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现代政党治理比较研究

现代政党治理比较研究

作者:周敬青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517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46.8(5.5折) 定价  ¥8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现代政党治理比较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45593
  • 条形码:9787516145593 ; 978-7-5161-455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现代政党治理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执政党之间相互借鉴治党经验,越来越成为政党政治发展的一种趋势。世界各国社会和政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政党形态千差万别,但加强政党自身管理,是任何一个政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周敬青编著的《现代政党治理比较研究》围绕现代政党治理的一般理论框架、政党组织成员录用、政党选举与党内决策程序、党内冲突及其解决、政党腐败的防止与控制、信息化时代的政党治理等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现代政党治理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执政党之间相互借鉴治党经验,越来越成为政党政治发展的一种趋势。世界各国社会和政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政党形态千差万别,但加强政党自身管理,是任何一个政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现代政党治理比较研究》围绕现代政党治理的一般理论框架、政党组织成员录用、政党选举与党内决策程序、党内冲突及其解决、政党腐败的防止与控制、信息化时代的政党治理等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现代政党治理比较研究 目录

序言
国外若干政党治理概述
美国民主党:正式规则、背景决定影响力
法国社会党的政党治理经验
政党治理经验:以德国社会民主党为例
统一俄罗斯党的政党治理经验
日本自民党党内管理机制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管理和结构
印度国大党:意识形态、组织和财务
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的政党治理的经验
埃及民族民主党丢失政权的原因解读:基于政治发展的视角
瑞典社会民主党兴衰沉浮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政党转型与政党治理方式现代化
社会大转型与中国共产党的角色转换
政党执政规律与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制度创新与执行成效研究
近1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新变化:转型与延续
从积累经验到把握规律
——十八大与中国共产党治党的新探索、新趋势、新思维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社会民主党的组织变革
欧洲社会民主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变化
西方政党意识形态现代化的路径及其启示
政党建设中若干问题探析
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
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派出代表机构若干问题探讨
完善党内权力治理的改革探索与思考
——基于任期制下党代表与党委会关系的分析
纪检监督机构与同级党委关系变迁的历史考察
——基于独立性视角的分析
公平正义视阈中的党内协商民主发展研究
治党有道:依法执政视野下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经验研究

政党腐败的预防与惩治
巴西劳工党的治党和反腐斗争
当今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党严明党纪问题的实践与经验教训
制度反腐与政党兴衰
——基于国外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的
经验
中国国民党在我国台湾地区执政兴替的若干思考
构筑政党执政的道德之维
——越南开展“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运动的解读

政党治理与政府、社会和民众关系
西方民主国家执政党对其政府控制程度研究
——以英美比较为例
施罗德时期德国社民党利益整合的理论和实践述评
税收、福利与欧美执政党社会治理困境研究
福利制度中的政党政治干预
——基于英美社会救助制度的比较研究
英国保守党语境中“大社会小政府”特点、困局及与我国的对比
密切党群关系需要科学借鉴国外民意调查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做群众工作的新思考新探索
古巴、越南共产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的做法和启示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理念和借鉴意义
创新与互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对青年团的政治引领
国外政党做群众工作的若干经验和启示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信息化时代下的政党治理
信息化时代的执政党建设:实践与挑战
新形势下执政党软实力特征及其风险研究
网络视阈下西方执政党与社会运动的互动及启示
“媒介化风险”境遇下的中国政党治理能力的策略应对
新媒体对西亚北非变局的影响及启示
展开全部

现代政党治理比较研究 节选

  当年,英迪拉·甘地反对保守派,指责他们立场反动,阻碍诸如银行国有化和废除王室内库等进步政策的实施①。结果使得国大党变得短期激进化并走向中央集权,也使得英·甘地获得了内阁和党内的完全控制权。这一变化导致国大党原本茁壮的根须枯萎了,统治的制度性也随之降低,变得更加个人化和高度集权化。英迪拉·甘地抛弃了原先权力分散结构下的党内民主,任命只对她个人效忠的人士担任邦国会委员会领导人。毋庸置疑,她的威权主义倾向严重损害了国大党在印度北部地区的良好信誉,该地区不得不承受“紧急状态”*过分的坏处,“紧急状态”成了印度政治的分水岭,因为民众对此的反对打破了国大党的政治垄断②。1977年的大选中断了国大党30年的中央执政,由人民同盟、印度民众党、国大党(组织派)以及社会主义党组成的政党联盟人民党取代国大党上台执政。  致使国大党衰落以及政府机构和管理机构弱化的责任大多应归于英·甘地的个人野心和王朝政治倾向,因为她着手改组了国大党,以满足自己的政治利益。然而,若非国大党当时已经陷入严重的、日益加剧的混乱中,则改组的必要性以及她是否有能力改组这两件事都将是不可想象的。简言之,国大党的衰落并非纯由完全的内部因素所酿成,也不是*高领导人中央集权的结果,从本质上说,是由政体、经济和社会中的范式变化所带来的。国大党既创造着社会变革,自身也为社会变革所塑造。国大党在变化,印度也在变化。  所有这些趋势都表明,印度社会正在酝酿大变革。平权行动和保留政策加剧着社会政治变革,创造了人数众多的落后种姓精英阶层。这些人在当时都受过教育,从事着非传统的职业,他们构成了一股规模小但呼声大的政治领导集团的核心力量,并开始改变公共话语。这一进程在1990年达到顶峰,当时曼德尔委员会提议,进一步扩大保留政策,让“其他落后阶级”(OBCs)也能得到中央政府工作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保留,这一路线遭到了高种姓中产阶级的强烈反对。低种姓阶级当时在质疑国家的治理方式,更重要的是,在质疑为何自己会被排除在官僚体系和政治权力之外。这些趋势预示了一场社会革命,使得从前被边缘化的社会群体获得了话语权,也使得他们获得了参与政治的通途。结果是,政治权力自上而下地从旧有的精英阶层转移到了奋力争取政治平等和机会均等的新团体手中。国大党逐渐失去了低种姓、在册种姓,甚至是穆斯林的支持,这些人本来都是国大党*忠诚的支持者,如今却在好几个邦中疏远国大党。在册种姓和穆斯林是国大党政治力量*重要的基础,一旦他们转而效忠不同的地区性政党,国大党的统治地位就真的发生了动摇。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