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蒋筑英-一生追逐科学之光

蒋筑英-一生追逐科学之光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123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15.0(6.0折) 定价  ¥2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蒋筑英-一生追逐科学之光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861089
  • 条形码:9787500861089 ; 978-7-5008-610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蒋筑英-一生追逐科学之光 本书特色

  《共和国劳模故事丛书·蒋筑英:一生追逐科学之光》是共和国劳模故事丛书之一。《共和国劳模故事丛书·蒋筑英:一生追逐科学之光》选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劳动模范蒋筑英,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了他的生平事迹,用栩栩如生的多格漫画呈现了他的成长历程。《共和国劳模故事丛书·蒋筑英:一生追逐科学之光》的出版,可以促动更多的劳动者了解劳模故事,学习劳模精神,争做有力量、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一代新人,让劳模精神熠熠发光,永远传递。

蒋筑英-一生追逐科学之光 内容简介

  《共和国劳模故事丛书·蒋筑英:一生追逐科学之光》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蒋筑英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他是我国光学界的优秀人才,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1位逝世后被追认为全国劳动模范的知识分子。他在科学研究中勇探索,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着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建成了我国第1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的关键技术难题。他的进取精神和高尚人格,成为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华儿女为民族崛起而努力拼搏。

蒋筑英-一生追逐科学之光 目录

1.动荡童年 许宏愿勤读书
2.好学不倦 打基础报祖国
3.刻苦钻研 搞科研攻难关
4.成家立业 结姻缘教子女
5.研无止境 钻科学攀高峰
6.勤勤恳恳 助同事甘奉献
7.省吃俭用 赴进修犹忧国
8.安贫乐道 居陋室让住房
9.刻骨铭心 加入党圆夙愿
10.积劳成 疾疾病发猝然去
大事记
后记
展开全部

蒋筑英-一生追逐科学之光 节选

  《共和国劳模故事丛书·蒋筑英:一生追逐科学之光》:  1938年,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着中国大地。远在西南边陲的贵阳也未能幸免于难,天灾人祸不断,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旱,加上日寇不时前来空袭,一片生灵涂炭。  这年8月13日,黔灵山下,一个旧职员家庭迎来一个新生命。尽管时局动荡不安,天气又酷热难耐,这个呱呱坠地的小生命还是让愁眉不展的一家人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孩子的父亲叫蒋树敏,在贵州省政府部门工作,算是一位文化人,想到贵阳以制作弦乐器“筑”而闻名,便给这个小生命取名为筑生。后来,为了给自己的孩子都取个响亮的名字,蒋树敏决定按“英雄豪杰”四个字的顺序排下去,长子筑生便更名为筑英。  蒋家其实并不是贵阳人,老家是在浙江杭州。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整日狂轰滥炸,美丽的西湖在战火中被撕成碎片,百姓们为躲避战乱,纷纷举家外逃。蒋家就这样随着逃难的人群,离开了杭州。  蒋树敏抛弃了在杭州的银行职员工作,带着一家老小投奔贵阳的一门远亲。他们一路风尘仆仆,颠沛流离,辗转30多天才到了贵阳。  在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出生的蒋筑英,从小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为了躲避空袭,母亲不得不带着襁褓中的婴儿躲进黔灵山的防空洞里。因为担心敌机突然杀回来丢下一颗夺命炸弹,他们通常一躲就是一天。防空洞里阴冷潮湿,空气不通,几乎令人窒息。蒋筑英的童年,几乎就是这样奔波于毛坯房和防空洞之间,听着外面令人毛骨悚然的警报声和轰炸声。他无时无刻不盼着能重见天日,享受阳光。  蒋筑英的这个愿望终于在1945年实现了。祖国儿女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不断地奋起反抗,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终迎来厂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6年1月,蒋筑英和家人离开贵阳,回到了故乡杭州。  1949年5月,杭州解放,幸福快乐的新生活开始了。这一年,蒋筑英**次看到毛主席的画像,看到英勇的解放军,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他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立志要报答党,为建设伟大的新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到杭州之后,蒋筑英进了抚宁巷小学读书。他聪明懂事,一直是全校赫赫有名的学习尖子,却从来不因成绩出类拔萃而骄傲自满。  蒋筑英聪颖过人,知识广博,经常绘声绘色地给同学讲有趣的历史故事和自然科学现象。到了钱塘江,讲到天体引力、潮汐现象,如交叉潮、回头潮,他亦是毫不含糊,讲得头头是道。  “弯下身子帮助他人站起来,这是对心灵很好的锻炼。”在战乱中度过童年的蒋筑英,培养了美好的品德,事事替别人着想,热心帮助同学,体贴照顾他人,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学校组织春游时,蒋筑英总会积极帮体弱的同学拿书包,给口渴的同学递水喝。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老人要过马路,他就立即走过去小心搀扶。开展普及文化、扫除文盲活动时,他背着小黑板,走街串巷给街坊居民补习文化知识,那股认真劲儿俨然是学堂里的先生。提起蒋筑英,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  蒋筑英快快乐乐地在红旗下成长。可是,一件大事让他的家庭再次陷入了困境。  那是一个夏日,正在三中学的蒋筑英放学回家,发现从来不比自己晚到家的父亲居然没有回来。四处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父亲因所谓的历史问题被送到农场去劳教审查。后来,父亲还被判了刑,这让蒋家受到了沉重打击。  当时,一大家子的生活重担全都落在『母亲和长子蒋筑英的身上。可是,母亲没有工作,蒋筑英也还在上中学,家里基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一家人的生活难以维持下去,年纪轻轻的蒋筑英在精神上和生活上都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无奈之下,母亲变卖了家中的一些衣物,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做起了糊火柴盒的活计。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蒋筑英每天一做完作业,就开始帮母亲糊火柴盒。虽然是男孩子,但他认真仔细,简单的小事也做得很用心。他想:“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从折纸盒体、抹糨糊到贴商标,每一道工序他都做得又快又好,渐渐地,甚至比母亲做得熟练得多。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