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者节开场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谈中西文化(林语堂代表作)

谈中西文化(林语堂代表作)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1-01
所属丛书: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2.5(4.3折) 定价  ¥2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谈中西文化(林语堂代表作)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8015576
  • 条形码:9787508015576 ; 978-7-5080-1557-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谈中西文化(林语堂代表作) 本书特色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细小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林语堂《苏东坡传》

谈中西文化(林语堂代表作) 内容简介

林语堂,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福建人,本书共收林氏各个时期的作品:散文58篇:剧本1部;文学传记《苏东坡传》(节选)1篇。林语堂是个多产的著作家和翻译家,他的作品涉及诸多领域,在他创作的几十年中,“创出一种使读者跟自己接近的风格”。

谈中西文化(林语堂代表作) 目录

林语堂小传
散文
论性急为中国人所恶
给玄同先生的信
读书救国谬论一束
萨天师语录
祝土匪
泛论赤化与丧家之狗
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
讨狗檄文
忆狗肉将军
谈言论自由
论政治病
中国的国民性
叩头的软体操价值
论语丝文体
读邓肯自传
论幽默
谈中西文化
论孔子的幽默
孟子说才志气欲
论孟子的文体
论东西文化的幽默
谈牛津
再谈萧伯纳
萧伯纳一席谈
读书的艺术
论读书
冬至之晨杀人记
中国有臭虫吗
女论语
一篇没有听众的演讲
论看电影流泪
冀园被偷记
说避暑之益
阿芳
我的戒烟
春日游杭记
记春园琐事
买鸟
秋天的况味
庆祝旧历元旦
论裸体运动
论趣
说乡情
论赤足之美
论买东西
记鸟语
来台后二十四快事
说纽约的饮食起居
瑞士风光
说斐尼斯
杂谈奥国
一团矛盾
大旅行的开始
《剪拂集》序
《大荒集》序
《吾国与吾民》自序
《吾国与吾民》收场语
《生活的艺术》自序
剧本
子见南子
文学传记
苏东坡传(节选)
林语堂主要著作书目
展开全部

谈中西文化(林语堂代表作) 节选

散文
论性急为中国人所恶
论性急为中国人所恶 ——纪念孙中山先生 记得一二月前报上载有一篇孙中山先生的谈话,他说:“我现 在病了,但是我性太急,就使不病,恐怕于善后会议,也不能有多大 补助。”我觉得这话*能表现孙先生的性格,并且表现其与普通中 国人性癖的不同。因为性急为中国人所恶。且孙先生之与众不同 正在这“性”字上面,故使我感觉改造中国之万分困难。如鲁迅先 生所云,今日救国在于一条迂谬渺茫的途径,即“思想革命”,此语 诚是,然愚意以为今日救国与其说在“思想革命”,何如说在“性之 改造”。这当然是比“思想革命”更难办到,更其迂谬而渺茫的途 径。中国人今日之病固在思想,而尤在性癖,革一人之思想比较尚 容易,欲使一惰性慢性之人变为急性则殊不易。中国今日岂何尝 无思想,无主义,特此所谓主义,纸上之主义,此所谓思想,亦纸上 之思想而已,求一为思想、主义而性急,为高尚理想而狂热而丧心 病狂之人,求一轰轰烈烈非贯彻其主义不可,视其主义犹视其自身 革命之人则不可得,有之则孙中山先生而已。难怪孙中山有“行之 匪艰知之维艰”之学说。
若由历史上求去,性急者每每为中国人所虐待,乃至显的事 实。中国也本来不喜欢性急,故子路早已得孔子“不得其死然”的 诅咒。若屈原,若贾谊便略可为中国性急者之代表,尤其是贾谊, 然贾谊也早有苏东坡之诌其短见。此乃中庸哲学及乐天知命道理 之天然结果。徐先生的非中庸论诚是:“听天任命和中庸的空气打 不破,我国人的思想,永远没有进步的希望。”(《猛进》第三期答鲁 讯语)。个人以为中庸哲学即中国人惰性之结晶,中庸即无主义之 别名,所谓乐天知命亦无异不愿奋斗之通称。
……

谈中西文化(林语堂代表作)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乐,后改为玉堂,语堂,出生于福建龙溪一个牧师家庭。1912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修语言学,1916年毕业后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携妻赴美国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学习,一年后获文学硕士学位。1921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学习,1923年夏获该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同年秋受聘为北京大学英文系语言学教授。1924年11月以鲁迅为主将的《语丝》周刊创刊后,成为经常撰稿人之一。1925年后,林语堂又受聘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并兼任女师大教务长。“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从正义感出发,对军阀黑暗势力的血腥暴行表示愤慨,撰写如《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等文章,理解、赞同鲁迅先生的立场。1926年赴厦门大学任文科主任兼研究院总秘书。1927年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这一时期,其作品大多反映了他对封建军阀统治的不满和对学生运动的支持。1932年创办《论语》半月刊,正式提倡“幽默文学”。1934年办《人间世》,次年办《宇宙风》,这两份半月刊,提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的“性灵”文学,并提倡半文半白的“语录体”。创作倾向、政治态度发生变化。1935年用英文撰写的文化著作《吾国与吾民》在美国出版并畅销后,应美国友人的邀请,于1936年携全家赴美,从而成为用英文写作在国外发表作品最多的中国作家。本着“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的宗旨,出版了介绍中国文化的《生活的艺术》一书,并编译出版了中国的古典著作,如《孔子的智慧》、《庄子》等。同时还进行了多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其中,尤以《京华烟云》最为著名。这部以古都北京为背景,描述了姚、曾、牛三个富贵家庭风流云散的故事,从八国联军进逼京、津写起,直到日本侵略军占领沪、杭,通篇歌颂了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的民族气节。此外,人物文学传记的创作以《苏东坡传》最为成功。1944年曾一度回国讲学。1952年在美国创办《天风》月刊。1954年赴新加坡任南洋大学校长。一年后返美。1966年夏,回到了与家乡福建仅一峡之隔的台湾省定居,重新开始了用中文写作的时期。1967年受聘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负责主编《当代汉英词典》。1975年被推举为第四十届国际笔会副会长,并被列入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之一,但落选。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葬于台北阳明山。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间所写的文章,结集在《无所不谈》一集、二集中出版。林语堂是一个多产的著作家和翻译家。纵观一生,其劳动涉及翻译、创作、语言学、文学及其他学术等诸多领域。在向外国翻译介绍中国古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他的作品如他自己所说:“我创出一种风格。这种风格的秘诀就是把读者引为知己,向他说真心话,就犹如对老朋友畅所欲言毫不避讳什么一样。所有我写的书都有这个特点,自有其魔力。这种风格能使读者跟自己接近。”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