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内部控制审计论

作者:姚刚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19.8(5.5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内部控制审计论 版权信息

内部控制审计论 本书特色

基于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委托代理过程的监督这一根本认识,姚刚博士编著的《内部控制审计论》从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和实现机制出发,提出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鉴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据以发表审计意见。进一步地,他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定义及其价值判断标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估、审计意见的形成,以及内部控制审计政策环境出发,论述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实现机制。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当前开展的内部控制审计实务、内部控制审计执业标准的建设,无疑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内部控制审计论 内容简介

  《内部控制审计论》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章,“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变迁”。《内部控制审计论》将对美国和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对当前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争论和观点进行评述。同时,对美国萨班斯法案404条款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以向读者展示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在美国的实施情况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章,“一种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对委托代理过程的监督机制”。这是对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理论解释。本章将从委托代理关系和审计的产生出发,对委托代理机制运行的本质,即委托代理激励机制和委托代理监督机制进行剖析。进而从经济制度的变化研究了委托代理关系的异化所导致的传统委托代理监督机制的失灵。由此,揭示内部控制审计是委托代理监督机制创新,即在对委托代理结果监督的基础上,增加对委托代理过程的监督,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委托代理过程进行监督,这是一种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也是《内部控制审计论》的立论。进一步地,对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学属性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合理性。  第三章,“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及其实现机制”。本章将对内部控制的概念进行辨析,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内部控制的本质进行了再认识,并导出了内部控制的目标。在对内部控制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进而提出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实现机制。  第四章,“内部控制有效性及价值判断标准”。本章将依据第三章提出的内部控制及其目标的观点,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定义;并依据内部控制契约观,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测度,为下一章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奠定基础。本章还将对现有主要的内部控制标准,即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价值判断标准进行介绍,并对如何在内部控制审计中采用上述标准进行评价。  第五章,“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与审计结论形成”。本章将基于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评价特征进行分析,并从评价学的角度,讨论如何在基于契约观的内部控制测度下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路径选择和约束条件。还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常见方法进行总结,并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各种方法的使用进行评价。*后本章将以内部控制降低交易费用目标为判断标准进行内部控制缺陷评估,并讨论内部控制审计结论的形成和审计报告的出具。  第六章,“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实现的保证措施”。本章从内部控制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问题、审计成本与审计质量问题以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法律责任问题四个方面,阐述了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保证措施。

内部控制审计论 目录

前言
导论
**章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变迁
**节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有关内部控制审计制度观点之争与述评
第三节 萨班斯法案404条款实施的跟踪研究

第二章 一种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对委托代理过程的监督机制
**节 从委托代理关系到财务报表审计
第二节 经济制度演变与传统委托代理机制的失灵
第三节 一种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对委托代理过程的监督
第四节 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学属性
第五节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化的合理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及其实现机制
**节 内部控制本质及目标的再认识
第二节 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 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实现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部控制有效性及价值判断标准
**节 内部控制有效性
第二节 基于契约观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测度分析
第三节 内部控制标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价值判断尺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与审计结论形成
**节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节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定性评价方法
第三节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定量评价方法
第四节 基于内部控制契约观的有效性认定与审计结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实现的保证措施
**节 独立性问题
第二节 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问题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内部控制审计论 节选

  (四)对上述观点的评价  内部控制的制度观、过程观和系统观反映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不同理解,也反映了内部控制的动态发展过程。  内部控制制度观主要从“控”、“制”的规定性上出发,较少探讨内部控制制度的边界,而是当然地将内部控制限定在企业内部的某一个环节和岗位,更多地强调政策、程序、方法、措施以及流程。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主要集中在会计、审计等职业界和相应的政府监管组织中。毫无疑问,这是对于内部控制*直接的解释,反映了会计、审计界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控制手段也主要是会计控制、财务控制。控制目标主要是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查错防弊、会计记录的准确性等。控制内容限于岗位分工、账目核对、业务标准化控制和程序控制。其局限性在于,内部控制制度观停留在内部控制的“制”上,而较少研究“控”,同时也是一个静态的观点。  内部控制过程观则主要从“控”、“制”的运行和结果出发,开始涉及除了会计控制之外的管理控制的内容,同时内部控制的边界也开始涉及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强调内部控制的动态过程。这种观点主要集中在管理学界、银行界和有关内部控制研究组织(如CO-SO委员会等)中。毫无疑问,这种观点反映了内部控制的管理需求.强调了内部控制的管理效率和结果。这是管理学界对于内部控制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的结果。这也是企业发展理论对于当前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经营风险日益加大,企业越来越强调风险控制的回应。这种观点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新增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目标。这是内部控制发展历程上的一个分水岭,由于对“控”的重视,为内部控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控制内容中除了包括“制”的因素,如业务标准化控制、程序化控制、决策机制外,还开始包括“控”的因素,如激励机制等。  内部控制系统观则主要从内部控制的边界出发,试图解释“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同时运用系统理论,强调“控”和“制”以及系统内外部关系的平衡性,强调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系统的目标规定性。这种观点主要集中在管理学界和经济学界。毫无疑问,这种研究是把企业的经济运行本质作为内部控制研究的落脚点,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种研究的角度站在资源配置效率上,具有革命性意义,为内部控制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但遗憾的是,这些研究没有能够深入到企业契约理论,如怎样保护企业产权等,而只是触及到了表面。  这些观点反映了对内部控制考察的不同视角,但没有反映内部控制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本质。基于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委托代理过程进行监督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对内部控制的本质及其目标的研究,就必须把内部控制放在委托代理关系中进行考察,结合企业契约理论,探索企业本质和内部控制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作用,才有可能准确把握内部控制的本质和目标。  一、内部控制契约观:内部控制本质是企业不完全契约的补充  基于上述分析,本书将从委托代理关系出发,考察内部控制在委托代理过程的作用,进而揭示内部控制的本质。  (一)企业是一个不完备的契约组织  按照科斯定律和企业产权理论,企业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企业作为一种契约组织而存在,这些契约就是委托代理关系的具体体现。企业这种组合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从而使企业成为市场的替代者。  ……

内部控制审计论 作者简介

  姚刚,1973年7月出生,湖南桃源人,获中南大学管理学(会计学)硕士学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管理学(会计学方向)博士学位,拥有中国注册会计师(CICPA)、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ACA)、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CPAAustralia)和香港注册会计师(HKICPA)资格。先后任铁路系统技术员和团委书记、国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人,现任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为财政部会计(注册会计师)领军人才、中国成本研究会理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惩戒委员会委员、中国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家库专家,曾担任多家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主要工作和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审计、内部控制以及资本市场IPO与并购重组等领域。曾两次赴英国交流,学习公司治理、金融市场、会计监管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等专题。先后在Ⅸ审计与经济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3部,参加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多项研究报告收录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发展研究资料库。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