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李长吉评传

朱英诞晚年所著三种长篇随笔之一(另两部为《诚斋评传》、《梅花依旧》),写成于1978年,后又于1981年作“后记”、1983年作 “后序”。

作者:朱英诞著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1-01
所属丛书: 海豚书馆
开本: 32开 页数: 118
读者评分:4.7分54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7(5.5折) 定价  ¥15.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李长吉评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006264
  • 条形码:9787511006264 ; 978-7-5110-0626-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李长吉评传 本书特色

朱氏解长吉,多持“诗”之观念,不同于学者之考据,亦异于汉学家之强说。正是,世事文章,源出苦雨一脉;细笔曲婉,颇得思致美也。 《李长吉评传》为朱氏晚年所著三种长篇随笔之一(另两部为《诚斋评传》、《梅花依旧》),写成于一九七八年,后又于一九八一年作《后记》、一九八三年作 《后序》。对于李长吉之兴趣,朱氏“白骑少年”时代即有之。数十年读之、感之,遂 有此文生发焉。朱氏之释长吉,一引为昔时“怪丽”风格之同道,一引为“大时代之小人物”之同调,所以解之每有心得,每见真知,且善发奥思也。

李长吉评传 内容简介

《李长吉评传》为朱英诞晚年所著三种长篇随笔之一(另两部为《诚斋评传》、《梅花依旧》),写成于1978年,后又于1981年作“后记”、1983年作 “后序”。对于李长吉之兴趣,为朱氏之“白骑少年”时代即有之。数十年读之、感之,遂有此《李长吉评传》生发焉。

李长吉评传李长吉评传 前言

俞晓群、陆灏和我,在将近二十年前就有过一次“三结义”。那时,我刚要“退居二线”,但是贼心不死,还想做事。更主要的,是多年的出版工作让我结识许多名流,都是做文化的好资源。原单位的新领导不会不让我再做点小事,但是,我知道,老一辈的领导是不希望我再做什么事的,我的愿望会让新领导他们很为难。谁让我在过去一些年里那么不会伺候老人家呢!这时我概括过自己的心情:出于爱的不爱和出于不爱的爱。我只能离开我钟爱的原单位,同新结识的朋友们去“三结义”了。

完全没有想到,封建社会里的自由结义形式竟然胜过我多年习惯的领导任命方式。我们的“三结义”居然越搞越热火。没有多少年,做出来的东西,无论质与量,都让我惊喜不已。举例来说,先是《万象》杂志;接着是《新世纪万有文库》,几百本;后面来一个《书趣文丛》,六十来本……这些成绩,都是我过去不能想象的。自然,这些书的问世,还得感谢许多参与其事的其他同事和朋友,恕我不一一列举了。

那时“三结义”的“桃园”在沈阳的“辽教”。以后时过境迁,我们的刘备——俞晓群——迁出沈阳,于是,现在再次“三结义”,改在北京的“海豚”了。

出版社而名“海豚”,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事儿。但我知道海豚爱天使的故事——“天使想给海豚一个吻,可是海太深了。海豚想给天使一个拥抱,可是天太高了………一天使,我如何才能得’到你爱的馈赠……’海豚痛苦地低鸣。”

现在,解决海豚痛苦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来自黄浦江边的著名渔人——陆灏。陆灏结识天下那么多能写善译的天使,他们会一一给海豚以深爱,以宏文,让海豚名副其实地成为一条出版江河中生活得*顽强的鱼——俞晓群领导下的出版大鱼。

我遥望海豚的胜利和成功,乐见俞晓群、陆灏两位愉快的合作,特别是读到大量我仰望和结识的天使们的怀着深爱的作品。我高兴自己现在也还是“三结义”中的一员,虽然什么事也没力气做了。我今年七十九岁,能做的只是为人们讲讲故事,话话前尘。以后,可能连这也不行了。但是无碍,我不论在不在这世界,还是相信: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俞、陆的合作会有丰富的成果。遥祝普天下的天使们,多为这两条来自祖国南北两隅的海豚以热情的支持!

二○一○年五月

李长吉评传 目录

小引

自题《李长吉评传》并序二首

一、怪丽的故乡:昌谷山居

二、一幅减笔画——苦吟者自画像

三、长吉“歌诗”的来源

四、“鬼才”上

五、“鬼才”下

六、苦吟与晦涩

七、讽刺与同情

八、传奇世界里的传奇人物

后记

《李长吉评传》后序
展开全部

李长吉评传 节选

长吉傲忽,也许是性格使然。

请看《幽闲鼓吹》:“李藩侍郎尝缀李贺歌诗,为之集序未成。知贺有表兄与贺笔砚之旧,召之见,托以搜访所遗。其人敬谢,且请日:‘某尽得其所为。亦见其多点窜者。请得所葺者视之,当为改正。’李公喜,并附之。弥年绝迹。李公怒,复召诘之。其人日:‘某与贺中外,自小同处,恨其傲忽,尝思报之!所得兼旧有者,一时投于溷中矣。’李公大怒!叱出之。嗟恨良久。故贺篇什流传者少。”

这个传说,也许并非完全是造谣。若末一语却也可见其不足尽信处。1771DO《唐书·艺文志》:《李贺集五卷》。《宋史·艺文志》:《李贺集五卷》。《文献通考》:《李长吉四卷》,外集一卷。并无不同,本无可疑。李贺是著名的苦吟者,即使他年轻才富,苦吟诗人所写也本不会很多;况又早死,位卑性狂,并与其时党争略无关系;所作诗即有遗佚,也不会是大量的,甚或正部头的。报复说殊不足信。

长吉体质“细瘦”或“纤瘦”,又是“通眉”、“长指爪”,貌与人殊,如此;长吉自道亦有云: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长吉的外部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大家所熟知的:

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日:“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

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

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

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这样一种任性自由状况,既然大半得之“王氏姊”口中,则别无责怪贬低意;或者那类负性的失实之传闻,恐怕也正是由此演绎而成,也未可知。何信何疑,并不难索解吧?

从母亲的“太息”里,我们也可以猜想得出:苦吟者长吉正是一个在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长吉的“病骨”无疑是双重的,既是精神上的,也是肉体上的。

陇西长吉摧颓客,酒阑感觉中区窄;

葛衣断碎赵城秋,吟诗一夜东方白。习惯于如此贤张的“疾书”之风里度日过活,这称“庞眉书客”的少年诗人年未及三十,早熟又早衰便更不难解释了。

长吉家有小奚奴,有婢女,他当然是一个贵公子;但一面又是“憔悴如刍狗”(《赠陈商》)的自卑者;其结果则是:

非君唱乐府,

谁识怨秋深?而“秋室之中无俗声”:这就是苦吟者长吉形神俱似的*美好的自画像了。

关于“苦吟”,下面将另论。这里要补足的是“庞眉人苦吟”,长吉每自觉其“苦吟”,不但难能可贵,这也正是长吉自画像的基础。

长吉与另一位名副其实的贵公子曹植相较,曹植云:“中和诚可经”(《又赠丁仪、王粲》),“中和”这不仅是长吉所不知不识者,也是无勖勉之者。长吉所缺少的就是“中和”。他个人和他经历的时代都与“中和诚可经”的精神迥不相谋。 长吉既深爱古乐府的体制,故不务陈言。举一个例来看:《许公子郑姬歌》有句云:“古堤大柳烟中翠”,我们也许感到太不习惯了,何以不作“大堤古柳”呢?在长吉的天真眼界里,似乎不发生任何问题,“烟中翠”就是“古堤大柳”,本来无庸那么“分明”也。我们平日常是不愿意多费一点力气,只愿享受现成词语,如此这般,而已。一个苦吟诗人有两重心愿:一、他十分重视语言文字,二、他不为习气所束缚。写到此,我想到姚本凡例有一句话是:“后人注之,不过诠句释字,皆以昌谷诗作说文耳!至依文生解者,万不得一。”是的,元裕之说得不错:“文章出苦心,谁以苦心为?正有苦心人,举世几人知?工文与工诗,大似国手棋。国手虽漫应,一著存一机;不从著著看,何异管中窥?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功夫到方圆,言语通眷属;只许旷与夔,闻弦知雅曲。今人诵文字,十行夸一目。阏颤失香臭,瞀视纷红绿;毫厘不相照,觌面楚与蜀。莫讶荆山前,时闻刖人哭!”(《与张仲杰郎中论文》)这可以视为要诗人深通“许郑之学”的先声了。但用在长吉歌诗上,也可也不可。长吉不曾寻觅走上“学人之诗”的途径,但长吉做着乐府诗,必须通韵律。

长吉《七月》:

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园。讲求声调的清赵秋谷注日:“第三字不平,则律句矣”。评论家潘四农说:“李贺此诗参用齐、梁,不尽合调,惟此句得法。故赵氏特注此句以明之。”此种甘苦,长吉所及尝,是无疑的!

然而,实际上,我们当然不复流为以昌谷诗作说文的地步,长吉才情,难得本不在字面,也不在内容,而在诗的实质的神异处,迥然不同凡响。我们必须实学求是。唐末,陆龟蒙《书李贺小传后》:

吾闻淫畋渔者,谓之暴天物。天物既不可暴,又可抉趟刻削,露其情状乎?使自萌卵至于槁死,不能隐伏,天能不致罚耶?

长吉夭,东野穷,玉骆生官不挂朝籍而死:正坐是哉!正坐是哉!P16-21

李长吉评传 作者简介

朱英诞(1913—1983)本名仁健,字岂梦,笔名有朱石笺、庄损衣、杞人、琯朗、净子等,生于天津。他是朱熹的后裔,他的父亲朱绍谷擅长诗词,少时享有“神童”之誉。1935年秋,朱英诞在林庚的介绍下结识废名,从此在诗坛追随林庚、废名二人。1940年至1941年朱英诞在伪北大担任讲师。在沦陷区的文坛,朱英诞发表大量诗文,曾与沈启无一起编辑《文学集刊》,并编选废名、沈启无的诗合集《水边》。解放后朱英诞在贝满女中教书,直至退休。朱英诞爱好写作,尤爱写诗,但很少出版,曾自费出版诗集《无题之秋》,此系诗人生前唯一一部公开面世的著作。后半生一直坚持“民间地下写作”,留下几千首诗和大量遗文,均未出版问世。

商品评论(54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