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劳动关系比较研究-中国-韩国-德国/欧洲

劳动关系比较研究-中国-韩国-德国/欧洲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172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7.5(3.8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劳动关系比较研究-中国-韩国-德国/欧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488804
  • 条形码:9787500488804 ; 978-7-5004-8880-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劳动关系比较研究-中国-韩国-德国/欧洲 本书特色

《劳动关系比较研究(中国·韩国·德国·欧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劳动关系比较研究-中国-韩国-德国/欧洲 内容简介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协调项目办公室于2009年3月9日和10日在杭州举办了题为“中国-韩国-德国/欧洲之劳动关系之比较”的国际研讨会。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展开与借鉴其他国家与经济体的经验。在就研讨会议题进行磋商的过程中,很快就形成了四个版块,它们后来也就确定了这次研讨会的结构。每一个有关劳动关系的讨论始终包括“集体谈判(劳资谈判)”和“争议解决机制”。这两个领域在中国的重要性也日益提升,其提升程度与国家从劳动力规划以及工资确定过程中退出的幅度一样。如今,政府鼓励国家组织的工会在这方面扮演一个更强有力的角色。另两个议题领域同样是显而易见的。在许多工业化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可以看到一个新自由主义的反转,它对工会在过去数十年里取得的成就提出了质疑,并试图使劳动力市场政策遵循传统的劳动力市场学说。作为其结果,形成了新的、非典型的劳动关系,它们作为特有的议题被纳入研讨会的议程,以便研讨会也能考察没有工会参与的、未受保护的劳动关系的发展情况。

劳动关系比较研究-中国-韩国-德国/欧洲 目录

前言
中国、韩国与德国的劳动关系
**部分:集体谈判
 中国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及工会作用的切实发挥
 韩国的劳动关系与集体谈判
 欧洲集体谈判体系概览
 德国利益代表的双轨制:结构与当前发展
第二部分:争议解决机制
 中国工会在解决集体劳动争议中的地位与作用
 韩国的劳动争议与争议解决机制
 欧洲的争议解决机制
第三部分:经济危机期间的劳动关系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劳动法
 美国大萧条时代劳工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危机期间如何能保护工人的利益?
展开全部

劳动关系比较研究-中国-韩国-德国/欧洲 节选

《劳动关系比较研究(中国·韩国·德国·欧洲)》内容简介: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协调项目办公室于2009年3月9日和10日在杭州举办了题为“中国-韩国-德国/欧洲之劳动关系之比较”的国际研讨会。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展开与借鉴其他国家与经济体的经验。在就研讨会议题进行磋商的过程中,很快就形成了四个版块,它们后来也就确定了这次研讨会的结构。每一个有关劳动关系的讨论始终包括“集体谈判(劳资谈判)”和“争议解决机制”。这两个领域在中国的重要性也日益提升,其提升程度与国家从劳动力规划以及工资确定过程中退出的幅度一样。如今,政府鼓励国家组织的工会在这方面扮演一个更强有力的角色。另两个议题领域同样是显而易见的。在许多工业化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可以看到一个新自由主义的反转,它对工会在过去数十年里取得的成就提出了质疑,并试图使劳动力市场政策遵循传统的劳动力市场学说。作为其结果,形成了新的、非典型的劳动关系,它们作为特有的议题被纳入研讨会的议程,以便研讨会也能考察没有工会参与的、未受保护的劳动关系的发展情况。

劳动关系比较研究-中国-韩国-德国/欧洲 相关资料

插图: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作为危机应对战略的是,使工资与社会给付从属于企业竞争力的目标。但是,这里也呈现出企业集体协议存在的问题。正如尹英模与裴圭植所揭示的,在韩国,企业职工在争取维护其企业内工作岗位的努力与其他企业的职工处在竞争状态之中,因此,他们很快会愿意做出本企业的让步,这些让步确保了本企业中的工作,而危害了其他企业中的工作岗位。巴恩米勒表明,订立了行业协定的产业工会也不能免受这一向下的竞争。为此,在德国,在金融危机时期,有时企业职工委员会也与工会相对,要求劳动这一要素的费用降低。在世界范围,德国可能拥有同劳动力市场危机做斗争方面最发达的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会与雇主联合会之间的有关就业保障的协议,另一方面是企业职工委员会与公司集团管理层之间的协议,这类协议使得就业规模能针对需求以及销售情况的波动做出柔性调整,尤其是工作时间账户创建了灵活性(参见沃尔夫冈·多伊布勒的“经济危机中的工人权利:以德国为例”一文)。在经济繁荣阶段,职工可以加班,为此并不获得更多工资收入,而是工作时间账户上的一个“贷方凭证”。在危机时光里,情况正好相反:职工届时继续领取他们的正常薪水,虽然他们的工作时间减少了。行业层面的有关就业的集体协议奠定框架,企业协议则对具体的组织安排做出规定。

劳动关系比较研究-中国-韩国-德国/欧洲 作者简介

编者:(德国)鲁道夫·特劳普-梅茨 (Rudolf Traub-Merz) 张俊华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