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湖南书院史稿-湖湘文库-乙编-32

包邮 湖南书院史稿-湖湘文库-乙编-32

作者:邓洪波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7-01
所属丛书: 湖湘文库
开本: 16开 页数: 88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0.8(5.2折) 定价  ¥117.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湖南书院史稿-湖湘文库-乙编-32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3907451
  • 条形码:9787553907451 ; 978-7-5539-074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湖南书院史稿-湖湘文库-乙编-32 内容简介

  《湖湘文库:湖南书院史稿》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湖南书院发展史略》,阐述自唐而清湖南书院1200余年的演变过程,注重时空分布、阶段性特征,以及书院对学术文化的贡献,且是其重点。  中编为《湖南书院名录》,实为湖湘大地各府州县522个书院的小史,意在呈现湖南书院的多姿多彩,关注每个书院的特色,亦是本书重点。  下编为《湖南书院规程辑录》,实为研究书院制度演变、内部运作以及描写书院的材料。

湖南书院史稿-湖湘文库-乙编-32 目录

前言
上编:湖南书院发展史略
**章 起于民间 源自书斋
**节 唐代湖南书院发展概况
一、唐代湖南书院一览
二、唐代湖南各书院纪略
第二节 唐代湖南书院的原初形态
一、源自民间的文化需求
二、唐代湖南书院的时空分布与基本形态

第二章 天下名院 半属湖南
**节 北宋湖南书院概况
一、北宋湖南书院一览
二、北宋湖南各书院纪略
三、北宋湖南书院的时空分布与基本状况
第二节 书院教学教育功能的强化
一、书院替代官学及其学校职能的强化
二、书院与宫学的互动
第三节 天下名院 半属湖南
一、天下四大书院之说
二、天下三书院与天下五书院
三、天下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
四、天下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
五、北宋书院与湖湘文化的奠基

第三章 学术之盛 无右湖湘
**节 南宋湖南书院概况
一、南宋湖南书院一览
二、南宋湖南书院的空间分布
三、南宋湖南书院的时间分布
第二节 湖南书院与湖湘学派及湖湘学统
一、南宋书院与湖湘学派
二、岳麓诸儒与湖湘学派
三、湖南书院与湖湘学统
第三节 湖湘之学的四大基地
一、天下道学之宗的岳麓书院
二、天下三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
三、道学之源的濂溪书院
四、夜郎文明之光的靖州鹤山书院

第四章 斯文之盛 引领南北
**节 元代湖南书院概况
一、元代湖南书院一览
……
中编:湖南书院名录
下编:湖南书院规程辑录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展开全部

湖南书院史稿-湖湘文库-乙编-32 节选

  赵汝腾为宋太宗的七世孙,与林阱友善。观其诗意,当是林阱山长任满转职湖帅幕府之时的送别之作。若然,则可以得出石鼓书院淳祐年间以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四学课士的结论,至少是推论。  开庆元年(1259)冬,元将兀良哈从交趾北还,兵掠衡州,衡阳尉穆演祖率兵拒敌,石鼓书院毁于战火之中,所谓“兵革之所过而废焉。在昔碑板照耀,扫灭无余,而朱子之记岿然独存”。次年,也就是景定元年(1260),湖南提点刑狱使俞琰(一作掞)到访石鼓,看到“岿然独存”于废墟中的朱子《石鼓书院记》碑,乃“抚穹石而叹日:斯文之未丧,宁非天哉!扫地更新,岂不在我?”慨然而有重建书院之念。于是,率“幕属赵崇垟与山长李访,拓旧址,授成模,斥钱粟,以召工役。不数月,燕居之祠,会讲之堂,肄习之斋,廪庖门庑,奂焉大备。典籍所栖,先贤所奉,各适位置,外则风雩诸亭映带后前,尽复旧观,增一亭于山之巅,扁日仰高。大辟射圃,将以暇日观士之德。又作祠以肖诸葛公之遗像。厥既就绪,侯则取明德新民之章为诸生丕扬其义,绝响再闻,士风复振”。②  这次重建,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由朱子之记“岿然独存”而生“斯文未丧”、“扫地更新”之念,实际强调石鼓作为儒家道场的文脉传承,湖湘之学的重要基地,振废在我,这是一种文化自觉与担当的表现。其二,从“大辟射圃”以观士德、“作祠以肖诸葛公之遗像”,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书院复兴于战火硝烟之中的时代特点。射圃是习射练武之地,武侯是忠义抗敌之人。在宋元决战前夜,俞提刑重建石鼓,“兴庙学于金甲排荡青衿憔悴之日”,意在“恢大义而压戎马之气”,学以致用,伸张“中国之所以服四夷者”之“礼义”于天下,属于“汲汲乎扶持斯文于几坠”的“知本”之举,是书院与学术相结合并作用于社会的典型反映。  宋末,尚有黄斡置田助学一事值得记述。雍正《湖广通志》卷二十三载:“衡州府石鼓书院,在府城北石鼓山。旧为寻真观,唐元和间士人李宽结庐读书其上,刺史吕温尝访之,有题《寻真观李秀才书院诗》。宋至道三年,郡人李士真援宽故事,请即故址创书院,以居衡之学者。景祐二年,刘沆守衡,请于朝,赐额日石鼓书院。淳熙中,部使潘畴、提刑宋若水先后修葺,而连帅林栗等成捐金相之。朱子有记。开庆己未毁,刑狱使俞琰复新之,提学黄斡出公帑易田以廪生徒。”光绪《湖南通志》及相关府县方志都有类似记述,明代弘治年间他还因此而人祀石鼓书院七贤祠。查黄斡置田*早见于元人黄清老《复田记》,①其称:“勉斋黄文肃公提举湖南学校,视芹藻地薄,请于朝,以公帑鬻籍入官田在茶陵之哀鹄乡者助之,由是衣冠济济,有上庠之风焉。”②又据元人傅若金记载,黄斡当时所置学田在衡州“属邑茶陵者东西庄凡六百亩有奇。茶陵既自为州,三分其一入州学,独东庄仍为书院田”。③由此可知,当时所置田亩,在茶陵东西二庄,总共有;“六百亩有奇”。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