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理论探讨与现实反思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7006690
- 条形码:9787567006690 ; 978-7-5670-066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理论探讨与现实反思 本书特色
牛慧娟编写的《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理论探讨与现实反思)》探析了大学生发展的主要内涵,从多学科视角论述了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对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进行了历史梳理和比较研究,以关系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进行了现实反思。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理论探讨与现实反思 内容简介
本书从学习过程、教学活动、虚拟实践、全力分配以及道德建构等多种关系中来反思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基本涵盖了大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交往主体、实践主体、道德主体、权力主体等方面的内容。
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理论探讨与现实反思 目录
**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涵
**节 人的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理念视野下的主体与主体性
第三节 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三章 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立论基础
**节 哲学视角: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理论旨归
第二节 心理学视角: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源需求
第三节 教育学视角: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机制
第四章 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历史分析
**节 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轨迹
第二节 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演变
第三节 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现实反思
**节 学习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第二节 教学活动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第三节 虚拟实践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第四节 权力分配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第五节 道德建构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第六章 构建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观念与制度环境
**节 “以生为本”的大学教育观念的确立
第二节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大学生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第七章 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可能途径
**节 课程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节 优良学风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三节 社团活动推动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结语参与是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大学生发展状况的问卷调查
后记
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理论探讨与现实反思 节选
《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理论探讨与现实发展/高等教育学博士文库》: (二)大学教育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适切性 大学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过程和阶段,与中小学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相比,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即专业性和学术性,也就是要传授高深的知识和探究知识。大学教育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适切性也就体现为大学如何通过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来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1.学习知识对于主体性发展的意义 (1)知识的性质与分类。“知识”这个词在现实生活中,被人们广泛使用,人们谈论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学习着各种各样的知识,教授着各种各样的知识,但对于“什么是知识”这个问题,很难给一个明确的答案。《辞海》中这样解释“知识”,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依反映对象的深刻性,可分为生活常识和科学知识;依反映层次的系统性,可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经验知识是知识的初级形态,系统的科学理论是知识的高级形态。按具体的来源,知识虽可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人的一切知识(才能也属于知识范畴)都是后天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对现实的反映。社会实践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检验知识的标准。知识(精神性的东西)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或物化为某种劳动产品的形式,可以交流和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① 《辞海》中关于知识的解释比较全面,知识的来源是实践,通过实践人们获得直接知识,但由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的知识都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得,尤其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积下来的宝贵经验和文化遗产都是间接知识,而教育就是人们获得这些间接知识的捷径。教育所教给学生的是科学知识、理论知识、间接知识,是知识的高级形态,也只有通过教育,个体才能获得系统的知识,才能理解和崇尚知识的价值,才能不断地从无知到有知,不断地丰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内容,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满足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知识需求。知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没有知识,教育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的也就不可能达到。那么教育所教授的这种科学理论知识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科学的理论知识具有以下性质:①客观性。客观性蕴含着与“事物本身”的属性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本来关系“相符合”,科学的理论知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关系,是人们经过感性知识的积累,通过理性思维的升华而获得的。②普遍性。科学理论知识的普遍性意味着“放之四海而皆准”,是超越各种社会和个体条件限制的,是可以得到普遍证实和接纳的,知识的普遍性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国家的人的交流成为可能。③中立性。知识的客观性导致了知识的中立性。中立性说明知识本身是无价值倾向的,知识本身无所谓好坏、善恶,它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是得到普遍的经验证实和逻辑证明的。正是由于科学的理论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的特点,所以知识是可以被教授的,也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 ……
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理论探讨与现实反思 作者简介
牛慧娟,1978年生,湖北京山人。200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曾参与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等多项研究,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全国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获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7.7¥24.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9.7¥42.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3.5¥39.8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9.8¥32.8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3.4¥42.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7.4¥58.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0.6¥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