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东北革命和抗日根据地货币研究
-
>
近代天津工业与企业制度
-
>
眉山金融论剑
-
>
图解资本论
-
>
金融炼金术(专业珍藏版)2021专业审订
-
>
认知世界的经济学
-
>
全球货币进化史
移动的力量-(精装升级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121238345
- 条形码:9787121238345 ; 978-7-121-2383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移动的力量-(精装升级版) 本书特色
为了移动互联网在“移动改变生活”阶段之后向更高层面发展,《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精装升级版)》作为《移动生产力》丛书的**部,着力围绕移动生产力的四大要素和三大技术驱动做了全面而深刻的研究和论述,对未来劳动者、管理者和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中国“弯道超车”的重大历史机遇等问题做了全景式解析,对全球范围内各行各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实践做了深入浅出地梳理和展示。《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精装升级版)》以全球化的视野勾勒出了移动生产力这一革命性生产力形态的发展体系架构,内容全面、资料丰富、条理清晰、分析客观,为读者提供了兼具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知识与见解,我个人认为值得一读。
移动的力量-(精装升级版) 内容简介
自乔布斯重新定义移动互联网之后,“移动改变生活”就在人类社会渐渐从理想照进现实。但是,“移动改变生活”就代表移动互联网的高境界了吗?《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精装升级版)》几位作者吕廷杰、李易、周军以突破性的视角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们坚定不移地预判: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只不过“小荷才露尖尖角”,未来十年,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强大的生产力,同时,作为一种颠覆性的力量,移动互联网还将重新定义人类生产力。 《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精装升级版)》围绕移动生产力的四大要素、三大背景、三大特征、三大先进性和三大技术驱动,未来劳动者、管理者和政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中国“弯道超车”的重大历史机遇等关键问题,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读者将在一行行充满“科技+人文”情怀的文字中看到一幅幅“现实+想象”的生动画面,特别适合政府官员、传统行业管理层、决策层阅读及学习。
移动的力量-(精装升级版) 目录
1.1 生产层级的变革正在发生
1.1.1 引子:Yammer的野心
1.1.2 概念一:GE在美国推动“工业互联网”
1.1.3 概念二: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
1.1.4 概念三:田溯宁在中国倡导的“产业互联网”
1.1.5 层出不穷的新概念背后是移动互联网向生产层级的渗透
1.2 如何看待这个变化——由消费到生产的再平衡
1.2.1 历史上的几次技术变革浪潮——从生产到消费的平衡
1.2.2 移动互联网——始于消费,但终将回归生产
1.3 再平衡背后的逻辑——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需要
1.3.1 创新是劳动生产率进步的关键
1.3.2 前两次工业革命
1.3.3 信息和桌面互联网革命
1.4 再平衡的意义和影响
1.4.1 移动互联网在消费层级的兴起已部分重构了社会
1.4.2 移动互联网向生产层级的再平衡将彻底重构社会
02 革命性的生产力-移动生产力
2.1 移动生产力的定义
2.1.1 三大背景
2.1.2 三大特征
2.1.3 三大先进性
2.2 移动生产力四要素
2.2.1 任何状态中的人
2.2.2 形形色色的智能机器
2.2.3 基于大数据的管理
2.2.4 无处不在的网络
03 移动生产力的三大技术驱动
3.1 终端技术
3.1.1 处理器
3.1.2 传感器
3.1.3 无线充电
3.1.4 新材料
3.1.5 新能源
3.1.6 增材制造
3.2 软件技术
3.2.1 云计算和雾计算
3.2.2 大数据
3.2.3 生物特征识别
3.2.4 增强现实
3.2.5 人机交互
3.2.6 人工智能
3.2.7 量子计算
3.3 网络技术
3.3.1 第四代和第五代通信技术
3.3.2 工业无线技术
3.3.3 近场通信
3.3.4 低功耗蓝牙
3.3.5 ZigBee
3.3.6 量子通信
04 劳动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1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已渐行渐远
4.1.1 移动互联网正在解放劳动者
4.1.2 劳动者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
4.1.3 大数据分析将成为劳动者的基本技能
4.2 集中化大生产模式正在被打破
4.2.1 自由决定劳动时间和场所
4.2.2 自由决定生产工具
4.2.3 工作和生活的边界被打破
05 企业组织管理正在遭遇重大变革
5.1 现行的考核机制将不再适用
5.2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必将重建
5.3 企业的信息和数据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5.4 企业的组织结构面临重建
06 越来越智能化的机器
6.1 终端及软件技术的进步使得单设备智能化成为现实
6.2 联网后的智能化设备实现了协同工作
6.3 大数据推动了真正意义上的机器智能化
07 大数据决定了政府和企业的智商
7.1 大数据概述
7.1.1 大数据的兴起
7.1.2 大数据的概念及特征
7.2 大数据,大时代
7.2.1 物联网带来了数据的爆发
7.2.2 云计算实现了大数据的技术基础
7.2.3 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使大数据实时分析成为现实
7.3 大数据的价值
7.3.1 大数据助力行政管理
7.3.2 大数据提高生产效率
7.3.3 大数据变革传统经营方式
08 中国正在超越
8.1 移动互联网助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8.1.1 经济结构不适应劳动力人口结构变化
8.1.2 投资刺激经济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
8.1.3 下一波经济增长将由技术进步带动
8.2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有超越的底气
8.2.1 与世界同步的基础网络
8.2.2 高度普及的智能终端
8.2.3 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应用
8.3 可持续增长的巨大空间
8.3.1 国民经济发展为移动互联网提供应用空间
8.3.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
8.3.3 深化改革释放更大的应用空间
8.4 中国必将超越
结语
致谢
名词解释
移动的力量-(精装升级版) 节选
《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精装升级版)》: 3.2.7 人工智能 机器性能的提升,一方面依靠机器处理逻辑计算能力的提高,即硬件的升级;另一方面依靠机器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即软件的优化。目前大部分工业机器人已可以实现代替大部分手工劳动的功能,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过了人类,但在像人类一样思考问题方面还是目前计算机的欠缺。以机器学习等方法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未来提升机器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机器生产的效率。 人工智能概念*早由约翰·麦卡锡在1956年的达特矛斯会议上提出。从那以后,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当计算机出现后,人类开始真正有了一个可以模拟人类思维的工具。1997年5月,IBM公司的“深蓝”计算机击败了人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这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完美表现。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上实现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采用传统的编程技术,使系统呈现智能的效果,而不考虑所用方法是否与人或动物机体所用的方法相同。这种方法叫做工程学方法,它已在一些领域内作出了成果,如文字识别、计算机下棋等。另一种是模拟法,它的实现方法和人类或生物机体所用的方法相同或相类似。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均属后一类型。遗传算法模拟人类或生物的遗传.进化机制,人工神经网络则是模拟人类或动物大脑中神经细胞的活动方式。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通过算法使得机器能从大量历史数据中学习规律,从而对新的样本做智能识别或对未来做预测。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机器学习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次浪潮: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 ……
移动的力量-(精装升级版) 作者简介
吕廷杰,教授,博导。1978年-1985年先后在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和管理工程系攻读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位。1989-1991年、1996-1997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公派留学,获应用系统工程博士学位。1994年在美国AT&;T工商管理学校和贝尔实验室学习进修。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其担任的社会职务包括但不限于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科技委委员、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通信专委会主任、中国通信学会管理专委会主任、国际电信协会(ITS)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国家管理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5.9¥49.8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3.5¥39.8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22.4¥40.0 - >
朝闻道
朝闻道
¥8.8¥23.8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5.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