障”的相关实践——以成都市为例
2.1 选择“成都”的原因:典型性分析
2.1.1 西部明珠之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2.1.2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投入重镇
2.1.3 城乡一体化:实践创新的前沿阵地
2.2 成都“土地换保障”的相关实践
2.2.1 “征地补偿安置”模式
2.2.2 “双放弃、三保障”模式
2.2.3 “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保”模式
2.3 “土地换保障”的类型与实质
2.3.1 “土地换保障”的类型概括
2.3.2 “土地换保障”的实质破解

第3章 “土地换保障”的三维审视(一)——基于利益需求的视角
3.1 “三维审视”的缘由与逻辑起点:资源配置的研究取向
3.2 从利益需求视角看“土地换保障”
3.2.1 政府的意志力和行为取向分析
3.2.2 农村人口的意愿和行为取向分析
3.2.3 村集体的意愿和行为取向分析
3.2.4 企业的意愿和行为取向分析
3.3 小结:“土地换保障”中参与主体意愿和行为取向概述

第4章 “土地换保障”的三维审视(二)——基于权利保护的视角
4.1 农民拥有哪些权利
4.1.1 国民权利
4.1.2 村民权利
4.2 “土地换保障”中有关农民权利保护的学理分析
4.2.1 基于公民权与村民权二者结合的人权视角
4.2.2 基于自物权与他物权二者结合的物权视角
4.3 “土地换保障”中有关农民权利保护的现状评析
4.3.1 当前法律法规等行为规范的建构状况
4.3.2 对“被征土地换社保”权利保护状况的评价
4.3.3 对“双放弃、三保障”权利保护状况的评价
4.3.4 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保”权利保护状况的评价
4.4 小结:权利保护视角下“土地换保障”的综合评估

第5章 “土地换保障”的三维审视(三)——基于抗风险能力建设的视角
5.1 “土地换保障”之前农村人口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5.1.1 从生命历程的角度看农村人口面临的风险
5.1.2 从不同群体的角度看农村人口面临的风险
5.2 “土地换保障”为农村人口提供的风险防御机制
5.2.1 为被征地农村人口提供的风险防御机制
5.2.2 为“双放弃”农村人口提供的风险防御机制
5.2.3 为放弃或出让“承包经营权”农村人口提供的风险防御机制
5.3 从抗风险能力建设角度对“土地换保障”的评估
5.3.1 基于“风险树”的分析方法
5.3.2 对“土地换社保”抗风险能力建设的评述
5.3.3 对“土地换保障”内在风险的评述
5.4 小结:“土地换保障”抗风险能力建设的综合评价

第6章 “土地换保障”的理性建构(一)——资源配置的内在机理
6.1 资源配置的方式和主体
6.1.1 计划机制与政府
6.1.2 市场机制与企业
6.1.3 志愿机制与第三部门
6.1.4 三种机制的融合: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
6.2 资源配置的内在机理:“民生三角”
6.2.1 资源配置的模型结构
6.2.2 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第7章 “土地换保障”的理性建构(二)——基于“民生三角”的思考
7.1 “土地换保障”的道德应该:经济社会转型中利益格局的变化
7.1.1 “人一地关系”:人口自由流动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7.1.2 “地一权关系”:农业集约化经营与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7.2 “土地”与“社会保障”之比较分析
7.2.1 “土地”和“社会保障”的属性及其衍生权利束的分析
7.2.2 基于“土地”和“社会保障”异同的分析
7.2.3 小结:基本保障不能换,补充保障可以换
7.3 “土地换保障”的实践理性:基于“民生三角”的思考
7.3.1 以农民的利益需求为导向,公平配置城乡资源
7.3.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实施,切实保护农民权利
7.3.3 加大投入,强化能力建设,多方合作共赢

第8章 结束语
8.1 主要研究成果与研究特色
8.1.1 主要的研究成果
8.1.2 主要的研究特色-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