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程民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5-02
开本: 16 页数: 347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4.4(3.8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版权信息

  • ISBN:7500485247
  • 条形码:9787500485247 ; 978-7-5004-852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本书特色

建设现代信用社会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无疑已经成为建设现代信用社会的着力点。本书基于广义信用、狭义信用体系的独特视角进行信用的经济学分析,旨在为现代信用社会建设提供基础理论的支撑,研究者首先思考的问题就是社会信用体系在现代信用社会建设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与此密切关联的有社会信用体系构建与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文化建设的关系、为什么主要发达国家均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为着力点。而要回答这些问题,显然又无法回避信用主体的性质和行为选择这一根本问题,必须回答为什么有人重诺守信而有人则背信弃义,符合现实的信用主体的人性假定应当是怎样的,信用存在的前提和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以及信用环境在信用主体行为选择中的作用等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5年度重点项目“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兼论社会资本在现代信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项目批准号05AJL002)的*终成果。本书基于广义信用、狭义信用体系的独特视角进行信用的经济学分析,旨在为现代信用社会建设提供基础理论的支撑。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目录

导论 **章 信用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节 信用的经济学内涵一 信用的一般含义二 信用的经济学内涵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辨析一 信用与诚信二 信用与信任三 信用与信誉第三节 诚信、信任、信用与制度的关系一 诚信、信任、信用三者的关系二 诚信、信任、信用与制度的关系第四节 经济信用的考量与分类一、经济信用:单一标志与二维考量二、经济信用的科学分类第二章 自利与利他:关于信用主体的理论假定**节 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倾向的理论假定一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选择的学科二 两种截然对立的经济行为倾向假设及其缺陷三 重构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倾向的理论假定第二节 信用主体:自利与利他的对立统一 自利与利他的复杂性二 信用主体: 自利与利他的对立统第三节 自利不是失信的充分必要条件一 利他与诚信,二 自利并不必然导致失信第四节 关于信用主体的一个新分析模型一 基于机会主义的模型二 人性的内核分裂模型三 新分析模型:对威廉姆森模型和努德海文模型的超越第三章 博弈与演化:信用产生的条件**节 信用是一种博弈均衡状态一 博弈与演化的研究视角二 信用是一种博弈均衡状态第二节 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 一 产权的产生:博弈中的理性选择二 产权是信用的前提条件第三节 信用产生的内在条件 一 内生信用与外生信用 二 互惠互利 三 相互制约 第四节 信用产生的外在条件 一 第三方制约的产生 二 第三方制约:公平与公正 第五节 信用产生需要满足的其他条件 一 需要满足的时间贴现条件 二 突破信息非完整性的制约 三 克服理性约束 第四章 市场信用与组织内信用 **节 市场信用与组织内信用 一 市场信用与组织内信用的异同 二 各自分析的侧重点 第二节 市场信用 一 进入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市场信用 二 市场交易中信用的保障机制 三 关系市场网络: 市场信用的特殊保障机制 第三节 组织内信用 一 组织内信用的特征 二 经济组织内的信用问题 三 经济组织内信用的保障机制 第五章 信用秩序与经济绩效 **节 市场经济对信用秩序的要求 一 信用的有序与无序 二 市场经济对信用秩序的要求 第二节 影响信用秩序的主要因素 一 法律惩罚 二 社会惩罚 三 内化约束 第三节 信用秩序与经济绩效 一 信用秩序与经济绩效:微观视角 二 信用秩序与经济绩效:宏观视角 第六章 信用环境 **节 信用环境及其在信用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 信用环境:信用研究不容忽视的方面 二 信用环境研究的多维视角 第二节 信用环境的基本构成 一 他人的信用行为 二 社会信用体系 三 信用制度环境 四 信用文化环境 第三节 信用环境影响信用主体的机制 一 信用环境影响信用主体的机制 二 环境差异与主体差异 第四节 信用环境优化的意义与途径 一 信用环境优化的意义 二 信用环境优化的途径 第七章 社会信用体系 **节 社会信用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一 社会信用体系的产生 二 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信用体系产生的原因及其功能分析 一 社会信用体系产生的原因 二 信用信息服务机构的功能 三 社会信用体系的总体功能 四 社会信用体系功能的局限性 第三节 发达国家的信用治理:启示与经验 一 发达国家信用治理实践的启示 二 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第八章 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多维视角 **节 现代信用社会的内涵 一 现代信用社会的内涵 二 现代市场经济与现代信用社会 第二节 技术、制度与文化: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多维视角 一 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技术视角 二 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制度视角 三 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文化视角 第三节 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一 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二 现代信用社会建设中政府的作用 第九章 社会资本在现代信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节 社会资本理论在信用研究中的运用 一 社会资本:一个新分析工具 二 社会资本理论在信用研究中的运用 第二节 社会资本在现代信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节选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力图在信用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透过经济学的视角,厘清信用研究的理论脉络,将信用理论研究引向深入,并更好地指导信用治理实践。《信用的经济学分析》确立了广义信用和狭义信用体系的定位。广义信用指所研究的信用突破有债信用的传统视界,而扩展到信用一般,从行为人在经济、社会交往中恪守承诺的意义去理解信用,并由此揭示信用的经济学内涵:信守合约,诚实交易,摈弃机会主义行为。而狭义信用体系则是指与信用制度相区别,以征信和信用评级为重心的社会信用体系。《信用的经济学分析》定义信用为:行为人在经济、社会交往中恪守承诺,并由此导出信用的经济学内涵,继而对经济信用进行考量和分类。在论述对经济信用应当进行二维考量时,从经济学关于交易、合约的思想出发,对经济学和金融学长期将有债信用等同于经济信用,信用仅仅被看作经济领域中与债权债务有关的一种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导致长期中对于经济信用理解的偏狭进行了学术批评,提出并阐明了对经济信用应当进行二维考量的创新观点。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相关资料

插图:有了以上认识,我们对基于机会主义的信用主体分析模型即威廉姆森模型提出了学术批评,指出基于机会主义的模型仅仅看到人性恶的方面,假定机会主义是人性中恒定的内核,由此推论出入的品质是不可信的,也因此而否定了品质信任在经济分析中的地位与作用。针对威廉姆森模型的非现实性,尼尔斯·G努德海文提出了人性的内核分裂模型。人性的内核分裂模型假定人性中既存在真正的可信度,又存在机会主义倾向,而不是仅仅以机会主义为恒定的内核。人性的内核分裂模型理论上所取得的进展。在于用人性的二元观替代了一元观。这一模型摈弃人性内核唯有恶的假定,加人为威廉姆森模型所严重忽视的人性中的善的因素,试图更加接近现实,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人性的内核分裂模型仍然存在抽象层次不够的问题,由此导致结构上的不对称,以及难以揭示行为倾向的产生机制等问题。在揭示以上两个模型所存在的问题后,基于我们对于信用主体性质的理解,我们提出并阐明了关于信用主体的一个新分析模型:基于自利与利他两种倾向的模型。这一新分析模型是对威廉姆森模型和努德海文模型的超越,不仅更具现实性,而且理论与实践也能够结合得更加紧密。也就是说,这一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运用模型得出的分析结论会有更加明确的政策含义,因而具有更强的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能力。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简介

程民选,经济学博士,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出突出贡献的四川省博士学位获得者,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研究生毕业留校后,先后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编辑部、出版社、国际商学院和经济学院从事经济研究,学术出版、管理和教学等工作。迄今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省部级课题等多项。在《经济学动态》、《学术月刊》等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经济学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并有多项成果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三等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