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异与分割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异与分割

作者:徐伟,杨波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7.4(5.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异与分割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370402
  • 条形码:9787030370402 ; 978-7-03-03704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异与分割 本书特色

徐伟、杨波编著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异与分割》主要是对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劳动市场分割之类型与形成机理作一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有5项具体研究内容:总结、评述有关劳动市场分割的中西方理论,并以此为前提,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认识我国转型经济中劳动市场分工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式;并依据劳动市场分割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劳动市场分割的时空分形特征作一深入详实的经验研究;透过实例研究,探讨我国各级政府机构以及劳动政策与法规对劳动市场分割形成的具体作用;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各类公司企业所采用的分割与控制劳动市场的空间与非空间的策略与方针;对受限于人力资本的劳动个体如何在分割的劳动市场中,在岗位寻求、就业转换、居住选择、工资福利争取等方面进行实践的过程,作一详细的实证研究。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异与分割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分析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异与分割特点和形成机理。在总结、评论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提出认识中国转型经济中劳动力市场分工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式;依据劳动力市场分异与分割的理论框架,对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分异与分割的时空分形特征作了深入翔实的经验研究;探讨中国各级政府机构及劳动政策与法规对劳动力市场分异与分割形成的具体作用;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各类企业所采用的分化、分割与控制劳动力市场的策略与方针;揭示劳动中介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联系;对劳动个体如何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中实践岗位寻求、就业转换、居住选择、工资福利争取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实证研究。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劳动力市场、劳动政策、劳动地理等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高校师生相关研究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为企业人力资本管理者学习和借鉴。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异与分割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章 引言
**节 改革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变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动态的理论探索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中国转型时期劳动力市场的区域差异研究
**节 改革开放与劳动力市场发育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区域差异:失业率与劳动参与率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区域差异的影响机理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城市化区域劳动力市场结构分异、分割研究
**节 理论认识
第二节 模型构建
第三节 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分异特征
第四节 区域劳动力市场分异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市场转型、劳动力市场动力机制和收入不平等的地理分析
**节 相关理论追溯
第二节 影响模型解释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中的制度因素及政府行为
**节 中国城乡分割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 上海劳动力市场的“本地-外来”地域性制度分割
第三节 城市劳动力市场地域性制度分割的解读
第四节 二元结构的政治经济学根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城市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分化
**节 就业结构重组与部门分割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分化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的空间分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企业行为与灵活性经营策略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
**节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企业行为的关系
第二节 企业灵活用工的基本特征与问题
第三节 企业经营和用工策略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劳动中介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节 劳动力市场中介的定义和类型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中介的理论研究
第三节 西方国家劳动力市场中介的发展与作用
第四节 中国劳动中介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作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劳动个体与劳动力市场的工作满意度地理分异
**节 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理论及评价方法
第二节 工作满意度的区域比较
第三节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经济转型过程中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政策选择
**节 经济转型与劳动力市场的分化、分异与分割
第二节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就业政策一体化
第三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劳动力市场
第四节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
第五节 地方政府与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推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图1-1 城镇就业人员构成
图1-2 按经济类型分企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1996~2003年)
图1-3 按所有制类型划分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995~2010年)
图1-4 按所有制类型划分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增长率(1995~2010年)
图1-5 全国外出农村劳动力就业地域分布比例(2008~2011年)
图1-6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要素
图2-1 2000年中国省域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的散点图
图5-1 2005年上海市“本地-外来”劳动力收入分布图
图5-2 2005年上海市“本地-外来”劳动力工作时间分布的对比
图5-3 2005年上海市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的“本地-外来”比较
图5-4 上海外来劳动力的就业渠道(2007年)
图6-1 上海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增长率变化(1980~2000年)
图6-2 上海非正规就业情况(2001~2006年)
图6-3 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情况(2000~2007年)
图6-4 国有经济部门、其他经济部门与集体经济部门平均工资比例(1984~2010年)
图6-5 上海三次产业从业人数及人员结构变动(1978~2010年)
图6-6 1995年和2010年上海六大工业行业占制造业总就业的份额
图6-7 按行业、不同性别人力资本含量与就业比重的散点图
图6-8 不同职业类型的性别隔离水平
图6-9 不同教育程度从业人员的职业性别隔离水平
图6-10 分行业职业性别隔离指数
图7-1 1998~2008年上海市从业人员和职工人数变化
图7-2 2000~2007年上海市在岗长期职工和在岗临时职工变化
图8-1 1995年劳动者获得当前工作的途径及占比
图8-2 2002年劳动者获得现有工作的途径及占比
图8-3 1995年和2002年通过不同方式实现就业的劳动者的收入对比
表目录
表1-1 1978~1994年的非农就业的部门分配
表1-2 1993~2005年下岗人数
表1-3 关于中国流动人口的部分官方估算
表1-4 2003~2006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地点分布
表1-5 1987~2000年跨省人口迁移的地区分布
表1-6 1992~2009年中国职业介绍机构发展
表2-1 区域城镇就业经济类型结构比率的变动:1995年、2000年、2005年
表2-2 2000年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区域差异指标
表2-3 失业率地区差异多因子回归分析结果
表2-4 劳动参与率地区差异多因子回归分析结果
表3-1 2005年中国三大城市化区域男女月收入分布
表3-2 2005年中国三大城市化区域城乡劳动力月收入分布
表3-3 2005年长三角地区劳动力按企业所属类型月收入分布
表3-4 2005年珠三角地区劳动力按企业类型月收入分布
表3-5 2005年京津唐地区劳动力按企业类型月收入分布
表3-6 回归分析结果(一)
表3-7 回归分析结果(二)
表3-8 回归分析结果(三)
表4-1 4个省份收入方程变量平均值
表4-2 收入方程回归分析结果
表4-3 回归方程时间分解结果
表5-1 2005年外来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的职业分布
表5-2 2006年城镇就业人员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平均月收入情况
表5-3 2005年上海市本地劳动力与外来劳动力的职业分布
表5-4 2005年上海市本地劳动力与外来劳动力的行业分布
表5-5 2002年上海市“本地-外来”劳动力月平均工资比较
表5-6 2005年上海市“本地-外来”劳动力不同职业的收入分布状况
表5-7 2003年“本地-外来”从业人员*近一次换工作单位的原因占比
表5-8 2005年上海市“本地-外来”劳动力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表5-9 2006年上海企业招聘前10位岗位需求信息
表5-10 2005年按职业分、上海市外来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情况
表5-11 2005年按受教育程度分上海市外来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情况
表5-12 2005年不同文化程度青年分性别、户籍地的未就业情况
表5-13 2005年“本地-外来”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情况
表6-1 按所有制类型划分的上海就业人员变动情况
表6-2 2004年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规模构成与人力资本情况
表6-3 2006年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劳动报酬与福利支出
表6-4 两种劳动力市场分割方式的特征区别
表6-5 2000~2010年上海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表6-6 上海各行业从业人员变动(2003年、2010年)
表6-7 2003年和2006年上海不同行业的国有经济部门职工比重与平均工资比
表6-8 2007年上海市不同行业的求人倍率
表6-9 2005年上海市女性与男性就业的行业分布与行业人力资本含量
表6-10 1990~2010年上海职业结构的变化
表6-11 2005年上海市不同职业平均月薪情况
表6-12 上海性别职业隔离指数(2000年、2005年)
表6-13 2000年和2005年上海市不同职业的性别分布对比
表6-14 2000年与2005年上海市职业空间分布情况
表6-15 上海市各区县不同职业的区位熵(2000年)
表6-16 2005年上海市劳动力市场的“本外”职业隔离程度
表6-17 2003年上海不同地区外来就业人口的职业构成
表7-1 二元劳动力市场:工作和社会特征的比较
表7-2 2003~2007年上海市在岗临时职工排名前五的行业
表7-3 填补企业组织中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空缺的方式
表7-4 企业倾斜于“社会网络”招聘员工的原因
表7-5 企业招聘职工的户口要求
表7-6 企业对各种职位的要求
表8-1 1995年通过不同途径就业的劳动者的平均年收入
表8-2 年收入与获得工作途径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
表8-3 2002年通过不同途径就业的劳动者的平均年收入
表8-4 2002年劳动者的年收入与获得工作途径的多重比较检验
表9-1 中国三大地区居民对目前工作满意程度的比较(2005年)
表9-2 回归分析变量的定义和平均值
表9-3 回归分析结果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