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尔蒙文:蒙文
-
>
我的石头记
-
>
心灵元气社
-
>
女性生存战争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中国审美文化民族性的现代人类学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12472
- 条形码:9787516112472 ; 978-7-5161-124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审美文化民族性的现代人类学研究 本书特色
为什么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形态与西方有着如此明显的差异呢?又为什么这样的审美文化形态不仅在国际上没有其应有的地位而且在我国的官方教科书中也基本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呢?而其当代价值到底何在呢?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仪平策教授的《中国审美文化民族性的现代人类学研究》就会得到富有说服力的答案。
中国审美文化民族性的现代人类学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审美文化的民族性有那些主要特征?这些民族性特征形成的社会文化根源是什么?《中国审美文化民族性的现代人类学研究》运用现代人类学的学术立场和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作者仪平策认为,中国审美文化具有讲中和、尚情意、倡温柔、重世俗、主内省等主要特征,而从人格气质上看,这些特征则明显偏于阴柔化,甚至女性化。在中国几千年的父权社会中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阴柔化、女性化文化气质呢?作者提出了“母性崇拜”这一文化本体概念,并从历史叙事、想象世界、美学话语、社会进化、宗法结构、中西比较等角度,对中国审美文化偏于阴柔这一民族性特征的内在形成机制(路线图),进行了全面探讨和系统阐释。
中国审美文化民族性的现代人类学研究 目录
一 当代美学向审美文化研究的转型意味着什么
二 中国审美文化民族性问题研究反思
三 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
(一)人类学的“古典”形态
(二)人类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过渡形态
(三)人类学的“现代”形态
四 审美文化民族性问题的凸显
五 学术目标、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章 中国审美文化的“民族精神”
一 持中致和的审美范型
(一)以“和”为美
(二)“中和”与“调和”
(三)“持中致和”:中国的和谐美理念
二 缘情尚意的艺术观念
中国审美文化民族性的现代人类学研究 作者简介
仪平策,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导。主要从事美学和文化研究。已出版《中国美学文化阐释》、《美学与两性文化》、《中国审美文化史》(第2卷)等学术著作10余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学术月刊》、《中国比较文学》、《文史哲》、《中国文化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山东省社联、华东地区及校级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10多项。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4¥28.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6.4¥48.0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6.9¥49.8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山海经
山海经
¥18.7¥68.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1.6¥48.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6.7¥39.8
-
书影三叠:人文学术访谈录
¥19.6¥58 -
乡土中国
¥13.2¥26 -
性别战争
¥34.3¥58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
¥6.8¥39.8 -
山樵邑梦录
¥15.7¥49 -
乡土中国
¥15¥20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
¥18.1¥28.0地下金属矿山采场围岩声发射信号混沌辨析及其灾变预警分析
¥38.7¥58.0宋代衣食住行
¥59.8¥84.0原帖临摹入门指南汉 曹全碑/原帖临摹入门指南
¥14.5¥18.0儿童教育心理学:儿童的人格形成与培养
¥11.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