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
>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
中国的民主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实录(套装共10册)
-
>
新书)社会主义发展简史(大字本)
俄罗斯能源外交政策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16586
- 条形码:9787516116586 ; 978-7-5161-165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俄罗斯能源外交政策研究 本书特色
于春苓所著的《俄罗斯能源外交政策研究》的研究视角除将俄罗斯能源外交置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的整体框架中透视外,还从俄罗斯的历史发展与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关系的视角,阐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俄罗斯政治、经济与能源外交交织发展的历程;进而梳理苏联及俄罗斯各个发展时期的能源战略。在理论方法方面,渗透了地缘政治、国家利益等理论,揭示苏联与俄罗斯能源外交政策的演变。
俄罗斯能源外交政策研究 内容简介
俄罗斯作为油气生产和输出大国,能源外交在国家对外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石油出口推进了俄罗斯经济的增长;石油外交既影响俄罗斯外交政策决策,也受到对外战略的制约。后冷战时期,俄罗斯更是以油气输出,弥补地缘政治的削弱。 《俄罗斯能源外交政策研究》将俄罗斯能源外交置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的整体框架中,阐释俄罗斯石油经济的形成,石油外交的实施;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俄罗斯能源外交的特点及影响。此外,在横向上从俄罗斯历史发展与石油天然气资源关系的视角,阐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俄罗斯政治、经济与能源外交交织发展的历程;进而梳理苏联及俄罗斯联邦时期能源外交政策的演变。
俄罗斯能源外交政策研究 目录
**章 苏联时期能源外交
一 苏联能源外交形成的因素
(一)苏联能源外交形成的国内因素
(二)苏联能源外交形成的国际背景
二 苏联时期能源外交的实施
(一)苏联对欧洲发达国家的能源外交
(二)苏联对经互会成员国的能源外交
(三)苏联对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外交
三 苏联时期能源外交的特点
四 苏联时期能源外交的影响
第二章 俄罗斯对欧盟能源外交
一 俄罗斯对欧盟能源外交的动因
(一)国际政治与能源格局的变化
(二)俄罗斯国内经济概况
(三)俄罗斯对欧盟能源外交的提出
二 俄罗斯对欧盟能源外交的实施
(一)俄罗斯与欧盟的能源战略
(二)俄罗斯与欧盟的能源对话与合作
(三)俄欧能源关系中的影响因素
三 评俄罗斯对欧盟的能源外交
(一)俄罗斯对欧盟能源外交的特点
(二)俄罗斯对欧盟能源外交的影响
(三)影响和制约俄罗斯对欧盟能源外交的因素
第三章 俄罗斯对中亚能源外交
一 俄罗斯对中亚能源外交的背景
(一)俄罗斯对中亚能源外交的历史背景
(二)中亚国家概况和油气资源
(三)俄罗斯对中亚能源外交的国际背景
二 俄罗斯对中亚能源外交的实施
(一)俄罗斯对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外交
(二)俄罗斯对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外交
(三)俄罗斯对土库曼斯坦的能源外交
(四)俄罗斯对吉尔吉斯斯坦的能源外交
(五)俄罗斯对塔吉克斯坦的能源外交
三 俄罗斯中亚能源外交的特点
四 俄罗斯中亚能源外交的影响
第四章 俄罗斯对里海地区能源外交
一 俄罗斯对里海能源外交的背景
(一)俄罗斯对里海能源外交的国内背景
(二)俄罗斯对里海能源外交的国际背景
二 俄罗斯对里海能源外交的实施
(一)里海能源外交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俄罗斯对里海及外高加索地区能源外交
第五章 俄罗斯对东北亚能源外交
一 后冷战时期俄罗斯对东北亚能源外交的背景
二 俄罗斯对东北亚能源外交的实施
(一)区域能源合作
(二)双边能源合作
三 俄罗斯东北亚能源外交的特点、障碍、影响
……
第六章 能源外交中的俄罗斯油气公司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俄罗斯能源外交政策研究 节选
一 苏联能源外交形成的因素 (一)苏联能源外交形成的国内因素 苏联成为石油出口国有诸多原因,这些原因相互联系,形成了能源外交的前提条件,其中形成能源外交的国内因素既包括其本身的能源优势,还包括为发展苏联经济的能源政策的实施。 1.苏联丰厚的油气资源 苏联是世界上石油蕴藏量*丰富的国家之一。在石油储量和产量方面,受当时东西方意识形态对立因素的影响,使具有军事战略意义的苏联石油储量和产量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而成为西方国家情报部门猜测的对象。于是有关苏联时期的石油储量、产量,各国公布的统计资料的数据各不相同,包括苏联政府自己披露的能源储备、产量的资料。根据《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七十年》中的资料,苏联的石油开采量1917年仅880万吨,而到1937年为2850万吨,1970年为35304万吨,1985年为59500万吨。此外,另一资料认为,苏联从70年代开始石油开采量迅速增加,同时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出口也有所增加。这个趋势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期,然后开始停止。 苏联主要有三个产油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苏联原油的储、产中心在巴库和高加索地区。这个产油区有几十个油田,它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因此曾是苏联历史悠久的*主要的产油区,1940年的石油产量占全苏产量的86%。这个产油区的石油油质好,除供给国内消费外,还出口到欧洲其他国家。但在二战中和二战后,苏联石油工业逐步转向东部地区。1944年,在图伊马济(TYnMA3bI)发现了**个大油田,接下来很快又发现了其他一些油田。从巴库大量流入的设备、设施,还有技术使这个地区战时的发展成为可能。从50年代中期起,苏联石油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伏尔加一乌拉尔产油区,又称第二巴库。中伏尔加地区有着储油地区*高产的部分,这一地区至少占了苏联石油储备量的4/5,石油产量的2/3。1950年,苏联伏尔加一乌拉尔地区的石油产量平均每年为3800万吨,到1960年,这一地区的石油产量平均达到了每年14800万吨,而到了1970年,伏尔加一乌拉尔地区供应了大约整个苏联石油产量的61%。不论是从石油生产增长的速度,还是从生产的总量来说,这是任何一个主要产油国以前都从来没有过的纪录。在伏尔加一乌拉尔地区的石油生产开始急剧下滑之前不久,西伯利亚油田又被发现和开发。 ……
俄罗斯能源外交政策研究 作者简介
于春苓,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教授,并兼任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会理事、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理事。从事国际关系史、俄国史研究,曾多次承担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及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主要著作有:《国际关系史》(1995年参著)、《欧洲近代关系》(1996年著)、《近现代国际关系体系演变史论》(2004年著),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
-
为什么是中国
¥19.6¥58 -
国家社科基金丛书:理解新时代: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47.6¥68 -
1909-1928-民国时期的三民主义-戴季陶思想研究
¥8.1¥29 -
政治分析-政治科学概论
¥17.8¥56 -
大国政府
¥29.3¥39 -
布朗基文选
¥9.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