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修订本)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修订本)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5-01
所属丛书: 比较文学与文化丛书
开本: 32开 页数: 400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8.2(5.5折) 定价  ¥3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修订本)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485551
  • 条形码:9787500485551 ; 978-7-5004-8555-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研究的新成果。作者吸取现代美学、现代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系统科学等新观念、新方法,重新阐释欧洲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内涵、特征和现代意义,指出了它与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本书以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又从文艺美学、文化哲学的高度对其作思辨性分析,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为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的研究以及文学创作提供了富有启迪性的文学观念与方法。本书适合于文学研究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和广大文学爱好者使用。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修订本) 目录

序言
导言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性
  一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与我们
  二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
  三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与人性之真实状况
**章 现代文化基因的原始积累与“批判”的双重超越
 **节 上帝不是在一夜间死去的
 第二节 司汤达:自由的困惑
  一 人身自由的追求
  二 心灵自由的追求
  三 自由的困惑
 第三节 托尔斯泰:堂吉诃德与西西福斯的融合
  一他曾经是一个浮士德
  二 “阿尔扎玛斯的恐怖”
  三 寻找新的上帝
 第四节 巴尔扎克:对人类生命本体的忧思
  一 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悖谬
  二 对“恶”的崇拜与恐惧
  三 “无尽挽歌”为谁唱
 第五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的定位的困惑
  一 人是“虫”?
  二 人是“兽”?
  三 人是“上帝”?
  四 在“困惑”的背后
 第六节 福楼拜:跋涉于沙漠中的骆驼
  一 “幸福是一个债主,借你一刻钟的欢悦,叫你付上一船的不幸”
  二 “我要的是无限里的美丽,我寻见的只是怀疑”
  三 “我有一个非常过分的欲望,可是我从来没有给它们一个满足”
  四 “我已安心做一辈子苦工,不再想望什么报酬”
 第七节 左拉:“人”的神话的陨落
  一 “新人”形象的凸现
  二 把人还原为生物
  三 西方文化链条上的一环
 余论
第二章 审美心理机制的差异性与反映生活的不同取向
 **节 审美心理机制与创作风格
 第二节 司汤达:人的激情心理的描绘者
  一 司汤达的审美心理机制
  二 注重人物心路历程的描述
  三 披露人物的深层心理
  四 把注意力集中在性格“自己运动”的泉源上
  五 几点启示
 第三节 托尔斯泰:人的精神心理的描绘者
  一 托尔斯泰的审美心理机制
  二 揭示社会表象背后人的精神一心理状态
  三 物景描写的心灵化
  四 展示意识流动的无序状态
 第四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的心灵之谜的破译者
  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审美心理机制
  二 物质世界与心灵世界的疏离态
  三 人物自我意识的双向悖逆
  四 不同自我意识的多层次对照与象征性
 第五节 巴尔扎克:史无前例的“物本主义”者
  一 巴尔扎克的审美心理机制
  二 环境:物质性与有序性
  三 人物:淹没在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汪洋大海之中
  四 细节:“物本意识”指导下的精确性与细致性
 第六节 狄更斯:想象与虚构中的外部世界
  一 狄更斯的审美心理机制
  二 故事性与娱乐性中的社会批判性
  三 人物性格的“外壳化”
  四 渗透着激情的物景描写
 第七节 福楼拜: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
  一 福楼拜的审美心理机制
  二 社会风俗画与现代神话
  三 客观的呈示与冷峻的叙述
  四 故事性的消解与散文化文体
 余论
第三章 心理原型的外化与反映的变形
 **节 心理原型与现实的重构
 第二节 司汤达的心理原型与反抗者群像
  一 人物性格的深层构架
  二 人物性格构架与作家心理原型的静态描述
  三 人物性格构架与作家心理原型的动态描述
  四 生活场景与作家心理原型
  五 司汤达小说的“变形”与现实主义传统
 第三节 巴尔扎克的心理原型与金钱时代的心灵世界
  一 巴尔扎克小说艺术世界的两个层面
  二 投射在人物身上的对金钱的渴望与焦灼
  三 发掘了金钱时代的社会群体心理
 第四节 狄更斯的心理原型与小说的童话模式
  一 狄更斯的心理原型
  二 飘浮在“真空”中的童话式人物
  三 由悲到喜、善恶有报的童话式结构
  四 超现实逻辑与童话式的神奇
 第五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原型与畸形的世界
  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原型
  二 世界:“涅瓦河幻影式”的怪诞与恐怖
  三 人生: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阴郁与绝望
  四 心灵: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痛苦与扭曲
 第六节 托尔斯泰的心理原型与探索者群像
  一 托尔斯泰的心理原型
  二 男性形象与作家心理原型
  三 女性形象与作家心理原型
  四 “爱”的母题与作家心理原型
 余论
第四章 于连性格系统论
 **节 系统的整体性原则与于连性格的多元多层次结构
  一 于连性格系统中的单一性元素
  二 于连性格系统中的两重性元素
  三 于连性格系统的多元多层次结构
  四 于连性格系统的整体功能
 第二节 从系统的自组织原理看于连性格的自在性与自主性
  一 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理解的误区
  二 于连性格系统的初始状态的形成
  三 于连性格系统的自组织功能
  四 结论
 第三节 于连性格系统的审美透视
  一 不同期待视野中于连形象的丰富多样性
  二 小说文本的“接受指标”对阅读的制约
  三 作者在于连性格系统中的主体投入
 余论
第五章 文本的个案解读
 **节 《红与黑》:展现“激情”与“力”之美
 第二节 《高老头》:“挽歌”一曲为谁唱?
 第三节 《双城记》:“没有美德的恐怖”与“没有恐怖的美德”
 第四节 《简爱》:人格尊严是爱的前提
 第五节 《德伯家的苔丝》:“纯洁的女人”与爱的“宿命”
 第六节 《罪与罚》:“超人”、“凡人”抑或“罪人”
 第七节 《安娜卡列尼娜》:自然人性与平庸环境的冲突
 第八节 《玩偶之家》:“我要学做一个人!”
 第九节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对现代文明社会的叛离
结语
附录一 审美心理机制的差异性与反映生活的不同取向——对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认识
附录二 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文化阐释
后记
修订版后记
展开全部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修订本) 作者简介

蒋承勇,男,文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特级专家,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会会长,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出版专著7部,出版译著1部,主编教材6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外国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文学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1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次、浙江省政府一等奖2次、二三等奖多次、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1次。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