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习录
-
>
无障碍阅读典藏版:庄子全书
-
>
素书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价值
-
>
王阳明全集(全四册)
-
>
生活与忆念
-
>
名家小全集(4册)
自由空间与审美话语-社会领域分化中的当代中国审美文化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51822
- 条形码:9787516151822 ; 978-7-5161-518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自由空间与审美话语-社会领域分化中的当代中国审美文化 本书特色
《自由空间与审美话语——社会领域分化中的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立足于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以私人领域为具体切入视角,对当代审美文化的领域归属、性质功能、发展源流、现状困境、未来趋势以及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重新把握和阐释,拓展了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社会学维度。 本书认为,以自由为核心理念、以法律为活动准则的私人领域,促进了中国审美文化的现代转型,并使之转化为一种激发生命愉悦的生活形式和一项不可剥夺的社会个体权利。由于当代审美文化日益与市场、传媒、政治、公域、法律、阶层和种族等要素交织在一起,自由与危机并存,因此本书主张一种融价值中立与权力批判于一体的研究方法,在客观求真的基础上,揭示并批判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异化、霸权因素,维护审美的人文、自由内涵。
自由空间与审美话语-社会领域分化中的当代中国审美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以私人领域为具体切入视角,对当代审美文化的领域归属、性质功能、发展源流、现状困境、未来趋势以及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重新把握和阐释,拓展了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社会学维度。本书认为,以自由为核心理念、以法律为活动准则的私人领域,促进了中国审美文化的现代转型,并使之转化为一种激发生命愉悦的生活形式和一项不可剥夺的社会个体权利。由于当代审美文化日益与市场、传媒、政治、公域、法律、阶层和种族等要素交织在一起,自由与危机并存,因此本书主张一种融价值中立与权利批判于一体的研究方法,在客观求真的基础上,揭示并批判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异化、霸权因素,维护审美的人文、自由内涵。
自由空间与审美话语-社会领域分化中的当代中国审美文化 目录
绪论 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问题与出路 一 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三大领域 二 自觉而多元的研究方法 三 四种不良的研究倾向 四 视野的拓展与方法的融合**章 私人领域概念辨析 **节 私人领域的历史嬗变 一 私人领域的萌发期 二 私人领域的成熟期 三 私人领域的衰落期 第二节 私人领域的多元阐释 一 自由主义私域观 二 共和主义私域观 三 哈贝马斯对私域的改造 第三节 私人领域的本质特性 一 以个体自由为核心理念 二 丰富多元的内在结构 三 以私人财产权为前提 四 与现代民族国家同步 五 私人领域的“脱域化”趋势 第四节 私人领域与消极自由 一 “免于做什么”的消极自由 二 走向多元化的价值与真理 三 消极自由如何才不那么消极第二章 私人领域与审美文化 **节 私人领域与文化的现代转型 一 何谓“文化” 二 私人领域对文化转型的促进 三 现代性在私域中的分与合 四 私人领域对意义的生产 第二节 作为个体权利的审美文化 一 关于“审美文化”概念的论争 二 “审美文化”概念应如何提出 三 从“审美”到“审美文化” 第三节 当代审美文化的屙l生与功能 一 以对情感的自由体验为核心 二 定位于现实时空的身体事件 三 鲜明的社会结构特征 四 审美功能的伦理化第三章 领域合一与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问审美文化 **节 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的私人领域状况 一 “单位”对人身自由的限制 二 私域陷落的多重表征 三 私域失落的历史文化原因 第二节 纪律化、公共化的审美活动 一 遭受挤压的审美活动时空 二 严格规定的审美活动方式 三 全面受限的文化艺术内容 四 权力空隙间的流风余韵 第三节 同质化、革命化的文化空间 一 指向革命的历史空间 二 导向政治的劳动世界 三 挪作他途的家庭领地 四 遭到革除的身体属性第四章 领域分化与新时期审美文化发展 **节 新时期以来的私人领域状况 一 四个出场条件 二 三个组成部分 三 私人时空在当下的拓展 第二节 审美文化活动的新趋势 一 私人化倾向 二 身体化倾向 三 日常化倾向 四 例行化倾向 第三节 审美文化版图的分化与流变 一 五种审美文化形态 二 三个发展阶段 三 四种主导力量第五章 新时期审美文化的私人生活场景 **节 日常生活场景的浮现 一 日常生活叙事的两种表现 二 日常生活之“真”与“零度写作” 三 谁才是“老百姓故事”的讲述者 第二节 身体意象的突围 一 感性内涵的恢复与身体意象的多样化 二 “视觉禁忌”的失效与原始情绪的奔腾 三 商业机制对身体的表面化处理 四 权力因素对身体秩序的再次编码 五 “看”与“被看”的复杂权力关系 第三节 隐私话题的张扬 一 “隐私”与“隐私热” 二 商业陷阱还是心灵的安顿 三 谁的隐私 四 “她们”的倾诉第六章 逸出公私边界的网络审美文化 **节 重塑自我的网络“超位”写作 一 “在线”对“超位”的催生 二 自我边界的审美重构 三 网络写作对疯癫的矫正 第二节 网络文艺批评对文学公共领域的构造 一 大众自我启蒙的重要形式 二 平等参与与理性对话 三 公开批判的练习场所 第三节 网络趣味群体的聚合生成 一 有别于“灌生”的“聚生”模式 二 网络趣味群体的原生态性 三 从“想象共同体”走向“现实共同体”第七章 结构失衡与当代审美文化的危机与出路 **节 私域悖论与畸形审美 一 文化无意识的泛滥 二 审美趣味的畸变 三 没有意味的形式 第二 节私域软骨症与叙述断裂 一 私域构建的未完成态 二 审美空间的叙述断裂 三 走向虚无的叙述主体 第三节 私域传媒化及其美学后果 一 遭到压制的理性个体 二 从“伪公共”走向“伪私人”的文学公共领域 三 文艺批评的表演化 第四节 商业、知识与审美压迫 一 广告叙事及其询唤功能 二 专家系统对日常审美的包办 三 文化消费的道德化、科层化 四 纳入生产循环的自由时间 第五节 当代审美文化建设的四个原则 一 私人性与公共性的同步 二 情感化与理性化的平衡 三 传统心理与现代理念的交融 四 艺术与生活的相互扶助第八章 私域视角下的当代审美文化讨论 **节 审美快感与生态责任——对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生态学批判 一 天人合一还是视听奇观 二 “自然艺术”的生态破坏性 三 商业护航与原欲释放 四 审美快感的生态限度 第二节 商业欲望的美学修辞——传媒叙述中的“韩啸行为艺术展” 一 没有毛边的技术神话 二 被误置的行为艺术主角 三 强行植入的艺术命名 四 内在叙述的语义断裂 五 如何面对传媒叙事 第三节 新感性如何成为价值本体,——与王德胜教授商榷 一 “新感性”是“新”了还是“旧”了 二 “新感性”的“价值”应如何提出 三 感性价值能否被作为“本体” 四 日常生活美学是否还需进一步开放 第四节 文艺消费权益的提出与维护 一 何谓文艺消费权益 二 为何维护 三 维护的难点 四 如何维护参考文献后记
自由空间与审美话语-社会领域分化中的当代中国审美文化 作者简介
李红春,男,1975年生,山东德州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纽约大学访问学者。200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学术领域为美学与文艺学基本原理、当代审美文化、新时期文艺批评等。出版《儒释道背景下的唐代诗歌》(合著)等著作共2部。在《文史哲》《文艺争鸣》《天津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主持教育部和省社科项目共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多项。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多项奖励。
- >
山海经
山海经
¥17.7¥68.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5.9¥49.8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9¥16.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3.0¥32.8
-
谈美
¥7.3¥10 -
审美的人
¥15.8¥32 -
动物美学卷-极端动物笔记
¥16.7¥46 -
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9.1¥45 -
朱光潜谈美三十六讲
¥17.5¥49.9 -
美学十五讲
¥1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